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说胡宗南是我党潜伏在国民党的高级特工,这也是蒋介石集团在三年国共内战中很快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他不仅将很多国民党的重要情报透露给了共产党,而且对蒋介石的剿共政策阳奉阴违,在西北与解放军玩游击战和捉迷藏,使得党中央多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并且在国民党的眼皮底下指挥了三大战役,奠定了解放中国的基础。
那么,胡宗南到底是不是我党潜伏在国民党的高级特工呢?如果蒋介石的天子门生、十三太保之一胡宗南是,我估计老蒋的棺材板就算有千年松柏压,都压不住蹦出来。
因此,我认为胡宗南不可能是我党潜伏在国民党的高级特工。周恩来总理说:“胡宗南是蒋介石手下最有才干的指挥官,比陈诚出色。”我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胡宗南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
胡宗南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他不仅是蒋介石的同乡,而且也算足智多谋,作战英勇。因此,受到了蒋介石的格外器重。
胡宗南的飞黄腾达之路是从他参加黄埔军校开始,他在这时候也结识了蒋介石。他在1924年,前往浙江湖州参加别动队,与王亚樵结拜为金兰兄弟。别动队解散后,得在上海做毛竹生意的同学章云家长资助,到广东投考黄埔军校,因其身高不足1.6米,体格检查时被淘汰,经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特许参加考试4月被录取;5月5日入校,编在第1期第2大队第4分队;6月16日正式开学,此间结识了“同乡”蒋介石;11月于黄埔军校毕业后,胡宗南被分配在军校教导第1团第3营第8连任少尉见习。
第二,胡宗南誓死效忠蒋介石。
胡宗南是蒋介石的忠实粉丝,唯蒋介石马首是瞻,蒋介石指哪打哪。就连胡宗南推荐的老乡戴笠都成了蒋介石的亲信。他也跟随蒋介石参加北伐,帮蒋介石打败其它军阀,围剿红军,抗击日本侵略者。
北伐战争
:由于他作战勇敢,成为国民党黄埔系学生的第1个将军;1927年3月20日攻克上海;5月任第1军第1师少将副师长兼第2团团长,8月从杭州飞驰南京参加龙潭战役;10月26日,胡宗南升任第1军(刘峙)第22师师长;11月击毁直鲁联军白俄雇佣兵装甲车队。
围剿红军:
1932年3月,胡宗南、贺衷寒、戴笠、康泽等参与组织“力行社”和“复兴社”,胡宗南居蒋介石“十三太保”之首,以黄埔系“太子”自诩;5月参加“围剿”大别山的红4方面军,胡宗南乘红军兵力分散之际,将红军第10师和第12师拦截包围于河口镇以东地区,红军伤亡很大,6月红四方面军向西北突围时,胡宗南等几十万大军尾追拦截,与杨虎城部将红军压缩在漫川关,徐向前、许世友等几经拼杀才突出重围,不久率领第1师进入甘南布防。
抗击日本侵略者
:1938年5月12日辞第1军军长,参加开封会战,指挥部下攻打兰封外围,扫清了通往城内的道路,但土肥原第14师团仍突围而去;6月18日兼任第27军军长;9月1日胡宗南辞军长,支援武汉会战,占领信阳,日军反攻信阳时,留守的团长马载文临阵脱逃,导致信阳失守,乃撤回西安。
第三,中国共产党了解胡宗南的行踪是得力于其副官熊向晖。
熊向晖是我党有名的特工,中共情报工作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被毛主席誉为“一个人能顶几个师”。他受命于危难之际,奉周总理的命令,潜伏在胡宗南身边,将胡宗南进攻革命圣地延安的消息传递给党中央,使得党中央能够根据判断骗得胡宗南团团转。
熊向晖,是中国共产党情报工作龙潭三杰“后三杰”之首。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38年黄埔军校第七分校15期、1947年9月到美国凯斯西储大学(WesternReserve)研究院攻读政治经济学硕士,1948年9月获社会科学硕士学位,于1949年回国。他以其超人的机智、果敢、坚韧,赢得胡宗南赏识,巧妙地送出国民党“闪击延安”、“西安军事会议”等诸多重要情报,为挫败国民党反共阴谋、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卫中共延安党中央等屡建奇功。
1943年7月,胡宗南曾密谋突袭延安,被胡宗南的机要秘书、地下党员熊向晖暴露而作罢。
第四,解放战争失败后宁愿退居台湾,也不愿背叛蒋介石。
1950年3月26日解放军逼近西昌机场,胡宗南将剩余6万部队的指挥权交给参谋长罗列,自己悄悄飞逃台湾,其残余部队陆续被围歼;5月台湾“监察院”李梦彪等四十六位“监察委员”提出弹劾,经蒋介石、陈诚、顾祝同、蒋经国周旋,“立法院”108名委员签名上书“行政院长”陈诚求情,陈诚将弹劾案移交“防务部门”处理,8月“防务部门”答复“应免议处”。
因此,胡宗南不可能背叛国民党,成为我党的高级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