原创 郭沫若邀请溥仪当他助手,溥仪回了5个字,让郭沫若当场无地自容
迪丽瓦拉
2025-07-31 19:33:39
0

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溥仪的一生可以说是坎坷不平,荆棘丛生。这一生,有不少时刻都被人当枪使,沦为任人宰割的鱼肉,所幸最好还是幡然醒悟,认清了现实。皇帝梦终究是南柯一梦,脚踏实地做一个平民也未尝不好。

在接受新中国的洗礼后,溥仪终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跟随上了新时代。由于他在历史研究方面颇有心得,郭沫若便想让他做自己的助手。可为什么溥仪如此“不识抬举”,拒绝了郭沫若的请求,让其无地自容,当众下不了台呢?毕竟郭沫若先生当时可谓是大文豪一个,多少人想攀附他,都苦于找不到机会。

溥仪拒绝郭沫若

溥仪当真是如此顽固不化吗?事情要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说起,那时他刚刚历经劳改,正式成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即是他彻底放弃皇帝梦,承认自己平民身份,新生活的开始。然而对于一个从前高高在上的君主而言,从头来过哪有这么容易,一帆风顺?所幸党组织早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劳改过程中教给了溥仪一定的生存技能,好让他能立足于社会。

但爱新觉罗这个身份还是让不少人心存疑虑的,怕他不能正视好自己的身份,怕他不能融入集体。大部分人对溥仪存在的偏见还是蛮根深蒂固的,毕竟作为曾经的皇帝,他会不会动不动就发脾气,甩手不干事呢?他会不会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姿态去俯瞰别人呢?这样的疑虑是当时人们心中普遍有的。

碍于这种种原因,溥仪在劳改后所投的简历不是石沉大海,就是直接被回绝。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拒之门外,对溥仪的打击还是蛮大的。毕竟从前都是别人迁就迎合他,如今需要他去看别人的脸色了。一时之间,这巨大的落差使得他不禁怀疑自己能否在新时代生存下去,能否安身立命?

直到有一次,他收到了一份满文翻译的工作,这是他收到的第一份工作邀请,且邀请人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学者,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按理来说,溥仪本应该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才是,但他并没有,反倒是拒绝了郭沫若先生的请求。他拒绝的理由之荒谬令人无法相信——他不会满文。原来郭沫若先生请求溥仪翻译的是清朝的历史,而不是什么诗词话人生。

背后的故事

溥仪当真不会满语吗?答案不言而喻,作为一个满族人,一个满清的皇帝,满语近似乎是他的母语,又怎么可能不会讲呢?退一步讲,即使对于母语文化没法做到精通,日常的交流定是不成问题的。

但溥仪对此的解释是:他只会那句在上朝时必须要说的平身。这个解释显然是不成立的,在故宫中工作的人员还曾收集到了溥仪用过的一本英语书,上面全都写满了满文的批注和注音。

那他又为何执意不愿当郭沫若先生的助手呢?仔细说来,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作为昔日高高在上的皇帝,过完的辉煌已经不在了,而郭沫若先生让他帮忙研究的是清朝的历史,这意味着他整日要和先人打交道,难免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二来是让他翻译满清的历史,这其中免不了对祖先的评价,评价免不了要发表观点,他作为一个后辈,要是说了什么不好的观点让祖先被世人唾骂,这终究是有违其初衷。毕竟清朝后期但我历史一直都被世人所诟病,诸如清政府腐败无能等话语更是不绝于耳。这种挖自己“祖坟”的事,溥仪不干,其实也未尝不可理解。

郭沫若前后态度不一

先前,对于溥仪当众拒绝了自己的请求,让自己下不了台的事,郭沫若先生很不理解。他认为是溥仪在摆皇帝架子,不想跟他一起参与到对满清的研究中来。对此,他还出面讽刺过溥仪两句。这件事还引得他一位大文豪出面讽刺,可见他有多生气。

直到后来有人跟郭沫若先生说了关于溥仪不参与进这件事可能存在的实情分析,郭沫若先生才反应过来,后知后觉的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没想到溥仪身份的特殊性。他觉得是自己考虑不周,还一个劲地强人所难,对于自己的不妥当行为他感到很抱歉。

毕竟溥仪作为旧时代的一个遗留下来的人,适应新时代这件事本就很艰难了,让他在新时代还大谈过去,且面对的是不太好的过去,这无疑是让他一次次剥开自己的伤口。这让溥仪他如何能接受,何况还是在自己的伤口撒盐这种事?试问,若你是溥仪,你能心无芥蒂地接受吗?

