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9年国民党一师长被俘,解释身份时:请汇报三野,问党内有无黎强
迪丽瓦拉
2025-08-01 08:33:49
0

引言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打响前夕。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八团八十八师俘获了国民党第45团32师的官兵。

在被俘的这些人中,副师长也在其中。在自证身份时,副师长看到了任八十八师补充训练团团长钱申夫时,突然激动地说道:

“老同学,我是李唯平啊,抗大四期三大队的。我们在延安还曾住过一个窑洞。”

钱申夫认出了这位老同学,惊讶不已。但心中生出了更大的疑惑:他明明记得李唯平上了前线,如今怎么成了国民党师长了呢?

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李强来不及细说,只是解释道:

“关于我的情况,请你立即汇报三野,向党中央致电,只问一句话,‘党内有无黎强同志’?等中央回电报,你就明白我的身份了。”

两天过后,三野前委收到中共中央军委的一份紧急电报:“速速送黎强同志去北平。”

黎强是谁,为什么会成为国民党师长,他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学霸”黎强

1915年,黎强在四川省安岳县的一户农民家庭呱呱落地了,父母给这个新出名的孩子取名为李碧光。

当时,四川各界有一个影响广泛的组织叫哥老会,人们称哥老会的成员为“袍哥”。而黎强的父亲,便是当地哥老会举足轻重的人物,当地人唤他为“袍哥大爷”。

顾名思义,“袍哥大爷”是当地人民对黎强父亲的尊称。由于他做事向来讲规矩,有板有眼,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担当,因此在当地很有威望。

从小,父亲便教育他:

“做事一定要讲规矩,做人要懂礼貌。心中要装着国家,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在父亲的教导下,黎强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异。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

1935年春,黎强如愿以优异的成绩顺利从的安岳高中毕业,考入成都师范。

在读书的同时,他还是一名思想进步的青年,尤其以二表哥姚仲署给他的影响很大。

姚仲署毕业于黄埔军校,并在此期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白色恐怖的背景下,他毅然回到老家四川安岳继续开展革命工作。

彼时的黎强虽然年幼,但经常帮助二表哥站岗放哨。

因此,黎强很小的时候便是一名小小的的共产主义战士了。

从高小毕业后,黎强在表哥“革命需要文化”的鼓舞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最高学府安岳中学。

可革命往往要流血和牺牲,表哥姚仲署的革命行动还是被敌人发现,被敌人逮捕了。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最终慷慨就义。

表哥的牺牲,并没让黎强退缩,反而激发了他的革命斗志。

1935年,年仅20岁的他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在校期间,黎强如饥似渴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社会民主党在革命中的两个策略》等进步书籍。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组织同学们参加进步团体,领导参与了抗日救亡学生运动。在车耀先影响下,他还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在马克思主义精神的领导下,黎强向往着共产主义,渴望前往心中的革命圣地——延安。

在此期间,他多次和组织申请上前线打仗,但每次被拒绝了。

组织回绝他的理由,每次都只有一句话:“你现在只需要好好学习,将来组织会让你承担更重要的任务。”

这时候的黎强还没能明白组织的良苦用心,只是心中为自己不能去前线杀鬼子以解自己心头之恨。

在四川成都,黎强结识了自己同乡周俊烈。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让黎强走上了秘密战线。周俊烈和黎强是同乡,是一名老党员,早年曾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工作。

在周俊烈的带领下,黎强开始从事一些秘密工作。

为了调查情况,黎强往往需要接触一些思想反动的学生生活社、三青团和复兴社社员。

也是因此,他常常被同学们看成是一个“多边人物”。为了革命事业,黎强默默承受着这些压力。

黎强打入敌人内部

1938年7月,黎强在完成学业后准备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为了避免有人注意,便对外声称自己是去找教员加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属于的演剧队。

就这样,黎强便在成都地下党组织的秘密安排下,和张越吾踏上了前往延安的道路。

在延安,他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高级研究班学习。

在经过半年多的学习,他被派到山西八路军总部工作。黎强的信心满满地以为自己能上战场杀敌了,可就在他来到总部的第二天,却收到上级让他回四川开展工作的消息。

就这样,黎强便踏上了返回的大后方四川的征程,并顺利抵达国民党政府战时首都重庆。

1939年5月上旬,黎强前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

在这里,中共中央南方局常委、宣传部长凯丰接待了他们。

凯丰告诉他们,重庆不仅是抗战的大后方,也是另外一个斗争前线。组织之所以将他们从延安调回,就是希望他们能在这个“前线”发挥作用。

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组织干部一再叮嘱他:“今后不能用李唯平这个名字,只能对外用他读书时用过的“李长亨”或者“李碧光”这个名字。”

