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膑用减灶之计禽杀鬼谷子同门师兄庞涓,而这位将军的办法是增灶
迪丽瓦拉
2025-06-14 09:33:02
0

东汉汉安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汉王朝的西北边境又出了乱子,羌族武装分子再一次叛变,并集结兵力攻打汉朝的武都郡(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虞诩因为五年前曾对凉州羌人叛乱的情况有过精辟建议而知名于朝廷,后任地方官时又平定了朝歌的流民叛变,因此汉廷认为虞诩精于将略能够胜任西北方向的军事,故任命他为武都太守,责成他讨伐羌族武装。

虞诩(?—137年),字升卿,小字定安。陈国武平县(今鹿邑武平)人。东汉时期名将。最初被太尉张禹召为郎中,历任朝歌县长、怀县令,平定朝歌叛乱。任武都太守,以增灶计大破羌军,安定一郡,治理武都政绩卓然,深受爱戴。后任司隶校尉、尚书仆射、尚书令等职,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多次得罪权贵。一生九次遭到斥责,三次被依法惩处,但他刚正的性格,一直到老都不改变。

接到任命后虞诩带着不足千人的部队就出发了,另一方面,得到了汉廷要向武都派出援兵消息的羌人集结了数千部队部署在陈仓至崤谷一线,准备在此阻击虞诩。虞诩倒也老实,听说羌人重兵集结后索性停下来驻军不走了,本来就是啊,才这么点人怎么走啊。

既然兵力不足,那就申请援军呗,虞诩一边屯军一边扬言要上表请求支援。这时候羌人兄弟们还在陈仓、崤谷那等着准备拦路打劫,可左等右等虞诩就是不来,一打听原来是在等援军。那总不能干耗着啊,粮食一天比一天少,吃饭问题总得解决。于是乎羌人开始在周围四处打劫,也是,总不能为了你虞诩一人而降低我们的生活水平啊。

羌人一动,虞诩也开始动了,趁着羌族部队分散的良机一路狂奔,每天行军将近两百里,机不可失,再不跑就没机会了。这个就是当年赵奢在阏与之战迷惑秦军的办法。不过虽然耍了个花招调开了羌人的部队,还是不够的,别人会追上来,你虞诩的部队就千人不到,怎么样也不是人家数千之众的对手。不急,虞诩还有一招,增灶。每天让士卒造两个灶,隔天再递增,让羌人看了灶台后误以为虞诩得到了武都郡兵的增援,兵力变强了,使得羌人不敢轻易攻击他。当年孙膑凭减灶之计引诱庞涓来追,那增灶有什么妙用?简单,反过来呗,减灶是为了引诱别人来打我,增灶自然是欺骗别人不要来打我。弱则示强,强则示弱,这些都是兵法的基本道理。看起来这个故事就是在讲弱小的军队用示强于敌的办法来欺骗对手,如果认为虞诩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增灶,那也不要学什么兵法了,军事工作您千万别去干,会把您害死。

自古以来解读这个战例都是把增灶做为虞诩出的奇着来讲的,看起来似乎只要一增灶羌人就必然上当似的。这是因为写史的都是书生嘛,书生懂啥子兵法,只看得到增灶这一点是用来迷惑羌人。没错,这么简单的东西随便弄个人来也看得出,要就这么简单人人都可以指挥军队去打仗了。后世没有悟性的人去学兵法就只知道死学死用,原来增灶是为了吓唬敌人,那我也这么干去吓唬敌人好了,那就完蛋了。

那么虞诩增灶能够成功欺骗羌人的关键在哪呢?

先看下,为什么说光光凭增灶是骗不了人的?

羌人什么兵种?这还用说,骑兵呗。骑兵跑得快还是步兵跑得快?一般情况下是骑兵。那就简单了,人家骑兵每天跟着你,你有没有得到增援人家看的清楚的很,光凭你多造几个灶台哪能骗得了别人。

这下虞诩成功的关键点就很明白了。就是前面讲的,狂奔,每天行军将近两百里。为了啥?就是不让羌人一下子就赶上我,不能让他们搞清楚我部队的虚实,我的行军队列是不能让他们看见的,只能让他们看到灶台。

