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国字山战国墓是迄今江西地区考古发掘规模最大的一座东周墓葬。
该墓葬为中字形双墓道大墓,墓葬总长达30米,墓坑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6米,南北宽约14.4米,面积约230平方米。椁室与墓壁之间为高约1.8-2米、宽约1.3~1.5米的熟土二层台。
椁室为方形箱体结构,东西长约12.5米、南北宽约11.4米、高约2米,均利用长约6米,宽、高约0.3米的方木搭建而成。椁室内又被分隔为25个分室(编号S1~$25),主棺室($22)位于中间偏东位置,除放置主棺的椁分室较大外,其余分室大小一致、排列整齐。发掘者根据墓葬出土的一些器物和墓葬形制特征,认为是一座战国中期的越国高等级墓葬,墓主人与越国王室密切相关。
墓葬虽被早期盗扰,但仍出土遗物2600余件(套),包括青铜器、漆木器、陶瓷器和玉石器等材质山,其中出土的玉石器具体分为玉器、石器、料器,这些玉石器造型优美,纹饰雕琢细腻,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按其用途可分为佩饰用玉和其他装饰用玉,佩饰用玉指古人流行身上佩挂大量的精美玉佩饰,如龙形佩、凤形佩、璜、环、管、珠等;其他装饰用玉则指为了审美艺术或者身份的突显等用玉点缀、美观其他器物,如玉环首。现择其精粹简单介绍如下:
玉器共28件。有璜、佩、管、环首等。其中一件玉环(MI:采1)系填土中采集,整体晶莹透亮,具有玻璃光泽,底子飘绿,笔者认为应该是属于翡翠一类,为后期扰乱侵入,故实际出土27件。
璜2件。M1S10:71,白玉,受沁后呈现黑色,体扁平,长弧形,两端有长条形槽,槽末端一半圆孔,似抽象龙首状。上下各雕琢出两道齿脊,两面阴刻云纹,中腰处钻一圆孔,可供系挂。长9.6厘米,宽2.0厘米,厚0.4厘米。
M1S25:40,白玉,受沁后呈现黄褐色。形制与M1S10:71基本相同,仅在中腰钻孔处上下各有一道凹槽,槽边缘出现钙化。长8.8厘米,宽1.5厘米,厚0.5厘米。
龙形佩1件。M1S22:10,白玉,玉色受沁呈现鸡骨白。龙体弯曲呈“s”形,垂首卷鼻,嘴微张,尾部内卷,有一足。中部有一对穿圆孔。器表周边有阑,中间装饰与龙体走向一致的长卷云纹,尾端为细密弦纹,线条流畅,空白地以细小方格纹填充,具有立体动态感。长7.2厘米,宽0.7~1.0厘米。
凤形佩2件。M1S10:207,白玉,玉色受沁呈现鸡骨白。凤体作振翅飞翔状,尖喙,足部蜷于身下,尾部高耸。上翅至腹底部有一贯穿圆形孔。凤身装饰鳞纹,尾、足部和翅部用划纹表现,形象生动。长3.7厘米,高3.2厘米。
M1S10:212,青白玉,温润灵秀,玉质细腻透亮,玉色少部分沁透为黄褐色,形制与M1s10:207一致,凤首部残缺。残长3.0厘米,高2.5厘米。
圆形佩1件。M1S14:16,白玉,圆钮状,边缘玉色微有沁透为褐色丝状。一面以减地浅浮雕技法装饰云纹,纹饰生动立体,另一面素面光泽,中间有一纵穿小圆孔。直径1.7厘米,厚0.4厘米,孔径0.2厘米。