此外,董必武还给他另外取了一个叫“黎强”的名字,寓意是战斗力和能力强的意思,但这些信息必须要保密,不能和任何人讲,包括家人。

对于这些,黎强牢记在心。也是因此,只有南方局的董必武、周恩来等个别人知道他的存在。

黎强和南方局接上关系后,回到阔别四川岳阳县石羊镇白塔寺乡老家。

在当地的县里高小,他谋了个教务主任的职务,并以此身份来掩护自己的工作。

与此同时,他还率领当地老百姓张贴抗日壁报,组织抗日歌咏队演出,并在县里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浪潮。

国民党安岳县党部对于黎强组织的民众运动非常忌惮,时常想把他赶出县城,甚至还扬言:“撵不走他就直接‘干掉’他!”

在种种压力下,黎强便生出了赶赴成都开展工作的念头。1940年2月下旬,他在周俊烈的帮助下离开安岳,来到成都。

在成都,黎强见到了南方局派来工作的刘文哲。刘文哲告知黎强:“以后不可以和重庆红岩方面联系,只和我一个人单线联系就可以。”

此后,黎强便在刘文哲的领导下工作。

当时,国民党在成都的反共活动非常猖獗,利用中统大肆破坏中共组织,杀害共产党员。

为了保护我方工作人员,及时取得情报,刘文哲便向他传达了一个重要指示:

想尽办法打入国民党特务机关。

收到这个任务后,黎强惊喜地发现自己可以利用自己的亲戚的社会关系完成任务。原来,自己同乡周壁成此时是国民党四川省党部组训处组织科科长。

1940年6月,黎强从周壁成口中得知国民党第七期政治研究班即将开班,目的是为了加强各县民团和川康部队的政治情报工作。

黎强在征求了上级允许,便抓住这次机会考入国民党中央军校第七期政治研究班,成功打入了国民党。

打入中统

而黎强的下一步计划,便是寻找机会进入中统。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频繁和中统的同学打交道、拉关系,逐步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从政治研究班结业后,黎强来到川军第56军164师984团政训室担任中尉干事一职。1924年,黎强在周俊烈的介绍下秘密加入共产党。

在国民党工作之余,黎强会将自己获得的情报通过煮熟的鸡蛋、掏空的烟卷中传递到单线联系人手中。

为了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情报,黎强加强了和中统人员之间的交往。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如愿进入中统第三期训练班学习。训练结束后,被派往刚成立的成都试验区担任区长助理。

在这之后,黎强没有辜负党组织的重托,不仅成功打入中统,还在四川省特种工作委员会担任一组主任干事。

这里是全省最高特务联合机关,对于获取更重要的情报,保护我方人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南方局对于黎强的工作成绩也很很满意。

在中统工作期间,黎强调查了许多关于“省特会”和“川调室”的档案资料,成功掌握了许多机密情报,并将其秘密传递出去。

与此同时,黎强还发现了中共川调室第三科掌握着最为机密的情报,对党组织的危害极大

。当然,中统也非常重视这批材料非常重视,科长叶申之将这些材料锁在保险柜中,柜子的钥匙也是亲自来保管。

为了搞到特情资料,黎强主动和叶申之搞好关系,并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黎强也从他口中得到了许多内部消息。

一次,黎强趁着叶申之酩酊大醉的机会趁机偷取了保险柜的钥匙。打开保险柜后,他成功获取了3个叛徒的资料和隐藏在民盟的中统人员名单。

他立即将这些情报向中共中央南方局汇报,而南方局立即采取了紧急措施,主动和陈景文断绝联系,并通知相关人员尽快从成都撤离。

1946年8月,黎强听说了自己的入党介绍人周俊烈被捕的消息,尽量利用自己职务之便设法营救。营救成功后,又尽量让其尽快离开成都。

为了长期埋伏,黎强娶了国民党成都县党部书记赵选的女儿赵蜀芳为妻。即便两人在婚后非常恩爱,但黎强从未向妻子泄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1947年5月,正当解放战争在最为激烈之际,成都和重庆两地区为了配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大肆抓捕进步民主人士和中共党员。

