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治被低估千年,历史上他到底有多强,看外国人咋评价他就知道了
迪丽瓦拉
2025-08-06 03:02:45
0

若论中国古代历史中哪个朝代最为强盛,唐朝定然会被提及,其在诸多方面展现出强大国力。

毕竟李世民“天可汗”的威名在国内外都是响当当的称号。

而作为他的继任者李治却显得有些“无能”,甚至连自己的老婆武则天的名气都比不过。

可事实上,李治其实是一个实力非常恐怖的帝王,

从国外的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就可以看出他有多厉害。

大唐开国伊始李渊创其基业,而后继位的太宗李世民,凭借贞观之治筑牢大唐强盛的国力之基。

待到第三代君主李治继位时,大唐已初具雄姿。

李治出生于永徽三年,那一年正值唐王朝鼎盛时期,而当时的武则天乃是李世民的武才人,生性聪颖貌美,深得宠幸。

李治自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据说他年仅五岁时便能背诵《孝经》,读书识字远胜同龄人。

尽管李世民对这个幼子十分喜爱,但李治在皇位继承上并没有多少优势,按辈分排行他只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

按照常理,太子之位理应由长子李承乾这个嫡长孙继承。

然而太子在发生了叛乱后,李世民黯然痛下决心,废黜了这个不成器的长子,取而代之的,竟然是排行最小的李治。

当年李治只有22岁,尚在雏儿之年,怎料竟能意外登上储君之位?这其中暗藏玄机,恐非易事。

相传是宰相长孙无忌在背后为李治疏通上下,助他一臂之力。

作为大唐开国元勋,长孙无忌权倾朝野,

他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大局,此人为何突然力挺小儿李治登上太子之位?背后必有深意。

一说是长孙无忌看中了李治的乖顺听话,认为这样一个听话的储君日后很好掌控。

另一种揣测是,长孙无忌与李治达成了某种默契抑或协议,借此换取对李治登基的支持。

无论怎样李治刚成为储君不久太宗便驾崩,年纪轻轻的李治登基为帝,即唐高宗。

可谁知道刚一登基,他便陷入了剧烈的权力纷争。

朝中大权尽为长孙无忌所掌控,李治这位新登基的皇帝,竟沦为毫无权势的皮影,任人把控。

李治自尊心极强,断不允许自己沦为一介傀儡,于是他开始耐心布局。

先是找回武则天,继而凭借其超群的“宫斗实力”,废掉王皇后,使自己的势力得以入主后宫。

接下来,李治逐步剪除长孙无忌在京师的权力根基。

最后长孙无忌在李治的精心部署中狼狈自杀,自此李治成功扫除了掌握皇权的最大阻碍。

掌控大权后,

李治并未高枕无忧,他需要一个得力干将为他分忧。

于是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爱妃武则天。

武则天曾为李世民之妃,其生性机敏聪慧,机务处理颇具亮色,此正契合李治心意。

从此朝中大小事务,武则天全权插手,她辅佐李治,两人配合默契,朝政亦是夫唱妇随,大有条理。

在武功上李治自小就怀有开疆扩土、报效江山的雄心壮志,一旦登基即位,他就卷起了征战四方的旗帜。

首先李治亲自督军西征,将猖狂已久的西突厥打得丢盔卸甲。

这支曾经骑射无双的游牧民族,在大唐军队的气冲霄汉阵前节节败退,最终只得远遁天山之外。

接下来李治又将矛头指向了高句丽。

这个曾经与大唐争锋多年的北方邻邦,

在经历了长期战火蹂躏后,终于在大唐铁蹄之下低头称臣。

从此大唐疆域遥控到东北的辽东半岛。

可就在这时一股不期而至的倭国海贼突然杀至,扰乱了大唐的东南疆,穷凶极恶的倭寇燃烧掳掠,殃及沿海百姓。

李治闻讯大怒,立即派遣大军前往剿匪,很快就将这些海盗驱逐出境。

经过一番开疆扩土,大唐的版图终于跨越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广阔范围。

东起日本列岛,西至里海,南至印度尼西亚,北抵贝加尔湖,李治如同一头雄狮,在亚欧大陆纵情狂吼。

甚至不少欧洲国家都感受了大唐军队的勇武,因此在后世国外历史学家中,李治还被成为是“黄祸”。

与此同时,李治于中原腹地精心施政,

颁布了后世盛赞为“开元立法之祖”的《唐律疏议》,由此奠定了唐朝的法制基石。

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大唐百廷空前洋溢着中兴的气象。

有人猜测武则天是否趁李治生病期间神志不清,夺取了大权?