管2件。M1S10:210、M1S10:211,形制、大小均相同。青白玉,竹节管状,以三条紧密凸粗弦纹和三条宽松凸粗弦纹上下组成一组纹饰,整器重复装饰两组纹饰。中有一纵贯穿孔。两件管玉色均受沁呈现鸡骨白,M1S10:210表面有黑色土沁,M1s10:211表面有黄褐色土沁。长3.5厘米,直径0.6厘米,孔径0.2~0.3厘米。
金钮玉环首共3件。
I式1件。M1S10:188,金钮玉环首铜削,环为白玉,圆形,内外都有齿棱,边缘雕琢阴周线,两面装饰浅浮雕谷纹。金钮作长方形镶嵌于环上,钮端有銎,銎内连接一把铜削。铜削修长,弧背,背厚刃薄,横截面为倒三角形。环首玉色受沁呈鸡骨白,表面有黑色土沁。环外径4.8厘米,内径3.4厘米,厚0.4厘米,铜削刀全长28厘米。
Ⅱ式1件。M1S10:193—2,白玉,近圆形,玉色受沁呈现鸡骨白,部分区域有黄褐色和黑色土沁。两面浅浮雕阴刻细密云纹,圆润立体。环一端有一通体长方形凹槽,上应原有镶嵌金钮,现脱落不见。外径3.8~4.1厘米,内径1.9~2.1厘米。
Ⅲ式1件。M1S24:15,青白玉,呈扁平圆环形,双面用较为稀疏的绞丝状线条装饰。金钮剖面呈长方形,套扣于玉环首的一侧,钮端銎内可见残断的铜削痕迹。整体玉质呈半透明,温润光泽,近镶嵌金钮部位钙化严重。外径2.6厘米,内径1.0厘米,金钮长1.3厘米,宽0.6厘米。
料器共9件,均为琉璃质。
管1件。M1S10:137,圆柱形,整体呈蓝色,管从上至下纵穿一圆形孔。长1.9厘米,直径0.7厘米,孔径0.3~0.4厘米。
琉璃珠8件,分为四式。
I式2件。M1S16:13,扁圆形,呈淡蓝色,珠体规整圆润,中间有一贯穿圆孔。直径0.8厘米,孔径0.3厘米。M1S16:232,扁圆形,呈青绿色,中间有一贯穿圆孔。直径0.6厘米,孔径0.2厘米。
Ⅱ式4件。M1FX:2、M1FX:3、M1s25:47、$25:47—2,形制、大小形同。扁圆形,通体规整圆润,中有一贯穿圆孔。在淡蓝色琉璃基体上,配上深蓝、白色和棕色等色调,作出“蜻蜒眼”纹样。共装饰6眼,有两种形式:一种配以白底圆作轮廓,叠加深蓝小圆作瞳孔组成眼形式;另一种在前种形式的白、蓝之间加一圈棕色线条。直径0.8厘米,孔径0.2厘米。
Ⅲ式1件。M1S14:12,不规则圆体,珠体蓝色,配以白色圆作轮廓,黑色小圆作瞳孔组成“蜻蜓眼”纹样。眼珠平凸起,共装饰有8眼,中间有一贯穿圆孔。直径1.0厘米,孔径0.3厘米。
Ⅳ式1件。M1FX:I,瓜棱状,以两棱对角对称形式组成五组相同纹样,共有十棱。每一棱分为上下两组,一组以绿色作为基体颜色,中间以青白色圆作轮廓,叠加蓝色小圆作瞳孔组成“蜻蜓眼”纹样;另一组以青白色作为基体颜色,中间饰一圈绿色线条作为眼轮廓,蓝色小圆为瞳孔。珠体中间有一贯穿圆孔。直径1.6厘米,高1.0厘米,孔径0.6厘米(图一七)。
石器共10件,均为砂岩质砺石。形制相同,大小不一。
M1s16:234,长方体,边缘有残损,长10.5厘米,宽1.8厘米,厚1.6厘米(图--)k)。
M1S17:16,长方体,两面均有磨砺痕迹,且略呈内凹陷,长5.4厘米,宽1.4厘米,厚1.0厘米(图一九)。
M1s21:239,长方体,一面略有磨砺痕迹,长6.5厘米,宽1.6厘米,厚1.2厘米(图二o)。
从出土玉器分布情况看,主棺内仅出土一件龙形佩和一些碎小玉残片,其他玉器和琉璃器大多位于主棺室的东、南、西相邻的椁分室。结合目前国内已有的考古发现可知,战国时期随葬玉器大体可分为礼玉、葬玉和佩玉。国字山墓葬中并未见到礼玉性质的璧、瑗等物,及棺饰、玉敛等葬玉,而璜、佩、管等一般都是作为佩玉使用。
