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奶炮弹”准确来说是M-69型燃烧弹。这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对日本使用的一种武器,并不是真正的“奶炮弹”这样的称呼,只是其制造过程中用到了一种名为“环烷酸棕榈酸盐”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制作过程中被人们通俗地称为“奶泡”,所以这种燃烧弹也被误传为“奶炮弹”。
这种燃烧弹的发明者是哈佛大学的费舍教授。起初制作燃烧弹使用的是天然橡胶,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切断了天然橡胶的来源,费舍教授便使用棕榈酸和环烷酸结合,制造出了环烷酸棕榈酸盐作为天然橡胶的替代品。
这种燃烧弹十分可怕。其爆炸后能发出1000°C的高温,一旦沾染到物体上便难以被清除。并且其中还添加了氧化剂和白磷等物质,使得火焰即使在水中或被扑灭后也很容易重新复燃。1945年3月10日,325架B29轰炸机满载着1000吨M-69型燃烧弹从塞班岛起飞,在到达东京上空时将这些燃烧弹洒落下去,东京瞬间变成了人间炼狱。据后来的统计,在投弹后两个半小时之内就有超过10万人死亡,而在接下来的33天中,更是造成了多达33万人罹难。其惨烈程度不亚于几个月后落在日本的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