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创造了“宫爆鸡丁”这道菜肴
迪丽瓦拉
2024-11-03 05:08:24
0

原标题:是谁创造了“宫爆鸡丁”这道菜肴

是谁创造了“宫爆鸡丁”这道菜肴

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今贵州毕节织金县)牛场镇人。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中进士,并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因母亲去世,返乡丁忧,恰逢遵义的杨隆喜造反,丁宝桢倾尽家财,招募了八百壮士保卫家乡。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丁宝桢丁忧期满,恰逢苗民教徒叛乱,蜂拥而起。时任贵州巡抚蒋霨远,上奏朝廷,申请让丁宝桢部留在平乱军中,皇帝同意并特别下令,授予丁宝桢编修一职。此后,丁宝桢增加在民间的招募,士兵总数达到四千人,并先后收复平越、独山等诸多城池。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丁宝桢任岳州知府后,遣散了之前招募的军队。但由于亏欠的饷银非常多,丁宝桢把五百两银子放在桌案上,对大家说:“我和各位在一起共事很久了,现在府库的钱粮短缺,你们空着手回家,怎么办?”大家流着泪说:“您不惜捐献所有家产,解救国难,我们还怎么敢有另外的要求?”于是众人纷纷离开。丁宝桢成功化解了无饷可发的危机。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丁宝桢任长沙知府。

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丁宝桢升任山东按察使。当时,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在鲁、豫两地统帅军队作战,僧格林沁自觉地位高贵,十分倨傲,见省级以下官员不设座位,丁宝桢投递名帖求见,说低级武官丁某投书王爷,给予座位就觐见,不给座位就不见,身边的侍从人员都大惊失色,僧格林沁佩服丁宝桢的强硬不屈,为丁宝桢改变仪容,礼敬有加。山东巡抚阎敬铭听说这件事后,大为称奇,丁宝桢到任的那一天,阎敬铭亲自在郊外迎接,从此,无论大小事务,阎敬铭都先咨询丁宝桢之后,再实行。僧格林沁命令丁宝桢,平叛河北农民起义首领宋景诗发起的叛乱。不久,丁宝桢因擅自招抚降兵被弹劾,部议降三级处理。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丁宝桢升任山东布政使。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僧格林沁战死于曹州,丁宝桢被弹劾,协战不力,恩降四品顶戴留任。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给事中孙楫、御史朱镇,又搜罗了其他的罪名来弹劾丁宝桢,此事转呈到曾国藩手中,曾国藩向皇帝禀告说,丁宝桢无罪。山东巡抚阎敬铭向来欣赏丁宝桢的才能,到这时就请求退休,举荐丁宝桢来代替自己,于是,朝廷就任命丁宝桢做山东巡抚。当时,捻军的部队直逼边防海岸线,李鸿章建议朝廷在胶莱河修筑防御工事,丁宝桢也参与其中。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东捻军逃到潍河,东路军副将王心安刚刚筑成营垒,但堤墙尚未完成,捻军长驱直入渡过了潍河,丁宝桢将这件事禀告给皇帝。皇帝大怒,将李鸿章交付兵部审议,丁宝桢被处以革职留任的处分。这之前,东路军镇守潍河,本是安徽将领潘鼎新驻防地段,安徽军刚刚南移,而北路就立即失利。皇帝下令将副将王心安斩首,丁宝桢上书直言辩驳,皇帝就宽宥了王心安,而斥责李鸿章,丁宝桢又屡次上书揭发,皇帝于是越发斥责李鸿章为人刻薄善妒、放纵寇敌。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西捻军奔赴定州,京畿附近大为震动。丁宝桢听到军情示警,立即快马奔驰到东昌,率领一千骑兵,三千精锐步兵,带着五天粮食,日夜兼程,援助北方,捻军于是向南溃逃。这场战役,朝廷派遣禁军到京城外防备捻军,统领士兵的各位将领都受到责备,而皇帝只因为丁宝桢这一支军队,突然出现在敌人之前,转战雄、任、深、祁、高、肃各州间,收复饶阳,功劳最大,多次降下圣旨,对丁宝桢褒扬嘉奖,加太子太保衔。

