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是全世界没有被断裂的文明、文化,这也是全世界为之羡慕的。为了向全世界展示我国精湛的文物文化,所以之前中国应各国的邀请,把一些文物护送出国进行展览。但是我们极度珍爱的文物却在外国展览中屡次被破坏,为了保护文物,我们开始规定一些文物禁止出国展览。
今天就向大家介绍四件被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
第一件是中学历史书上出现的后母戊鼎,原来是被称为司母戊鼎。后母戊鼎是商朝非常出色了不起的杰作。后母戊鼎是因为“后母戊”三字鼎的内部刻有着“后母戊”三个字,因此才有这个名字。
直到目前为止,后母戊鼎是全世界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被誉为“镇国之宝”。现在是我们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额,嘴瓢了,是国家的一级文物。
而后母戊鼎曾经差点被日军抢夺而去。后母戊鼎是被吴培文等人挖掘出来的,那个时候日军收到了消息,很快就有人来到吴培文家里搜刮。幸好吴培文机智的藏了起来,才逃过一难。如今后母戊鼎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默默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第二件是素纱襌衣,这一件也是国家一级文物。当时专家们在长沙马王堆汉墓挖掘出两件丝质文物,这是其中一件。挖掘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震撼了,只有一个感觉:一个字,轻。两个字,好轻。这件素纱襌衣的重量竟然只有49克,这是什么概念?某品牌的宝宝纱布浴巾,双层的大约平均克重60--70克每平米。
“薄如蝉翼,轻若云烟,折叠后可以放进一个火柴盒里”这句话证明了西汉是技术的巅峰时期。素纱襌衣身上的蚕丝比较细,甚至比现代的家蚕丝还要细,所以现代技术能不能超越,也是一个难题。
金缕玉衣是汉代又一高技术的作品,历史价值自然高。而金缕玉衣也是象征地位高低的宝物。只有皇族和高级的贵族死后才有资格穿上金缕玉衣,金缕玉衣同时也是汉代最高级的丧葬殓服。
简单来说,不是一般人可以穿的。
顺带说一下,有金缕玉衣自然会有银缕玉衣。天哪噜,身上任何一块玉片都是钱呐!像小编这种五行里缺钱的,只能看看图片解解馋了。
咦?谁把我家喝可乐的杯子拿去博物馆啦?咳咳,开个玩笑,这是战国水晶杯。小编家里要是也有一个,做梦都笑醒了。
谁能想到战国的时候就有水晶杯?在小编印象中,战国时期人们都是用手抓饭吃,用青铜酒杯喝酒。
好吧,小编无知了。查了资料后才知道原来战国时期已经进入了玉器加工技术的鼎盛阶段了,对战国来说已经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了。【捂脸】小编决定以后少看点电视剧。
战国水晶杯的价值意义在于它是由一整块水晶打磨而成的,同时也是中国早期水晶器皿中最大的水杯。当时的条件技术有限,但是古人也能打磨出这么高品质的水晶杯,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同时不禁再次感慨古人的聪慧。
不过古人打磨出这个战国水晶杯可不是真的拿来喝水的。古人渴了,就在嘴巴里含着冰冷的水晶就能够止渴了,所以这个战国水晶杯是拿来含着的!小编嫉妒恨啊,这么漂亮的水杯居然只是一个望梅止渴的物件!
说点题外话。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在给大家带来娱乐的时候,希望大家还是要尊重文物,爱护文物!而不是为了制造噱头,在文物旁撕名牌!这一点要坚决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