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佛教与道教信仰
迪丽瓦拉
2024-11-03 09:36:43
0

原标题:武则天的佛教与道教信仰

华夏五千年历史,曾出现过三位女性皇帝,分别是北魏殇帝(元姑娘)、唐文佳皇帝(陈硕真)与唐武周皇帝武则天。

区别在于,北魏殇帝年幼并未掌权,而陈硕真仅是起义领袖,唯有武则天是在唐王朝基础上,以皇帝之名行使皇帝职权,令天下万民敬仰的女皇帝。

武则天充满传奇,能够从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变成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再到武周王朝的皇帝,武则天角色转变过程中,她的信仰也同时发生改变。

那么佛教与道教,哪个才是女皇帝武则天的真是信仰?沃唐卡将从唐王朝的时代背景,与女皇武则天个人的经历,为您剖析武则天的信仰之谜。

被《西游记》误解的玄奘取经

随着古典名著《西游记》在世界范围传播,唐玄奘受唐太宗李世民之命,赴印度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世人便笃定唐王朝是佛教的推动者,事实上玄奘奉命取经,真的只是一场误会。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陈玄奘向刚即位的唐太宗李世民申请西行取经,但是突厥颉利可汗率十万骑兵进抵渭水,唐太宗李世民许诺大量财物,才使突厥收兵离去。

“渭水之盟”被唐太宗李世民视为奇耻大辱,但贞观年间唐王朝在籍仅有两百九十万户,而突厥则号称‘控弦三十万’,疆域从大兴安岭,纵横万里直达咸海。

突厥强势控制着西域,李世民更没有精力顾及玄奘的请求,因此玄奘冒着通敌的风险出关,印度(天竺)数年终于佛法大成。

玄奘从印度带回佛经,填补中原佛法的缺漏,各地高僧皆请玄奘讲经授法,唐太宗竟然数次劝玄奘还俗,但玄奘坚守本心予以回绝,唐太宗只好将玄奘留在长安,以译制经文的名义严密监控。

唐高宗继位后,年迈的玄奘再次请求“望乞骸骨,毕命山林,礼诵经行,以答提奖”,依旧遭到唐高宗的拒绝,直到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玄奘过世。

李唐皇室通过掌控玄奘与经卷,使长安成为中国佛法的圣地,也就能够更好的控制佛教徒,包括恢复中原地区僧人吃肉,给予僧人皇家封号等措施。

唐太宗逝世后嫔妃感业寺出家

世人误解唐王朝奉佛的事例是,唐太宗驾崩后,命令部分未生育的嫔妃至感业寺为尼,被视作唐太宗受玄奘法师的佛法感化所为。

然而玄奘在贞观十九年归唐,不久发生太子李承乾案,接着征伐辽东高句丽,而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二十三年便驾崩,虽有唐太宗召见玄奘的记载,次数却极为有限。

唐太宗李世民命嫔妃出家为尼,只因修道有个并不健全的制度叫做“双修”。

道教形成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盛行于北方地区,加之唐王朝民风开放,使得道家男女双修成为常态,这也是道家受到帝王崇信,却不被民众认可的因素之一。

嫔妃作为帝王专属,既不能长时间安置禁宫,又不能安置于道观之内,就只能安置于感业寺最为妥当。

据《陕西通志》记载,感业寺在古长安城西北郊外的皇家宫苑内,这座宫苑占地约300余亩,耕种所产能够维系日常,又得宫廷补充物资,人为形成与世隔绝的状态。

更加重要的是,这里距离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不远,昭陵的建筑规模宏大,由《推背图》的作者之一,著名的风水大师李淳风选址,依山傍水气势非凡。

充分贯彻唐太宗“视死若生”的理念,嫔妃死后能够陪葬,而活着就诵经祈福,这与佛教提倡的简葬与因果之说是完全相悖。

武则天执政期间修建寺庙

后世已经很难还原,武则天在感业寺究竟经历了什么,但感业寺介于都城长安与唐昭陵中间,唐高宗在祭拜过程中便有了相遇的可能。

《旧唐书·本纪高宗》载“九月癸卯,右骁卫郎将高侃执车鼻可汗诣阙,献于社庙及昭陵。”

武则天运气很好,在感业寺出家后仅两年,武则天回宫后馈赠寺内僧尼,更像是在唐高宗李治面前演戏,此时后宫的争斗高潮迭起,往往弱势者才会得到同情,最终萧淑妃与王皇后成为过往,武则天与李治共掌朝政称“天后”。

长孙无忌是皇亲国戚,也是关陇贵族的领袖,严重威胁着李唐皇室,因此唐高宗时期巩固科举制度,提拔底层士族以抗衡权贵,因世人多信奉佛教,武则天便顺应民意,将抄没的宅院改建为寺庙。

真正建寺庙的高峰期是武则天登基称帝后,有三种说法:

第一,登基前高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说武后是弥勒佛化身下凡,迎合武则天称帝的愿望,引导世人对武则天的舆论支持,作为回报武则天广建寺庙佛院。

