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镇国之宝险些落入敌手,河南小伙为护国宝和日军斗智斗勇
迪丽瓦拉
2025-08-01 00:02:45
0

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尊贵的地位,是国家的象征。相传黄帝在战胜蚩尤后,曾铸三鼎,象征天地人。夏禹在治水成功后,也铸九鼎,象征天下九州。在商周之时,鼎是国家祭祀中最重要的礼器,每位郡王在遇到大事的时候都会铸造一件新鼎来纪念。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有一个巨大的青铜鼎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

后母戊鼎

。在我读中学时它叫“司母戊鼎”,在中学历史课本中着重向孩子们介绍过这个铜鼎。

它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所有出土的铜鼎中最大最重的:重达832.84公斤,

带耳高133厘米

,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

后母戊鼎

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第二十四位商王

祖庚

或第二十五位商王

祖甲

为祭祀其母

所制。距今已有3200多年的历史了。它代表了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制作的最高水平,被誉为“

镇国之宝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商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鼎身以雷纹为地,四周铸有精美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下部饰三周凸弦纹。器耳上饰一系列鱼纹,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商后母戊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商后母戊鼎,形制巨大,纹饰繁复精美,器身雄伟庄严,制作工艺精巧,是商周青铜文化器物的杰出代表。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铭文而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司母戊鼎”,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另一著名学者罗振玉也认为:"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于是,这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来了。但是一直争议不断,有多位学者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在古文字中,“司”和“后”是同一个字。他们建议将巨鼎改名为"后母戊鼎"。这里的“后母”并不是继母的意思,“后母”的意思是指“君主的母亲”,和“太后”意思相同。其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的君主母亲。"后母戊鼎",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

敬爱的母亲戊

"。2011年3月底,这件国宝青铜器正式改名为“后母戊鼎”。

经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

妇妌

的庙号。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金属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经测定,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吻合。

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

镇国之宝

"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这件镇国之宝是河南安阳武官村的村民吴培文在日寇的历次掠夺下,舍命保护下来的,但也有人做了无耻的汉奸,使吴培文和村民们吃了不少苦。没有吴培文和安阳武官村的村民保护,这件国宝早被日本侵略者掠夺走了。下面外面来看看这段可歌可泣的往事。

1939年3月,日军已经侵占了半个中国,他们除了屠杀我们的百姓,还在各地疯狂地盗挖、掠夺我们祖先留下的珍贵文物。在这种背景下,河南安阳武官村的村民

吴培文

和堂哥

吴希增

希望尽快将知道的文物从地下挖出来,悄悄保护起来。一天他们在野地里勘探时,感觉地下埋有文物。为了不引起日本人的注意,他们找了十七八个同村伙伴,趁着夜幕动工挖掘,由于文物在地下十几米深处,到天亮还没有挖出。他们用土小心地封住了洞口,第二天晚上找了40多个村民再次挖掘。连续挖了三个晚上,挖出来一个铜锈斑斑的庞然大物,这就是震惊后世的国宝后母戊鼎。

他们将大方鼎出秘密地运回村中,暂时埋到了吴培文的院中保存,上面堆放了柴草作为伪装。可是有汉奸将消息透露给了日本警备队队长黑田荣,黑田荣很快带着几名日本兵来到吴培文家中查看。他们挖出大鼎,黑田荣一边绕着宝鼎转圈一边嘀咕道"宝物!宝物!"。由于大鼎太沉重,日本人没能立即搬走。日本人走后,吴培文他们的心也提起来了,再留着大鼎,可能性命难保。一番商量后,他们当夜找来了北平的大古董商肖寅卿"看货",打算卖掉宝鼎。肖寅卿看上了大鼎,出价高达20万大洋,但却要求将大鼎分割成几大块装箱方便运走。村民们受20万大洋诱惑,拿出钢锯、大铁锤等工具趁着夜深人静开始分割大鼎。但是吴培文觉得这样做是在作孽,对不起祖先,他阻止大家再砸下去。最后,大家决心要把大鼎好好地保护起来。

第二天,日本人就派兵进村来搜宝。第一次,日军100多人将吴家大院翻了个底朝天,由于昨晚大鼎被村民转移到别处埋了,日本人无功而返。日本人走后,吴培文想到“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他又将大鼎转移到了自家马棚地下埋藏。过了两天,日军又运来三辆大卡车的士兵来了,一进村,就架起了机关枪。吴培文急忙检查了马棚的伪装,又在上面泼了些泔水,趁着混乱逃到村外。日本兵在村中乱翻乱挖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大鼎。由于以前在吴家大院翻找过,他们没有注意那间肮脏的马棚。天黑后日本兵拿着村民们的鸡、羊等财产骂骂咧咧地走了。吴培文赶紧跑回家中,直奔马棚去看。谢天谢地,大鼎仍在。吴培文大叹"

大炉有灵,天助我也

。"

这之后,吴培文花20块大洋从古董商手中买了一个差不多相似的青铜鼎赝品,藏在自己家的炕洞里。不久后,不死心的黑田荣带着日本兵和伪军又进村了。可能又是汉奸告密,这次日本兵进村后直扑吴家后院,他们扒开了吴培文家的睡炕,抢走了那个赝品青铜器。后来,日本人知道上当了,它们不相信吴培文挖到的是个赝品,仍旧盯紧着吴培文的行踪。为了保护大鼎的安全,吴培文将大鼎秘密托付给自家兄弟,远离家乡避难。在最艰难的时候,曾经到淮南煤矿下井挖煤糊口。抗战胜利后他才回到家乡安阳。这期间日本人又进村找了几次,吴培文的兄弟和乡亲们为保护国宝,又将大鼎转移了三次埋藏,最终将其埋藏在吴家大院东屋,国宝才免遭日寇掠夺。