前面已经专门讲过行军速度,现在来简单计算一下。虞诩利用羌人兵力分散的机会向武都疾行,等到羌人集结完部队追赶已经晚了一到两天了,一天就是七十公里,两天就是一百四十公里。就以一天来计算,以羌族骑兵每天奔跑一百公里来算好了,第一天赶上了三十公里路,看到虞诩有两千个灶台。两千个,不算多,羌人吃了一惊还不至于忌惮。第二天再追,又赶上三十公里路,看到虞诩有四千个灶台了,这下就得掂量掂量了。已经急行军追了两天了,人困马乏,马的耐力本来就不及人,况且羌人所骑乘之河曲马以短途冲刺见长,耐力相对更差一些。对于骑兵部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马力,对方现在有四千人,必是得到了武都方向来接应的部队的增援,在这种情况下追上去打很可能要吃亏。而虞诩要的就是对手掂量掂量,一掂量就中了疑兵之计,时间又被争取到了,虞诩得以顺利到达武都。

事实上不管减灶还是增灶,前提都是一样的,不能让对手追上,追上了自己的虚实就暴露了,那这种疑兵之计就不管用了。《后汉书.虞傅盖臧列传》里说的很清楚:或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诩曰:"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结果那些书生只知道这句“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却不知道关键在于这句“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

虞诩先使用昔日赵奢的办法分散羌人的兵力,后使用疑兵之计迷惑羌人使得羌人不敢进攻他实际弱小的军队,就凭这两点已经可以算是深得出奇的精要了。所以他日后与敌人作战时老是使用这种各样的制胜办法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我们现在看书,以为出奇制胜好像都是很简单的事,这个故事一方面在讲述如何在不利情况下如何使用奇着来维持战场平衡,另一方面在讲出奇制胜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需要其他的很多的条件去配合。

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简介:王正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二...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秦皇陵兵马俑被发现以来,一直就震撼着世界,更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和“二十世纪...
资阳蒙溪河史前文化遗址群或将改...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考古的发现不断刷新着我们对先民生活的认知。四川资阳蒙溪河文化遗址,这一沉睡了5万...
原创 2... 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原创 党...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关于少数民族的分类,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说。但这个...
原创 从... 他出生于湖北,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复旦大学法律系的学生,一毕业就拥有了令人艳羡不已的外交部工作。 他...
原创 《... 《三国演义》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等等,每一个...
原创 1... 1、最短的战争:38分钟灭一国,连枪炮都没用上 1896年,英国与非洲小国桑给巴尔爆发了一场“史上...
原创 加... 2023年2月底,加拿大政府宣布跟随美国政策禁用国际移动端应用TikTok,不过这条新闻并不会令人感...
原创 出... 公孙瓒出身贵族,仪表堂堂,威武雄壮,聪明有学识,可以说是一枚很有才气的帅哥。与刘备、刘德然一起曾就学...
原创 谁... 因工作需要,想了解中国古代盐业历史,找到一本《盐宗史话:先秦卷》,一本百六十多页的小书。读起来还挺有...
原创 明... 明朝皇室的爵位制度,分成了以下8个等级: 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
原创 “... 戈尔巴乔夫死了。 由于常年淡出舆论视线,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他,甚至还有很多人都认为他早就去世。但真相...
原创 明... 张献忠是明末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也是坚定的明朝反对者,明朝的灭亡他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张献忠...
原创 不... 1982年,一位已经九十岁的老人时隔二十多年后第二次向中央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几个月后,他的入党申请书...
原创 一... 唐朝有两个“军神”,前有李靖,后有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
原创 《... 公元1572年,隆庆皇帝朱载坖腰酸腿软,太医婉转告诫道:“陛下龙体要紧,暂停房事为宜。” 朱载坖撇嘴...
原创 中... 古装剧,作为电视剧的一大重要类型,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中国历史上的王朝众多,各种题材的故事层出不穷,...
第三次“瓜分狂潮”,谁在肢解2... 世界局势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瓜分欧洲成为未来的重要议题。这不是预言,而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历史的车...
原创 秦... 《西江月·秦琼》曾言:“文韬武略奇谋,江山社稷胸腹。”隋唐之际,秦琼大名响彻一方,南征北战间,秦琼战...
原创 清... 前言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杉鬓发焦。——杜荀鹤 能被称之为强国,军事力量必须强悍,比如俄罗斯,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