第二,登基初期权势未稳,武则天享尽帝王之事,帝王三宫六院她便豢养诸多男宠,面首薛怀义以和尚的身份出入宫禁,武则天便专门为薛怀义修建白马寺安置。

第三,李唐皇室尊奉道教,为划清与唐王朝的界限,武则天升洛阳为“神都”,在洛阳龙门寺大修石窟等,既彰显武周王朝的强盛,又用宗教转移民众对朝政关注。

武则天将唐朝的宗教信仰重新排序,儒家位居首位,提升佛家的地位,道家居于其下,诸多典籍也记载,武则天在皇家法事聚集时,依然有大量的道士参与,说明武则天并非专心向佛。

武则天封禅与改名“武曌”

封建王朝共有七位帝王进行过“封禅”,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与宋真宗赵恒。

封禅按照太史公《史记》记载,尧舜时代便已开始,向上苍祈祷能够使国祚得到延续,那时佛教尚未传入,时间和精神思想与道教更为接近。

武则天曾随唐高宗李治,于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前往泰山“封禅”,既然已经提升洛阳的规格礼制,便不介意再“封禅嵩山”,并改洛阳为“神都”!

武则天为自己取名“曌”,沃唐卡观点是,日月,象征阴阳,通常是道家所倡导;空,亦有通天和无为的思想;如果以字面意思,足以看出武则天已经在向道家转变。

武则天晚年畏惧衰老,也惧怕失去权势,佛家的轮回太过遥远,而道家追求的驻颜与长生之术,才是武则天迫切的需求,因此武则天晚年又开始增修道观。

女皇武则天最终将皇位归还李氏皇族,虽然狄仁杰等官员劝谏很重要,但更加主要的是武则天回归本心,她的遗诏已经表明,她最终的归宿想与唐高宗合葬,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一代女皇武则天病逝上阳宫,传奇落下帷幕!

武则天内心深处崇尚道教

武则天生于关陇贵族家庭,十四岁入宫起,便浸染在李唐皇室的道教氛围内,使武则天对道教有着深刻的记忆。

世人将武则天“崇佛抑道”解释为打压李唐皇权,这种想法已经说明,武则天推崇佛教的初衷并不纯粹,甚至将佛教当成政治工具。

武则天是个合格的皇帝,无论是“封禅”,改名为“武曌”,武则天完整融合道教与儒家和佛教的平衡,但细节之下,武则天对道教依然尊崇而非排斥。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沃唐卡编号为173-198191的文殊菩萨唐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5... 文/行走天涯 54岁就病逝!诸葛亮到底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其实现代人也常得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有名的人...
原创 赵... 蜀汉政权的建立到巩固功劳最大的诸葛亮可以位居前面,如果说从蜀汉里面找一个诸葛亮的黄金搭档,此人绝对是...
原创 开... 开元盛世:唐玄宗泰山封禅,吐蕃使臣又生事 武惠妃既陷死王皇后,遂想继立,唐玄宗恰亦有此意,令群臣集...
原创 汉... 前言 历史总有让人惊叹的巧合。东汉末年,汉献帝身边曾有三位堪比诸葛亮的超级猛将!他们不仅能文能武,...
历史学考研:哪些专业值得关注? 1.中国史:研究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历史,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具体包括先秦史、秦...
原创 他... 唐朝末年,天下分崩离析,各地的节度使们雄踞一方,又一次出现了汉末三国时期割据情况。在这些割据的藩镇之...
原创 1... #历史之光初探“彝族之魂”杨国祥的传奇奇迹 嘿,亲爱的历史爱好者们!今天,我将为你们揭示一段深埋于历...
原创 亚... 很多学者将1687年至1689年伦敦和不列颠群岛发生的诸多事件描述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时刻,即“现代世界...
原创 “... 引言: 在清朝末期,政治动荡、社会动乱和经济困难交织成为当时的主要特征。 政治上,清政府内部腐败严重...
原创 三... 在三国乱世中,有一对神仙父女,他们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他们分别是诸葛亮和诸葛瑾。 诸葛亮,被誉为...
原创 上...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这段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衍生出了无数的神话传说。而在这无数的神话传说中,又...
原创 3... 在我国历史上,冷兵器占据了战争史整整两千多年。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到明清时期的火器,我国的兵器也在不...
原创 1... 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当时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但是正是因为美国所...
帝国的边疆:19世纪末20世纪...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沙俄帝国,呈现出“双面性”:欧洲部分正经历工业化与城市化浪潮,而广袤的中亚地...
原创 王... 元后娠母,月精见表。遭成之逸,政自诸舅。阳平作威,诛加卿宰。成都煌煌,假我明光。曲阳歊歊,亦朱其堂。...
原创 轰... 1850年,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在广西金田村发起了反抗清朝的武装起义,随后他们创建了太平天国。这场浩浩...
原创 奥... 最近电影《奥本海默》上映,关于人物的探讨也挺有趣,今天说说奥本海默与杨振宁、钱学森的故事。 【与杨振...
原创 从... 作者潘红星 冀鲁豫抗日烽火成长的338团2营(上) 冀鲁豫抗日烽火成长的338团2营(下) ————...
原创 历... 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在千百年来却总有人悟不透。 【周厉王...
原创 赵... 一个武将如果非常出色,非常勇猛,能够以一敌多,击败成百上千个敌人,便用“万夫不当之勇”来形容。在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