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大力打造谭纶文化品牌
迪丽瓦拉
2025-08-06 03:03:13
0

在文人才子辈出的抚州,还有着一位民族英雄,他便是谭纶。从抚州宜黄走出的谭纶,以战成名、以功晋升,转战陕川,巡抚四省,官至兵部尚书,创造了闪耀史册的丰功伟业。他的爱国情怀、廉政思想、历史贡献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人。

谭纶风骨扬天下

谭纶(1520年—1577年),字子理,号二华,宜黄县人。历官台州知府、福建巡抚、兵部尚书,明万历五年病故,享年五十七岁,葬于宜黄县二都镇帘前村。神宗皇帝在赠谥敕命文中称谭纶为“文武通才”“甲科英生”“国之元勋”,被赠封为太子太保、谥襄敏。

当记者来到谭纶故乡宜黄,谈及谭纶的历史功绩,无人不知“纶终始兵事垂三十年,积首功二万一千五百”。文化人士花海波说,我们对谭纶有着朴素又深厚的感情,自豪于宜黄有这样一位忠诚爱国、保境安民的伟大民族英雄。

“谭纶的传奇故事深深镌刻在宜黄人民的心中。在东南沿海,他与戚继光联手平定为害百姓数十年的倭寇之乱;在北上戍边期间,他主持修筑了延续至今的明长城,被称为八达岭长城再造者;在宜黄,他让军中戏班教习本地艺人成就‘宜黄腔’……”花海波如数家珍地向记者讲述着谭纶的传奇人生。

论历史功绩,谭纶南荡倭寇,北修长城。

嘉靖年间,福建、浙江等地倭寇蜂起。南京礼部主事谭纶身为文官,主动请缨赴抗倭前线台州任职,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任台州知府。见来势汹汹的倭寇在台州横行,谭纶临时招募壮丁建立乡兵,教授武艺战术加以训练后奔赴战场。谭纶虽是文官,但沉毅知兵、善于谋略。他制定了“束伍法”来约束队伍纪律,从副将以下节节制衡,分工明确,进止有度,这支乡兵很快就被训练成抗倭精锐部队,作战勇猛,捷报频频。终于,浙江倭患宣告平息。

隆庆元年(1567年),谭纶调回兵部后,筑修长城,巩固边防。3年时间,累计修筑墩台1448座,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城的两千余里的边防线上,形成了楼堞相望、声势相援的坚固堡垒。这就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长城雄姿。2006年8月,在八达岭长城的修缮过程中发现了一块明代石碑,碑上刻了十七位修筑长城有功的官员名字,排位第一的就是谭纶。

论官德人品,他为官清廉、正己率属。

两广总督任内,有官员托人置办酒席宴请谭总督以求升迁,谭纶得知目的后拂袖离席;撰写《十七戒》,严管家人,达到古代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臻理想境界,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谭纶更值得称赞的是他眷顾乡里,加固修筑宜黄县城,御敌防洪,作用显著。同时推动宜黄戏改造,将两大地方戏曲浙江海盐腔与江西弋阳腔融合成“宜黄腔”,使宜黄戏成为群众喜闻乐见、广为传唱的优秀剧种。

“谭纶虽已远去,但他的精神却正当时。”花海波说道。

谭纶文化兴宜黄

“从宜黄走出的谭纶,以战成名、以功晋升,转战陕川,巡抚四省,官至兵部尚书,最后的栖息地,又回到了他笔下‘斯城也与天地并悠久可也’的故乡。”宜黄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吴昊介绍道,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对口支援宜黄县,为谭纶墓争取到了保护资金3705万元,项目包括墓本体的维修保护、文化展示利用工程和园林景观工程。园内新建了谭纶纪念馆、新增绿化面积约20000平方米,在原河道进行了景观布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谭纶文化园已成当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谭纶文化园的打造是宜黄县扎实推进谭纶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的一个生动案例。在宜黄凤冈镇王家场巷口,立有一座气势恢宏、结构精致的石牌坊。该牌坊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是谭纶取得显赫功名时,神宗皇帝为表彰谭纶功绩下旨建起的一座全石榫卯、结构精致的纪念性牌坊。历经450年的日晒雨淋,额枋间嵌有石匾上的“恩荣”“大司马”“嘉靖甲辰进士兵部尚书谭纶”等字样依旧清晰可见。而这得益于宜黄县对谭纶相关文化遗产的大力保护传承。“我们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聘请工作人员,不断加大对文物遗址点的保护,通过本体维修保护及局部复原,修建围栏,修筑道路等措施,使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吴昊说道。