小结:

作为清朝末代的皇帝,碍于身份的特殊,溥仪还是不免要被评头论足的,即使经过时代和政府的改造,但不少人还是免不了对他指指点点。毕竟人心中的偏见是一座大山,并非一日就能改变其固有的想法的。

所幸我们的国家一直没有放弃溥仪,对他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与帮助。就连我们伟大的领导人,毛主席同志还曾鼓励过溥仪要好好努力,好好生活,放下过去的事情,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合格好公民。

后来,溥仪也的确做到了,他的晚年生活过得相当幸福美满,他彻底放弃了从前种种,告别了昨日,不再梦想着做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接受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他真正爱上了普通人的生活面貌,活在了当下的平凡美好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包...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都同为各自的当朝宰相,并且都是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为官廉洁...
原创 毛... 1920年初,毛贻昌去世了。这时候,离他的妻子文七妹去世仅仅过去了四个月。毛贻昌与文七妹有个儿子,叫...
他从未上过前线,却被封为开国将... 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有一位从未上过前线的人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他就是一直隐姓埋名从事地下工作,成功...
唐代为什么动不动就“贬为司马”... 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在地方节度使和朝中宦官的层层威压之下,长安皇城内上演了一出“永贞内禅”,...
原创 毛... 毛泽东为什么能打赢日本侵略者? 有三个原因:只有毛泽东能忍受任何委屈,团结所有人;只有毛泽东能指明方...
《从腊尔山走向松山》新书研讨会... 日前,由贵州人民出版社与铜仁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从腊尔山走向松山:欧百川率领武陵各族子弟救国保家纪...
湖南推动马王堆医学文化传承和创... 中新网长沙11月14日电 (唐小晴 闫丽颖 周芝旭)11月14日,“纪念马王堆医书出土五十周年”中医...
原创 蒙... 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制定的法律,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规定的约束制度,每个家庭都有着家规来管束家庭成员 。...
原创 史... 俗话说“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国人应该深有体会。由于乾隆时期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带来了严重恶果,自近代以...
原创 他...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经历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与独孤信、杨坚、李世民、李治都有接触,他就是活...
原创 为... 【历史】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关于民族和种族的问题,因为人类历史以来,民族和种族的发展差异还是十分巨大的...
原创 文... 每个人(国家)都活在自己思维牢笼(堡垒)里,且是牢笼(堡垒)的忠实捍卫者。 特朗普再次上台,宣称美...
原创 张... 张良:刘邦曾经这样夸赞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跟随刘邦建立汉帝国,...
原创 赵... 我们都知道中国拥有很长的历史,而在这么长的历史当中,也出现了很多的英雄人物,有的在计谋方面非常擅长,...
原创 明... 明朝遭遇旱灾,朱元璋让刘伯温算一卦,他说杀一人就会天降大雨。 1. 明朝刚开国就遇上旱灾,朱元璋请神...
原创 范... 范进中举的事情人人皆知,中了举人之后的范进已经不能用“喜欲狂”来形容,而是直接惊喜过度疯掉了,还要得...
原创 清... 这些年来,清宫戏里经常提到“军机处”、“军机大臣”,感觉非同小可。那么,军机处是个什么机构呢,军机大...
原创 蒋... 说起民国四大家族,我想多数人中国人都是不会陌生的。 所谓“民国四大家族”指的是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
原创 白... 杨贵妃与唐明皇的故事流传千年,这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最后因杨贵妃死于兵变中的马嵬坡,而画上了句号。...
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为什么很少有电... 题材很劲爆,但全是负能量。 一 两晋南北朝,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乱”。 司马家本身得位不正,洛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