其实不然,就算李治年事已高,他对于朝政大权也是把控得紧紧的,那个时候武则天根本插手不了。

李治能够将重任交予武则天,正是因为他对这个聪慧妻子有着绝对的信任。

两人的感情也不仅限于夫妻之爱,更多的是政治伴侣般的合作关系。

有趣的是,武则天后来的确展现出了极强的权欲,不过那都是在李治去世之后的事了。

直到永徽二十四年,李治的身体每况日下行将就木,此时的他早已远离朝政一线,日理万机的重任全然落在了武则天身上。

临终前,李治亲自将大权交予武则天,

看似李治将大权拱手相让,其实他心中也有自己的考量。

武则天毕竟年纪已高,哪里还有精力太久沉浸权力之中?

况且他们的儿子李显已是太子,日后必将继承大统,武则天自然不会为所欲为。

李治的武功扬名天下,文治政绩彪炳史册,驾崩后被追谥为"文武英哲皇帝"。

尽管李治的功绩卓著影响深远,但在历史上,他的名声却常被父亲李世民和妻子武则天的光环所掩盖。

身为开国之君,太宗李世民凭借贞观之治筑牢大唐根基,其刚正不阿,光芒夺目,深受后人敬仰钦佩。

而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雄心勃勃、妖艳异常的一生,更是让无数后人侧目,

相比之下李治的形象就有些相形见绌了。

这位在位三十多年的英主,

不但开疆扩土,使大唐版图达到巅峰,更颁布了开元立法之祖的法典,确立了法治基础,可谓是功绩彪炳。

然而由于性格内敛低调,李治的丰功伟绩常常被人忽视。

后人评点这一段历史时,

大多将目光聚焦在了其父其妻的身上,而忽略了李治自身在这个伟大时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正所谓英雄恒在燕云间,熠熠生辉的李治成就,理应为后人重新审视和肯定。

信息来源:李治抖音百科

洛阳网:被老婆的光芒掩盖的唐高宗——李治上(千年帝都洛阳百代帝王故事74)

央视网:“闷骚”的唐高宗:敢动父亲的女人

澎湃新闻:他在位34载,内心纠结到生命最后一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新... 被怀疑为穿越者的新朝皇帝王莽,真的杀了很多叫刘秀的人吗。 王莽曾下令追杀叫刘秀的人,并且杀了很多个刘...
原创 宋... 宋仁宗是真正的千古一帝,去世时百姓乞丐都痛苦不已! 皇帝做成什么样子才算是成功呢?不是自己天天锦衣玉...
原创 德... 德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开始是德国占据优势,苏联节节败退;接着是苏联扭转局势,德国陷...
原创 吕... 秦昭王时期的秦国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变革,那就是宣太后收服义渠,这使得一直困扰秦国北方的问题被一举解决,...
张向荣对话沈刚:三国的“前夜”... 题图: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 今年,在畅销作《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之后,文史作家、书评人 张向荣推...
“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 凌家滩遗址,是中华文明古国时代第一阶段标志性遗址之一,距今已有5800年至5300年的历史。这颗深藏...
原创 回... 自从二战之后,我国也进入了相对和平的稳定发展时期,随着中国愈发的强大,中国无论是在科技、军事、经济、...
原创 武... 武则天为修建皇陵斩杀双尾天狼,却给大唐灭亡埋下了伏笔。 世人皆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却不...
原创 西...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36...
原创 太... 导读:太爷爷做41年傀儡皇帝,爷爷在位3天,父亲在位3年,他成千古一帝 驱动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中...
原创 清... 清朝时期,古代玻璃制造达到鼎盛。我们可以从鼻烟的起源历史中了解一些。这个主题发人深省,涵盖了制造、文...
原创 袁... 一直想不明白,对于袁崇焕的定性为何如此之难? 听其言观其行,袁督师绝对算不上什么民族英雄,充其量也就...
原创 夷... 夷陵之战:刘备若用这三大战术,不出半月便可胜孙权,东吴归蜀 导语: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大家应该都很熟悉...
为什么蒙古帝国起初以掠夺为主,... 前言: 对外掠夺,是蒙古帝国得以起家的秘诀。因为这一点,保证了蒙古的军事强盛。但是,随着蒙古帝国的...
原创 司... 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其中,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博弈,更是精彩纷呈。空城计这出经典大戏,...
原创 同... 金庸武侠中,有很多间接出场的高手,比如少林派创始人达摩老祖,《葵花宝典》和《辟邪剑谱》的创制者前朝太...
原创 董... 公元189年,就在董卓刚刚入京三天之后,董卓忽然召开了一场特殊会议。 在这场特殊会议上,董卓提出:...
原创 “... “赤穗浪人复仇事件”是日本古代三大复仇事件之首,在日本知名度极高,改编作品是层出不穷。但鲜为人知的是...
原创 1...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开始大规模入侵我国,先是发动了淞沪会战和太原会战等大战役,1938年日寇...
原创 李... 李莲英的胞姐怀揣着一个尘封多年的秘密,直至大清帝国覆灭的尘埃落定,她才鼓起勇气,将这个震撼人心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