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曾非常仰慕苏联,甚至去苏联考察过,为何回国就变了态度?
迪丽瓦拉
2025-08-01 17:03:54
0

近代战争时期,虽然国民党与共产党向来势不两立,但其实蒋介石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是非常向往苏联共产国际组织的,甚至还曾经亲自去苏联考察过,然而从苏联回来后,蒋介石的态度就来了个大转变。那究竟是什么让蒋介石对苏联转变了态度呢?

1917年11月7日,随着彼得格勒的一声炮响,掀起了俄国的工农红军“十月革命”的序幕。这次的革命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阶级,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社会主义革命

,对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为俄国的十月革命,不仅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政府,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它的胜利也激起了世界各国有志青年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信心。

在中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也让无数对中国未来革命前途迷茫的青年们,受到了深刻的启发,

而立之年的蒋介石也是其中一个

此后的蒋介石对苏联的列宁及布尔什维克主义就十分向往。彼时,蒋介石在中国加入同盟会后的起义统统失败了

,这让蒋介石开始思考起义失败的原因。最终,蒋介石在心中将俄国的十月革命认为是变革中国的可效之法

正因为如此,

早期在蒋介石的日记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和共产党宣言频频出现。在1919年1月的时候,

蒋介石甚至在日记中写到

:“今年拟学习俄语,准备赴俄考察一番,为的就是将来能够为中国成就一番大事业。”

在蒋介石看来,苏联的实力极其强大,当时苏俄陷入内外交困的时期,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人能够利用自己手里的“主义”,一再击溃西方列强入侵,随后平息内乱,创建新生政府,这一切和当时的中国何其相似,所以蒋介石认为

,只有学习苏联才能挽救当时整个社会动荡混乱的中国。

蒋介石仰慕苏联,赴苏联参观

于是1922年的时候,蒋介石准备去苏联考察,但是在他向孙中山报告自己的想法时,孙中山并没有同意这件事。

当时的孙中山刚就任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不久,正打算进行北伐。可是当时陈炯明并不赞成北伐,反而鼓吹联省自治,两人矛盾日益加深,最终爆发了“六·一六”事件。

当时的陈炯明还在担任广东军阀,他利用手下的千余人将总统府包围,炮击孙中山的住所。

孙中山得到消息后立刻进行了撤离,这才躲过一劫

之后孙中山就离开了广州去了上海。

当时国内动荡不安的形势,再加上孙中山已经失去了一位得力助手,这个时候,孙中山,是不可能让蒋介石离开中国。对此,蒋介石虽然有些不满,但也只能将自己的计划暂时搁置。

直到1923年,苏联派出了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前往中国任国民党政治顾问,有意援助中国

,孙中山这才开始着手准备蒋介石的赴苏考察计划,

还为此成立了“孙逸仙博士代表团”

,并且为了弥补上一次对蒋介石赴苏考察的拒绝,孙中山任命蒋介石担任此次前往的苏联考察团团长,成员中还有来自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张太雷。此次访问苏联的考察团,在1923年8月16日出发,9月2日到达莫斯科。

到达莫斯科后,蒋介石会见了俄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鲁祖塔克,而为了表示

诚意,

蒋介石对鲁祖塔说到:“国民党一直认为,苏联共产党就如同是自己的姊妹党一般。”在苏联代表的眼中,此时的蒋介石完全是个学生,他迫切的希望了解苏联共产党当局是如何在十月革命中取得成功的。

当然,蒋介石的诚意也引起让鲁祖塔克的高度重视,他带领蒋介石一行人,参加了莫斯科红厂阅兵仪式

并且蒋介石还有幸受邀和一众苏联领导人

登上了观礼台,获此殊荣足以证明苏联共产国际对蒋介石的重视。

当时苏联共产国际也曾多次劝说蒋介石加入共产党

,但蒋介石都以各种理由婉拒了。

之后,苏联方还邀请了蒋介石参观苏军的步兵军团,

在参观军团时候,蒋介石发现苏联的制度将各司其职发挥的淋漓尽致

,军团中团长只负责在业务上的工作,而党代表负责的则是行政事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双方之间互不干扰,并且有互相监督的效果。

此外蒋介石还在军团中见到了他们最新的作战武器,这让蒋介石进一步意识到,当时中国的军事实力和世界超级大国的差距。

当然,蒋介石此次的目的,远不止考察学习那么简单。他此行的任务就是希望苏联能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建立一个新的现代化军事基地。

而在共产国际考察期间,蒋介石一直努力让中国能够和苏联

,德国组成一个联盟。他认为“借助于德国人民在科学知识的探索、中国革命的成功、俄国同志的革命精神和俄国的农产品作为后备资源,我们将能够轻松地取得世界革命的成功,取得世界革命的成功也就能够推翻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制度”。

那既然蒋介石想与苏联结盟为何后来又反苏反共呢?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苏联时遇到的蒙古问题。