故笔者认为国字山墓葬出土的璜、龙、凤佩、管、琉璃珠等应该是以当时流行的组佩形式随葬的,它们原本应该位于墓主人身上。可能由于墓葬早期被揭顶式开挖,盗扰严重,造成如今所见的大部分玉器凌乱散布在主棺室周围,并且棺内随葬的其他精美玉佩饰也已被掠走或破坏。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自春秋战国以来,玉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组佩玉成为了二种习尚。此时的玉器较前也有了极大的发展,类型华丽繁缛,形态更为弯曲自如,极具变化,富有动感。
国字山出土的“s”形龙形佩(M1s22:10),轮廓线雕琢十分精致,弯曲有度,极具生命的韵律艺术。
在形体上与战国晚期的曲阜鲁国故城墓M58出土的玉杂佩组合Ⅷ中的最下端龙佩极为神似,包括龙首、角、足和尾的样式。
在纹饰风格上,与战国早期的无锡鸿山邱承墩出土的龙凤璜DVIIMl:36有些相似,以长卷云纹和间以细小方格纹装饰。
s形佩在战国时期流行普遍,它们或单个或成组出现,形体呈波浪式扭曲,一端为龙首,另一端可能为尾或凤首。有学者考证弯曲有度、线型优美的s形龙佩均出土于高规格贵族墓中,是王侯才能拥有和佩带的。而用网纹填充玉器纹样间的空白,作为纹样的间隔,这种装饰技法有学者认为是战国楚式玉器流行的一种手法。
凤形佩一件玉质为白玉(M1S10:207),一件为青白玉(M1S10:212),均是玉料精良,精雕细琢,纹饰细腻。与鸿山邱承墩出土的凤形佩DVIIMl:18、DVIIMI:11造型、纹饰相同。凤鸟外形娟秀俊美、线条流畅、刚柔相济,表现出优雅饱满的体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两件玉璜(M1S10:71、M1S25:40)的形制、纹饰风格也与战国早期的鸿山邱承墩出土的云纹璜DⅦM1:40、DVIIMl:42⑨、战国早期的安吉垅坝墓M5:3、M5:5⑩、战国早期晚段的浙江长兴鼻子山越墓M1:32⑧相似。
早在70年代,江西省博物馆和清江县博物馆在筑卫城遗址东北向的牛头山上清理了四座战国早期墓,墓中出土了玉璜、玉龙、玉骊和石巩各一件,其中璜的形制、纹饰也与该两件璜相似。
金、铜的雍容华贵和美玉的洁白无瑕,三者之间相结合,是古人审美情趣的完美表达。国字山出土的铜削刀搭配玉环首,间以金钮衔接,堪称相得益彰,突显出墓主人的高贵与雅致。
I式金钮玉环首在浙江杭州半山区石塘镇战国墓T13M2和T19M1、广东肇庆松山战国晚期墓中都有出土,玉环均呈齿轮状,器表装饰浅浮雕谷纹。
战国 金柄玉环 广东省博物馆
同时此造型和纹饰的玉环也有独立作为组佩玉随葬,如长兴鼻子山越国贵族墓中的小玉璧(M1:27)、平山中山国墓葬的楚式玉器B型玉环(XK:486,战国中期偏早)心、九连墩1号墓小系璧(Ml:W237—31,战国中期晚段)等。
用浅浮雕技法阴刻带“芽”谷纹(或长尾涡纹),这种纹饰风格常见于楚墓玉璧上,一般认为属楚式玉器,流行于战国中晚期。并且铜削刀柄镶嵌金钮玉环首的这类型铜削延续到战国晚期楚墓中也有出现。