在关于讨论抓捕名单的行动会上,黎强想尽办法保护这些人。他提出:要执行逮捕任务,建议由半数机关提出的人命列进拟捕名单,不足一半就不能作为抓捕行动的对象,并得到了特务头目的赞同。

此外,他还想办法将逮捕名单传出去,使得这些人紧急撤离,成功保存了革命力量,免遭了国民党的逮捕。

1948年年底,黎强又被调到南京。这时的国民党政府正在摇摇欲坠,他也做好了跟随国民党继续潜伏的准备。

回到组织怀抱

1949年年初,黎强担任国民党第45军312师师长。为了早日看到解放的这天,他刻意削弱312师战士们的训练强度,让他们以修筑工事为主。

到了战争开始之前,这些士兵的战斗力极低,很多新兵甚至连怎么用枪都不会,更别说是上阵杀敌了。

就在4月21日,即渡江战役打响前夕,黎强和全体官兵在行军途中被解放军俘虏了,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这一幕。

收到中央军委的批示后,黎强的真实身份才被揭开。6月,黎强风尘仆仆从北京赶到武汉,并和组织部第一副部长钱瑛报道。

就这样,黎强正式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并跟随部队加入到解放大西南的征程中。

从此,黎强在打入国民党特务机关,蛰伏十几年,成功完成了中共组织交给他的重大任务,在乱象丛生的隐蔽战线立下了诸多大功,成功回到了党组织的怀抱。

新中国成立后,黎强先后担任过西南镇反办公室主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校长等职务,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其实,黎强在自己生前保存了大量手稿,记录了自己的潜伏生涯。但这些手稿没能保存下来,只留下了两张照片。

1999年,黎强与世长辞,享年84岁,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他死后,遗体葬在八宝山公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甲午战争130年|甲午战争赔款... 202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这场影响深远的战争不仅改变了中日两国的历史轨迹,也深刻影响了东亚...
原创 梅... 梅山七怪出山之际,恰是在那商周之战已近乎尾声之时。彼时,诸侯联军一路势如破竹,已然攻至孟津,殷商的天...
原创 大... 经常上网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十几年前一位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曾发表过一个言论,说建议取消抗日宣传,理由...
《林长民集》首次出版 近日,林徽因研究专家陈学勇、林徽因外孙女于葵联手整理编注的《林长民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林长民...
原创 林...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轰然爆发,中国跌跌撞撞地从古代迈向近代探索之路。曾经“雄踞东方,万国来朝”的...
新华视点|西安城墙的数智密码 周长13.74公里的西安城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新版文物保护法有哪些看点 陆 琼 丰邢叔簋于1978年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一处西周晚期青铜器窖藏出土,于1984年11...
原创 国... 1927年汪精卫开展对共产党员的屠杀,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彻底宣告失败,由此国共关系破裂。通过此次的党内...
原创 他... 乱世三国,风云骤起,期间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四方雄主唯曹、刘、孙三家最为鼎盛;三家之中则尤以“曹操”...
原创 春... #历史开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
原创 金... 1234年,金国被灭后,蒙古军团是两线作战的,可能是西征更能引人关注,就会认为,蒙古放了南宋去西征了...
【广饶文史·民间故事】齐国花园... 齐国花园的传说 齐国花园位于今广饶县城西南约四公里处的花园村,南距齐国故城临淄约二十公里,北距西殷齐...
原创 福... 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小编将持续更新,感谢您的支持。 文|古轩说史 ...
原创 假... 朱元璋其实一直就是把朱标当成接班人来培养的,从小非常的喜爱他,他是在朱元璋打南京的时候出生的,当朱元...
原创 他... 宋朝的文化名人很多,但最接地气、生平经历最为大众津津乐道的,好像就苏东坡一个。只不过苏东坡的“美食家...
原创 一... 中国的腰杆子硬了,这背后,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工业体系的一再突破。 有些突破在明处,比如珠海航展上,歼3...
原创 官... #历史开讲#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发生于公元200年,当时袁绍和曹操在中原争霸...
原创 黄... 1948年9月,蒋介石以陈诚的嫡系第18军为主组建了第12兵团,下辖四个正规军十一个师和一个快速纵队...
原创 原... 在印度,种姓制度已经存在了3000多年,这种等级划分观念已然随着时间的流淌,深植人心。 种姓有高种...
原创 光... 晚清,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帝驾崩无子,皇位后继无人,朝野一片混乱。当时晚清的实权者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