1946年6月,安阳国民政府的一位“陈参议”打探到大鼎的下落,他劝说吴培文等人把大鼎上交国家,吴培文和乡亲们同意了,时任安阳县古物保存委员会主任的陈子明和国民政府安阳县县长姚法圃带着一班警察,将大鼎从吴家大院东屋挖了出来。这件事被登载在当时的《民生报》上:“

7月11日夜派队并商得驻军X部之协助,至该村掘至终夜,于天明12日早晨将古炉用大马车运县存放古委会内。

”此文中"古炉"即后母戊鼎。后来

国立中央博物院

(今南京博物院)成立初期,通过收购、拨交、发掘,集中了全国第一流珍品文物约二三十万件,其中便包括后母戊鼎。

1948年,大鼎在首都南京首次展出,据记载,蒋介石曾亲临参观,大鼎轰动了整个南京城和中国考古界。1949年国民党撤往台湾时原有意将大鼎运往台湾,但由于大鼎过于沉重,国民党没有来得及运走,大鼎流落在南京飞机场,后被解放军发现,转移到南京博物院。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博的前身)建成,后母戊鼎从南京调往北京,成为镇馆之宝,并一直存于国家博物馆。成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国之宝。2002年,后母戊鼎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2005年,大鼎回归安阳"省亲",已经83岁的吴培文在殷墟门口深情地凝望着大鼎,时隔59年终于再次与大鼎见面,他一眼就认出大鼎来。他一直觉得,保护大鼎没有落在日本人手中,是他这一生之中做得最有价值的一件事。那一天,作为大鼎的发现人和保护人,他被特许可以抚摸大鼎。老人家一边抚摸大鼎,一边感慨地说“

分别时兵荒马乱,再见时国富民强

”!

国家也没有忘记吴培文老人家是功劳,2006年元月,河南省文物管理局为吴培文老人颁发了“河南省文物保护特殊贡献奖”,给予他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与嘉奖。九月,增补他为安阳市政协委员。正是有了这些朴实无华的老前辈的舍命保护,我们才有幸看到了这样精美的国宝,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

明天我为大家讲述后母戊鼎背后的商代故事,届时欢迎您的惠临和指导。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转发、评论、收藏,让更多的人看到它。关注我每天带您看不一样的中国历史文化故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古代钱币 —— 明代货币 明代农业、纺织、陶瓷、造纸和工商业繁荣,出现了徽商和西商并雄。手工业出现了雇佣关系下的规模生产,大币...
原创 母... 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正在实行枪决。 刑场上那群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被枪杀的是吴石中将、...
原创 中... 张家,这个姓氏在中国可不得了,家族成员差不多有一亿人,是中国的第三大姓。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智库·悦读 | 从断代史视角探... ■张锦秋 看到《天下宋城:千年文脉溯源及嬗变》一书,眼前为之一亮。以往涉及历史文化名城的书籍多是城市...
大英博物馆宣布获赠10亿英镑瓷... 大英博物馆日前宣布,其获捐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约1700件(套)中国陶瓷藏品。这些瓷器价值高达10亿英...
原创 2... 1.1841年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关天培逝世 关天培(1781年1月8日-1841年2月26日),字...
原创 1... 在俄国的发展过程中,巴尔干半岛地区是沙俄迫切希望拥有的一块地区。 19世纪中后期,是俄国发展的一个瓶...
中国第一帝秦始皇有几个老婆?说... 秦始皇(公元前259-210年9月10日),即嬴政。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和军事家...
原创 明...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会发现我国有一项特殊的制度, 即避讳制度 。 所谓避讳,在我国主要是指姓名避讳,即...
原创 诸... #头条中国史# 要说曹操的命确实好,打了败仗被追杀都有不死的理由。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从赤壁之战...
原创 明...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指的就是再狠毒的人也不会对自己的孩子下手,然而在明代却有这样一位清官一生为民...
原创 赵... 公元961年,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一场看似平淡无奇的酒宴上,以一种近乎戏剧性的方式,解除了朝中大...
原创 周... 说起周不凝,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三国时期“曹冲称象”故事里的神童曹冲,大家肯定都熟悉不过了。周不...
原创 为... 在现代很多国家的领土上,还存在着一些原始居民。何谓原始居民:就是在新大陆开辟之前,本来就生活在自己所...
原创 宋...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将一年十二月分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农耕活动,我国充满智慧的先人们...
原创 1... 1965年的一天,在中南海西花厅内,周总理听到一则消息后大发雷霆,不停地斥责:“胡闹台,简直是胡闹台...
原创 楚... 公元前528年,楚平王继位,他认为自己得了一个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应该好好享受享受,人也昏庸起来...
原创 跟... 在唐朝历史上,是一位颇有政绩的皇帝,而他的众多宠妃中的一人——武则天,则非常具有争议。 原因在于她...
原创 邱... 一九四八年六月,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三纵队、八纵队,突然挥师河南省会开封,准备一举歼灭城内蒋军守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