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大发现,专家对其进行修复时,发现废墟下的5万件文物
迪丽瓦拉
2025-08-06 04:03:50
0

清王朝修建、维护了一百五十余年的圆明园,于1860年被侵略者抢夺一空后,为了消灭证据,一把火烧掉了整个圆明园。世人再没能亲眼看到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为了重现圆明三园的光辉,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遗址的研究、修复和保护性挖掘。皇天不负有心人,专家在对圆明园遗址进行修复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废墟下5万件文物,令人惊叹。

一、圆明园大发现

圆明园始建于公元1707年,也就是中国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建造这座园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赏赐给自己的儿子胤禛,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

因此在最开始的时候这是一座赠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二字是雍正的法号。等雍正继位以后,他又扩建了这座赐予他的园林,增加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等场所。

完善了圆明园处理政事的职能,自此每到夏季,清朝皇帝便会到圆明园内“避喧听政”,圆明园也正式被人们称为“夏宫”。等到了雍正的儿子乾隆皇帝登基以后,又有了一些改动。

乾隆皇帝除了进行小的改建以外,还在圆明园东边新建了一座长春园,在东南方向又并入了一座万春园,因此圆明园又被叫做“圆明三园”。嘉庆年间和道光年间,圆明园也经历过多次的修缮和扩建。

可以说清朝多代皇帝用了150余年的时间,将圆明园塑造成了皇家园林里尽善尽美的存在。圆明园占地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多达20万平方米,有150多处景观,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巅峰之作。

除本身的建筑群宏伟庞大以外,内里还藏有丰富的文化收藏,简直可以称为是人类瑰宝。但是就是这样的一座皇家园林,却迎来了两次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圆明园成为了遗址,只剩下了一地残垣断壁。这一切还得从近代侵略者用不光彩的手段,撬开我国国门开始说起。清朝时,我国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为了防范台湾郑氏家族的海军入侵,清政府实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海禁,比如严格控制港口大规模开放以及管制民间商人出海贸易,但并没有彻底封锁我国港口和海运。

对于看中了中国这片巨大市场的外国侵略者来说,这就已经是挡住了他们的财路。为了尽可能地向中国倾销商品,英国使用了下作手段,英国将致瘾物作为商品打开销路,同时还残害我国国人身体素质。清朝大臣林则徐虎门销烟以后,情况才得以遏制,但恼羞成怒的英国却自此为借口于1840年发动了侵略战争。

后来为了满足侵略者日渐扩大的欲望,又于1860年在美、俄的支持下,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清朝统治者匆忙跑到承德避难,圆明园这座宝库就像是敞开了大门一样。

英法联军抢走了一切他们想要的宝物,为了抹去自己犯下的罪行还点燃了一把大火。圆明园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瑰宝,竟被付之一炬,令人心痛。为了重现圆明园的光辉,同治皇帝在位时还想对其进行修缮。

但迫于当时巨大的财政压力,未能成行。1900年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二次毁灭性打击,至此这座“万园之园”彻底沦为废墟,但是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呈现圆明园的荣光。

二、专家修复圆明园

我国建国以来,陆续对圆明园进行了修复和研究。1996年起就有专门的历史学家研究圆明园遗址,试图对圆明园进行修复,并且这项工作直到现在都没有停止。

每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会在圆明园内有新的发现,因为圆明园内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水域面积,因此八国联军放的火并没能完全烧掉圆明园内剩余的珍贵文物。

有一些文物成为了漏网之鱼,进入了“御河”中,还有一部分宝物得益于建筑框架坚固被压在了遗址下面。2014年时,考古队在圆明园大宫门遗址整理河道周边的文物时,有了重大发现!