在山东任上,丁宝桢最为知名之事,便是斩杀御前大太监安德海了。安德海先后侍奉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多年,咸丰皇帝死后,成为慈禧太后心腹,颇受宠信。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安德海违反祖制、擅出宫禁,在未携带任何公文的情况下,出宫游玩并借机敛财。八月二日,安德海至泰安境内,丁宝桢派骑兵将其逮捕,随后押往济南。丁宝桢立即密奏朝廷,痛斥安德海种种不法行径。八月六日,得旨,安德海就地正法。诛杀安德海,一方面显示了丁宝桢的果断刚直和神勇,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能审时度势的智慧。之所以智慧,是因为他知道,恨胡作非为的安德海大有人在,慈安太后,恭亲王奕忻,包括同治皇帝等等,都对其恨之入骨,都欲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所以,他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才痛下杀手的。

即使如此,丁宝桢还是找了个借口:“宦竖私出,非制。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就是说,这个安德海是假货,慈禧那么英明,是不可能放正宗的小安子违规出宫的。这就是智慧。至于曝尸三日,是为了洗清安德海同慈禧有奸情的谣言等等,这就统统为臆测之言了,这只能说明,在得到宫中一众人明确的支持之后,丁宝桢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疾恶如仇进行到底了。

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丁宝桢受到光绪皇帝的接见,被授头品顶戴、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代替吴棠署理四川总督一职。成都将军恒训再次核查堤防工程,又挑剔指责到盐运祸害商贾民众,流弊很大,拒绝责难,进行争辩。皇帝担心丁宝桢被流言困惑,亲自下令告诉丁宝桢,不要改变当初的想法。不久,就正式授予他实职,丁宝桢也更加的自我勉励,更加注重储存粮食,严厉进行督责搜捕。

丁宝桢刚刚到任履职时,城内每月都发生盗窃抢劫案件,在他上任后,几乎把匪徒诛杀干净,宣称路不拾遗。当时,四川吏治腐败、财政赤字巨大,慈禧特为丁宝桢写了一幅字:“国之宝桢”,足见朝廷对丁宝桢寄予了厚望。丁宝桢督川十年,他体恤民情,实心办事,深受民众爱戴。在此期间,他编纂的《四川盐法志》,既总结了四川盐井生产技术,又有大量精美的木刻插图。

丁宝桢又在杜甫草堂增加了黄庭坚塑像,以配享杜甫。他认为,出于苏轼门下而与苏轼齐名的北宋诗坛健将、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坚,公开标榜作诗应学杜甫,提倡“无意于文”和“脱胎换骨”诗论,追求奇丽硬涩的风格;曾经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贬谪到蜀中,任涪州别驾,一生宦途很不得意,符合“心迹相同”的原则,所以,他又援引前例,塑黄庭坚像配享杜甫。原来在工部祠旁的陆游神龛,移至祠内杜甫祀像的正西,添置的黄庭坚神龛,置于杜甫像正东。后来,清人钱保唐为工部祠撰书了“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楹联,启迪游人瞻仰凭吊唐、宋两代的大诗人。

光绪十二年(1886年),丁宝桢在四川总督任上去世,享年六十六岁。由于朝廷发放的俸禄被丁宝桢多数用于救济贫困百姓,让这位封疆大吏病危时,竟然债台高筑。身边的随从随员们聚集在一起,拿出钱帮助办理丧事,扶柩回乡才能够成行。

丁宝桢死后,山东父老联名具奏朝廷,请求将他的灵柩运回山东安葬。朝廷下旨:“准葬山东,予山东、四川、贵州建祠。”并追赠其太子太保,谥号文诚。其子丁体常等,遵从父亲之遗命,为了不扰民,由水路扶丧。次年秋,灵柩回归济南。士绅百姓“郊野祭吊,军民悼哭”。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九月二十五日,丁宝桢安葬于历城的丁家林地元配谌夫人墓的东侧(现济南历城区全福立交桥东)。

补记丁宝桢轶事:

