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短暂辉煌:大韩帝国为何昙花一现?
迪丽瓦拉
2025-08-06 03:34:01
0

导语

在历史长河中,朝鲜半岛向来对中原王朝恭敬顺从,其自身也仅是称王而不敢称帝。然而在1897年,即德国侵占中国胶州湾的这一年,朝鲜王朝的第26代国王李熙(朝鲜高宗)竟敢自称为皇帝,并将国号更改为“大韩帝国”。究竟是什么赋予了他这般勇气,又是何种因素致使“大韩帝国”如昙花一现?接下来,本人便来谈谈这一看似极为诡异的举动。

进程

实则追本溯源,仍需从日军侵略朝鲜谈起。1894年,朝鲜爆发了“斥倭洋倡义”的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接连溃败,无奈向宗主国清朝请求援助。而日本政府早已密切关注朝鲜局势的发展,静候出兵朝鲜的契机,进而制造挑起中日战端的托辞。就在清政府出兵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之时,一万余名日军以保护侨民和使馆为由,未经邀请擅自而来,陆续自仁川港登陆,侵略朝鲜,致使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随着北洋水师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的订立,日本掌控朝鲜,朝鲜的亲日派着手筹谋国王称帝之事。然而,后续随着俄国势力的介入,亲日派渐趋式微,称帝之举未能得逞。不过,此次事件却推动了朝鲜朝着独立建国的方向迈进,尤其是著名开化派人士徐载弼创办了朝鲜半岛历史上首个民间报刊——《独立新闻》。在其某一次社论中写道:“朝鲜人向来不知独立为何物,且对外国人蔑视朝鲜人之举漠然置之。朝鲜君主往昔每年遣使前往清国朝拜,采用清国历法,于公文中亦运用清国年号。朝鲜人虽自知归属于清国,然数百年来从未思索洗刷此等耻辱,一直安于其属国之地位。倘若思量此种懦弱之心理,岂不是可悲之人生乎?若要提升庶民之地位,首先需提升国家之地位,若要提升国家与庶民之地位,其国君主必须与他国君主并驾齐驱。”

称帝

于1897年之际,国王高宗及近乎所有派系势力齐心协力推动称帝;《独立新闻》就此发表评论道:“数百年来,朝鲜人仅将清国皇帝视作唯一皇帝予以尊崇,然而此刻朝鲜的忠臣们开始认定朝鲜大君主陛下实则与清国皇帝地位等同,此确为朝鲜已然获取自主独立的表征”。尽管称帝之举遭遇了包括日俄在内的各国的冷遇,彼时的中国对高宗称帝也普遍持否定态度。据清朝驻韩领事唐绍仪的报告,朝鲜政府曾筹谋定国号为“大华”,其后改为“大韩”,他颇为不屑地指责道:“僭越窃位至极,从古至今未曾听闻,似此妄自尊大,不知戒惧谨慎,恐怕东方的祸端之机亦就潜伏于此矣!”

即使有诸国的冷眼,1897年10月3日,朝鲜高宗李熙“勉为其难”地接纳了臣民的称帝请求。公元1897年10月12日凌晨2时,李熙前往圜丘坛(祭天坛)行祭天之礼,仪式告终后,李熙登上金黄色龙椅,接过了新制的“大韩国玺”,身着十二章衮冕,正式登基成为皇帝。

破灭

虽然朝鲜国王称帝了,但是自身的处境一点都没改善,

大韩帝国成立前后,日本与俄国先后签署了《小村-韦贝协定》、《山县-罗拔诺夫协定》、《西-罗仙协定》,协调两国在韩国的势力范围和各种利益。但是日俄都想独吞韩国,因此两国一直剑拔弩张,而大韩的皇帝想要在两国中维持中立,却根本没人理他。

1904年2月9日,日本不宣而战,进攻驻扎在韩国仁川的俄国舰队,日俄战争爆发。日俄战争爆发后,日军完全无视韩国的中立宣言,迅速开进汉城,控制韩国政府,并在2月23日强迫韩国同日本签订《日韩议定书》,协助日本作战。同年8月22日,日本公使林权助又强迫韩国签署《日韩新协约》(第一次日韩协约),规定韩国雇用日本财政和外交顾问、与外国缔结条约前要与日本协商等等。