考古队在河底的淤泥中竟发现了一尊兽首,专家经过长达半月的清洗后,发现这是一尊鎏金大象兽首。这尊象首线条流畅,器型优美,像手上长而卷的鼻子与长长的象牙十分写实,神态安详逼真。

清朝时的鎏金工艺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这尊象首上,历经百年沧桑,还曾被淤泥掩埋,但至今仍能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金光闪闪、耀眼夺目。

圆明园考古推测这一尊鎏金铜兽首,可能是鼎或者是炉上的一部分,在侵略者搬移的过程中掉落御河得以保存。圆明园中举世瞩目的十二生肖兽首陆续回国,也激发了人们心中的文物保护热情。

但是想到还有那么多文物流落在外,不免让人心中仍然有些遗憾,此次这一尊鎏金象首的出土,像是给文物保护者的心中打了一针强心针,也展现出了我国近些年,对圆明园不断研究和保护性挖掘终有成效。

三、遗址中的5万件文物

在圆明园西侧遗址中,专家还发现了近5万件文物。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轰动,人都在关心这些文物里面有什么稀世珍品,有没有保存完整。

但是令人比较遗憾的是,这些文物大部分都保存得不太完整,珍惜程度也没有那么高。很可能是英法联军或者八国联军在抢掠以后剩下的,或者是在抢掠过程中抛弃的,由于圆明园建筑架构较好得以保存。

虽珍惜程度没有那么高,专家及考古队还是十分振奋,这证明了圆明园即使是遗址,也是一座等待人们发掘的宝库,希望不久的将来还会有其他令人瞩目的发现。

四、总结

圆明园又被称为圆明三园,经历了清朝几任统治者,一百五十余年的扩建和修缮,被称为“万园之园”。里面丰富的文化收藏成为了侵略者的觊觎对象。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抢夺一空后付之一炬,成为了历史上永存的遗憾。希望今人能够经由科技手段,重现当年圆明园的盛景,让遗址不再成为遗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在东汉末期,有这样兄妹三人,虽出身屠夫之家,妹妹却成功跻身后宫之主,哥哥则成功获得总镇京师兵马的大权...
原创 明... 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对郕王妃汪氏来说,是个极具纪念意义的日子。她那位背负了近...
中华民国二年四川造币厂造双旗币... 在江西省的一个宁静小镇上,生活着一位内敛而深沉的叶先生。他手中紧握着一枚中华民国二年四川造币厂倾力打...
原创 首... 高拱是河南新郑人,嘉靖二十年的二甲进士,30岁刚出头就幸运地做了裕王的老师。后来嘉靖皇帝驾崩后,裕王...
原创 三... 三国历史因为有了五零后曹操和六零后刘备的出现,变得精彩无比。相比之下,曹操取天下靠的是实力,刘备取天...
原创 解... 解放战争,为何国军二号人物何应钦,却被突然雪藏未受老蒋重用? 1948年5月,南京总统府。一场不为人...
原创 同... 三国时期,出现了数不胜数的诸侯。人们最为熟悉的就是曹操、孙权和刘备,除了这三人之外,三国时期仍然有很...
原创 秦...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秦始皇陵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神秘而诱人的光芒。这座宏伟的陵墓不仅承载着秦始...
原创 戚... 戚继光是大明'中晚期明将,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将海盗赶出浙江、福建,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
我国最大粮仓北大荒,辛苦开发半... 数万名官兵和农民辛苦开垦了半个世纪,能养活一亿人的中国粮仓“北大仓”,却决定退耕还荒,几百亿斤的粮食...
原创 他... 毛主席在年少时就是心怀大志之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就是他当年初出茅庐时的最好写照,他与志同道合的...
原创 记...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952年春天,广西军区司令员张云逸卧病...
原创 5... 英雄,指的是非凡之人、本领超群之人。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来说,十大开国元帅便是英雄,是千古英雄。 ...
原创 为... 提到日本国土的构成,相信大家一定都对此了然于胸。日本国土除去其他小岛不提,主要由四个大型岛屿组成。即...
原创 “... “祸起萧墙”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意思是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那成语...
原创 希...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国... 本文是五大主力覆亡史系列的第三篇,主讲第五军。 国军五大主力如果按综合实力排名,大概能分出高低,会是...
原创 蒋... 前路迷茫 1925年,受人尊敬的孙先生不幸去世,国民党内部各派势力开始明争暗斗,局势波诡云谲,此时老...
原创 诸... 从蜀汉建兴六年(228)到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曾五次北伐曹魏,不过最终战果较为有限。关于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