Ⅲ式金钮玉环首的玉环装饰绞丝纹样,单独使用作为主体纹饰,这种雕琢方式的玉环在浙江安吉垅坝战国早期墓掣出土较多,战国早期晚段的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M1:6、13)、春秋晚期的寿县蔡侯墓、战国早期的鸿山越墓邱承墩(DⅦM1:41、DVIIMl:45)、战国中期的河南辉县固围村一号墓、平山中山国墓(M3:40,战国中期)、春秋晚期的河南南阳彭射墓等都有出现。一般认为线条阴阳相间,呈现扭转动感的绞丝纹样,是东周时期中原地区流行的玉器装饰风格。
琉璃珠、琉璃管在楚、越以及中原地区都极为常见,特别“蜻蜒眼”式琉璃珠是西周至战国时期的贵族竞相喜爱的一种饰品,配合玉器搭配装饰,斑驳陆离,艳丽多彩。
国字山出土的4件Ⅱ式琉璃珠,为离心圆式多层圆纹组成眼饰,以浅蓝色为琉璃基体,白、棕和深蓝构成眼纹,这种样式与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分相似。而以白色圆为眼轮廓,黑色圆为瞳的Ⅲ式琉璃珠与安吉垅坝战国墓、鸿山越墓邱承墩出土的琉璃珠风格类似。蜻蜓眼式琉璃珠是西方“恶眼”信仰的产物,随着丝绸之路传人中国,一时风靡。甚至有学者研究认为文献上记载能够与“和氏璧”相媲美的“隋侯之珠”就是指蜻蜒眼式琉璃珠。
根据目前国内出土的琉璃珠的成分和形态分析,可以证明至少在战国中期中国已经成熟生产眼纹式琉璃珠,并且糅合了本土的审美艺术风格,改西方固定镶嵌式“眼”和“珠”的形态,造型更加多样,珠体圆润或奇异。所以,从样式上来看,国字山出土的离心圆式眼纹(Ⅱ式)和异形体态(Ⅳ式)的蜻蜒眼式琉璃珠极有可能是中国本土生产。
国字山墓中同时随葬的10件长方体砺石,有些表面有磨砺痕迹,应该是作为磨石,与铜削搭配组合。这种随葬磨石和削刀的做法,在湖北荆州望山桥一号楚墓、襄阳山湾东周墓葬㈣等墓中可见,两墓时代分别为战国中期和春秋晚期。
综上所述,龙形佩、凤形佩和玉璜的造型特征,时代应属于战国早期偏晚。长卷云纹属于吴越玉器纹饰的特色,纹饰繁而不乱。齿轮状玉环(璧)流行于越地,时间较早,为战国早期晚段;而到战国中期或偏晚时候,楚地也有流传。绞丝纹样玉环盛行于中原地区,在春秋晚期楚地出现,直至战国早期开始流行于越地。玉器上饰浅浮雕带“芽”谷纹或云纹谷纹相杂的特征,属于战国中晚期楚国的主流纹饰。并且在多种纹饰之间以细小方格纹填充,也是楚式玉器的装饰风格。楚文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支强大文化,给东南越区域带来极大的影响,在玉器方面的影响主要在纹饰风格和琢玉手法上。
总而言之,玉器作为一种高规格的器物,使用和流传的时间一般比较长远。国字山战国墓出土的这批玉石器虽然数量较少,却十分精美,玉器造型舒展自然,料珠圆润艳丽,展示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高崇;造型纹饰风格仍以越国自身为主,受楚式玉的影响较大,这与该墓葬内多种文化因素交融共存,墓葬形制、随葬器物风格受楚文化影响较大的表现是一致的;在时间上也与发掘者认定的墓葬属于战国中期可以相互印证。I司H,I这批玉石器的出土为国字山所在清江盆地的东周考古研究提供了一批玉器的“标准器”,也为研究越国玉器增添了一些珍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