“谭纶是家喻户晓、名扬海内外的民族英雄,是宜黄、抚州乃至江西的一张文史名片,打响谭纶这块文化品牌,不仅要加强对文物遗址的保护、恢复与利用,更应该深挖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宜黄县文广新旅局党组书记朱淑华表示。

在宜黄二中,随处可见谭纶文化标语——“于古名将无比,于今才子少俦”“传谭纶文化 扬谭纶精神”;在宜黄县委党校,“谭纶文化”已然成为党校内勤廉文化智慧教育体验馆内的重要内容;在休闲广场,谭纶女子长剑队正聚精会神排练;在谭纶马术小镇,场内游客正策马奔腾……近年来,宜黄县深挖历史遗存,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对谭纶墓、大司马牌坊等遗迹遗址加强了保护、恢复和利用。在城市建设中彰显谭纶精神,在社会发展上突出谭纶文化元素,在经济发展中彰显谭纶文化符号。如今,“谭纶”已然成为宜黄一张珍贵的“金色名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提到日本国土的构成,相信大家一定都对此了然于胸。日本国土除去其他小岛不提,主要由四个大型岛屿组成。即...
原创 “... “祸起萧墙”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意思是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那成语...
原创 希...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国... 本文是五大主力覆亡史系列的第三篇,主讲第五军。 国军五大主力如果按综合实力排名,大概能分出高低,会是...
原创 蒋... 前路迷茫 1925年,受人尊敬的孙先生不幸去世,国民党内部各派势力开始明争暗斗,局势波诡云谲,此时老...
原创 诸... 从蜀汉建兴六年(228)到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曾五次北伐曹魏,不过最终战果较为有限。关于诸葛...
原创 刘... 说起满城汉墓,稍具考古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以山为陵的墓葬,那里出土了金缕玉衣、长信宫...
重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本部... 记者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获悉,为进一步满足公众参观需求,完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
原创 毛... 毛主席作为新中国党和国家的一代领导人核心,身边自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警卫人员。毛主席经常对这些警卫人员...
中国书法史:南宋“中兴四大家” 我们的书法史读到了南宋中期了。 这一时期的书法代表人物,基本上都是南宋建国后成长起来的。他们在乱世中...
纪录片《风云战国之列国》全7集... 纪录片部落官网分享: 在那个英雄辈出、战火连天的时代,七国争霸,谁又能最终一统天下?《风云战国之列国...
国学传播使者李子矜眼中的女性智...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女性以其独特的智慧,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国学传播使者李子矜,以其深厚的国学底蕴...
原创 晏... 作者:赵心放 晏几道(1038-1110年),北宋朝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今江西...
原创 一... 文/陈二虎,素心 【作者简介】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作...
扶不起的阿斗:苏联养15年,中... 阿尔巴尼亚,这个面积不到3万平方公里的小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 本该有机会实现经济...
原创 韩... 文 / 子玉 刘邦打击的是异姓诸侯王,韩信在已经被降为淮阴侯退居功臣且在汉军中没有人脉的情况下,是可...
原创 开... 在上世纪,我国的黄埔军校被称为‘东方的西点军校’,在整个的亚洲都享有盛誉。虽然黄埔军校是在蒋介石先生...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真相:他究竟输...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成鞠躬尽瘁、智计无双的忠臣。然而,历史...
原创 隋... 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英雄辈出,而在这纷扰的尘世中,却流传着两位神仙下凡的传奇故事。一位被封为混世魔...
原创 鬼... 前言 韩信在历史上绝对是一位传奇人物后世都为他高超的指挥能力所折服,同时让人感慨的还有他悲剧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