误服媚药:丁宝桢在咸丰年间,曾任职翰林院,一日,上奏谈军事,咸丰皇帝览奏大喜,召见于圆明园。丁宝桢早早入园静候,见房间一隅放着玻璃盘,内有果子十数枚。丁宝桢正觉得口渴,便吃了一枚,觉得甘香异常,又吃两三枚,突然感觉腹中发热,阳具暴长,尴尬万分。此时咸丰皇帝已升殿,即将召见,丁宝桢立即扑地抱腹喊痛,谎称痧症骤发,由此得以出园。后来,与他有交情的一位内务府官员告诉他:“此媚药之最烈者,禁中蓄媚药数十种,以此为第一。即奄人服之,亦可骤生人道,与妇人交,药力驰则复其初。此必内监窃出,未及藏庋,而君误食之尔,然亦殆矣!”丁宝桢急忙找医生诊视,困卧十余日始起。

宫保鸡丁:宫爆鸡丁原名叫做宫保鸡丁,这道菜由丁宝桢发明。据传,丁宝桢对烹饪颇有研究,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尤其喜好辣味。他在四川总督任上时,创制了一道将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下锅爆炒而成的美味佳肴。这道原本丁家的“私房菜”,但后来越传越广,人尽皆知。所谓“宫保”,其实是丁宝桢的荣誉官衔。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于是,他发明的菜肴由此得名“宫保鸡丁”,也算是对他的纪念了。时过境迁,很多人已不知“宫保”为何物,就想当然地把“宫保鸡丁”写成了“宫爆鸡丁”,虽一字之差,但却改变了纪念丁宝桢的初衷。

(本篇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秦始皇陵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巨大谜团,深埋在厚重封土之下,隐藏着千年的秘密。直到1996年,中国与...
给演“伟人”的5位演员排名:唐... 文|顺 在历史的长卷中,总有那样一些人,以他们的智慧与气魄,为一个时代刻下不朽的印记。而如何让这些伟...
原创 “... 中国近代四大家族指的是民国时期在政治与经济领域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四个家族,它们分别是蒋介石家族、宋子文...
(粤港澳全运会)十五运会开幕式... 中新社广州11月9日电 (记者 程景伟)9日晚,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源自两千多年前的青铜句...
原创 金... 南宋能够长期存在并抵抗外敌,主要是由于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北宋灭亡的动荡时期,南宋没有表现得过于脆...
明代丨唐寅《事茗图》卷高清欣赏 《事茗图》卷 明 唐寅 纸本设色 31.1cm×105.8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引首有文征明题“事...
原创 清...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汉族一直是主流民族,文化也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确实存...
原创 诸...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草船借箭”是一个经典且引人入胜的故事。诸葛亮带领草船,冒着曹军的重重威...
原创 夺... 在三国时期的汉末,荆州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关键地区。公元219年,当时担任荆州守将的关羽发起了北伐襄...
原创 吕... 说到吕布,这个名字可以说是人人都知道。他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将领之一,以勇猛无敌的形象深入人心,常常被...
再现抗战烽火中的教育坚守:中国...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撕裂了沈阳的夜空。此后,东北大学被迫流离,转徙北平、西安,成为...
原创 他... 谢富治,这位曾经的开国上将,在生前是荣誉满身、光辉灿烂,但死后却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他的生前和死...
原创 温... 温铁军教授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叫“被扒了两层皮”。这听着像是在诉苦,但其实远不止于此。 上世纪90年...
原创 萧... 1973年,在一次整风大会上,萧克将军作了深刻的检讨,他坦言自己一生中有三次站错队。 那么,这三...
原创 1... 1895年,李鸿章捧着刚签署的《马关条约》,眼中满是泪水,站在慈禧面前。他为国家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尊严...
原创 诸...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之后他的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正是有了诸...
校史上的第一次|第一位来“央音... 1949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诞生。是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原创 盘... 众所周知,学历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但在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创下新低的背景下,学历的作用显得有些无力。...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昭这个字通常出现在那些短命的皇帝的谥号中,尤其是在一些朝代末期的君主身上。例如,汉昭帝...
原创 周...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周公瑾——一位风度翩翩、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