苏联出尔反尔,蒋介石与苏联反目

当时在蒙古问题上,

苏联红军出兵占领库伦且数年没有撤军。在苏联人眼中,蒙古应作为战略缓冲区,苏联方极力怂恿蒙古当局谋求所谓“独立”。1923年1月中苏谈判中

,双方就西北军事基地问题达成一致共识,

苏联表示会尽最大的力量提供援助,会帮助中国国民党军队在库伦地区建立一个军事基地。

但是在蒋介石抵达莫斯科后的同一个月,苏联就派代表前往北京与北洋政府谈判,并告诉北洋政府,苏联从未有过入侵蒙古的想法和准备。

并且在莫斯科的苏联代表,还告诉蒋介石,

在蒙古建立军事基地,会引起蒙古人民的畏惧,

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误会,苏联方声称:他们觉得帮助中国国民党在库伦地区建立一个军事基地是非常不合时宜的,所以他们拒绝了。而蒋介石听到这个结果,非常生气

在他看来,苏联如此两面三刀,无非就是自己想侵占中国蒙古

而苏联的出尔反尔,也让蒋介石彻底放弃了对苏联的幻想。

最终九十多天考察结束后,蒋介石认为苏联的作战方式可以学习,但是与苏联建交却还有待考究。回国之后,

蒋介石就向孙中山说明了

,苏联有企图侵略中国,但在孙中山看来这是不可能的

。对于孙中山的看法,蒋介石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他也没想过和苏联重归于好,此时他更想要和美国的合作,而后来蒋介石也的确这么做了。

蒋介石在给廖仲恺信中写到非常厌恶苏联,在他看来,苏联和英国,法国,美国、日等国家实际上相差无几。

在苏联考察期间,蒋介石对中国的看法逐渐转向于一个政党一种主义。他认为共产国际的专制存在,促就了俄国在十月革命中的胜利。对此,蒋介石十分担心共产国际要培养国内的共产党势力,进而取代国民党在中国国民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因此他对苏联产生了戒心,

之后,蒋介石不仅十分反对孙中山喊出的联俄联共辅助农工的口号,而蒋介石掌握政权后的这种思想,更一度极端化到,认为妨碍国内革命集中统一的不稳定因素就是共产党,

所以开始与共产党势不两立。

尤其是在孙中山、廖仲恺去世后,蒋介石露出了真面目,与苏联断绝关系,

与共产党越走越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官...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三...
原创 不... 战争难抉择,命运多舛 1、为国抗战,奔赴前线 廖耀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
原创 “... 本文为百家号历史红馆原创首发,商业转载须授权! 在香港电影中,往往不能缺少一个元素和一位人物,那就是...
科教向“新” 区域提“质” 来源:中国教育报 北宋时期,一场地震导致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城外平原凹陷。斗转星移,凹陷处形成了风...
原创 一... 二战中,有许多神奇的国家,比如意大利,作为轴心国之一,本应该有着强劲的战斗力,结果却成了软脚虾,不仅...
原创 五... 五胡乱华时期的军事制度变革:重点探讨五胡乱华时期中国军队由地方势力提供的兵马转向由中央政府组织的军队...
原创 都... 对于公主的身份,大部分的女性都是很羡慕的,毕竟什么都不用做,便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可是当公主,你也要选...
原创 湖... 古墓破土,墓葬成群,究竟何时所留?青铜礼器,车马葬坑,主人究竟是谁?战乱年代,弹丸小国,为何能独善其...
原创 让... 对于故宫而言,大部分脑海当中浮现的都是辉煌的建筑,然而对于溥仪而言故宫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那水井!...
原创 战... 说辽东,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明末著名的关宁铁骑,三眼火铳和彪悍的辽东勇士们。 至古以来中原文明在面对北...
原创 为... 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他将军师刘伯温封为了伯爵,但仅过了一年,59岁的刘伯温就被下令回家养老,...
原创 享... 【历史】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战争那是最具破坏力的,而且很多文明就直接毁灭在战争手中,因为战争,很多地...
原创 汉...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两个朝代迄今为止读起来让人还是很自豪的,一个是曾经的大汉朝,那个时候的汉朝可以说声...
原创 美... 回顾历史,美西方曾多次煽动或卷入“颜色革命”。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到2...
原创 此... 众所周知民国时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亦是文坛巨匠、文豪涌出之年。那时候很多大作家、诗人等等如雷贯耳...
原创 美...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西方从新航路开辟开始,就垄断世界霸权,超级大国不断产生,尤其是不到200年就...
原创 武... 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都是日本战国时代有能力争霸天下的大名,很多人可惜两人在川中岛空耗,以至于差点耗尽彼...
原创 奋... 梁启超(1873年-1929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广东省番禺县一个富裕...
原创 品... 品三国:诸葛亮选刘备,就是因为这4点才跟着他打拼天下的! 文|夜阑听卧风 品读三国,寻找历史真相,且...
原创 辽... 大家都知道在辽沈战役爆发之后,东北国民党军队面临着锦州被包围,与关内的陆上联系将被切断的不利局面。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