大韩帝国开始进入了被日本控制的顾问政治时期。而后

日本就关闭了驻汉城的使馆,成立了统治大韩帝国的新机关—韩国统监府,派枢密院议长伊藤博文为第一任统监。

1909年10月,伊藤博文到中国东北活动,计划与俄国财政部长科科夫佐夫密谈,一则密谋进一步掠夺中国东北权益,二则事先征得沙俄对日本吞并韩国的谅解。同年10月26日,韩国爱国志士安重根在哈尔滨车站击毙了伊藤博文。日本政府趁机煽动复仇情绪,为吞并韩国制造舆论。1910年8月22日,韩国总理大臣李完用和新任统监日本陆军大将、前陆军大臣寺内正毅毅在《日韩合并条约》上正式签字。8月29日,《日韩合并条约》生效,大韩帝国彻底灭亡,前后历时仅13年,传2帝。

总结

大韩帝国虽然短暂,但是它的建立在朝鲜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是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关键节点,更是为后续波澜壮阔的抗日运动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在大韩帝国时期,民众对于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认知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爱国情感日益浓厚。这种民族情感和意识的觉醒,在后来面对日本的侵略和压迫时,转化为了强大的抵抗力量。许多参与抗日运动的先驱们,正是在大韩帝国时期受到了启蒙和鼓舞,从而坚定了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信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提到日本国土的构成,相信大家一定都对此了然于胸。日本国土除去其他小岛不提,主要由四个大型岛屿组成。即...
原创 “... “祸起萧墙”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意思是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那成语...
原创 希...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国... 本文是五大主力覆亡史系列的第三篇,主讲第五军。 国军五大主力如果按综合实力排名,大概能分出高低,会是...
原创 蒋... 前路迷茫 1925年,受人尊敬的孙先生不幸去世,国民党内部各派势力开始明争暗斗,局势波诡云谲,此时老...
原创 诸... 从蜀汉建兴六年(228)到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曾五次北伐曹魏,不过最终战果较为有限。关于诸葛...
原创 刘... 说起满城汉墓,稍具考古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以山为陵的墓葬,那里出土了金缕玉衣、长信宫...
重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本部... 记者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获悉,为进一步满足公众参观需求,完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
原创 毛... 毛主席作为新中国党和国家的一代领导人核心,身边自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警卫人员。毛主席经常对这些警卫人员...
中国书法史:南宋“中兴四大家” 我们的书法史读到了南宋中期了。 这一时期的书法代表人物,基本上都是南宋建国后成长起来的。他们在乱世中...
纪录片《风云战国之列国》全7集... 纪录片部落官网分享: 在那个英雄辈出、战火连天的时代,七国争霸,谁又能最终一统天下?《风云战国之列国...
国学传播使者李子矜眼中的女性智...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女性以其独特的智慧,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国学传播使者李子矜,以其深厚的国学底蕴...
原创 晏... 作者:赵心放 晏几道(1038-1110年),北宋朝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今江西...
原创 一... 文/陈二虎,素心 【作者简介】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作...
扶不起的阿斗:苏联养15年,中... 阿尔巴尼亚,这个面积不到3万平方公里的小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 本该有机会实现经济...
原创 韩... 文 / 子玉 刘邦打击的是异姓诸侯王,韩信在已经被降为淮阴侯退居功臣且在汉军中没有人脉的情况下,是可...
原创 开... 在上世纪,我国的黄埔军校被称为‘东方的西点军校’,在整个的亚洲都享有盛誉。虽然黄埔军校是在蒋介石先生...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真相:他究竟输...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成鞠躬尽瘁、智计无双的忠臣。然而,历史...
原创 隋... 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英雄辈出,而在这纷扰的尘世中,却流传着两位神仙下凡的传奇故事。一位被封为混世魔...
原创 鬼... 前言 韩信在历史上绝对是一位传奇人物后世都为他高超的指挥能力所折服,同时让人感慨的还有他悲剧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