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草莽武装到抗日先锋——338团3营
迪丽瓦拉
2025-08-20 16:04:36
0

作者潘红星

冀鲁豫抗日烽火成长的338团2营(上)

冀鲁豫抗日烽火成长的338团2营(下)

————————————————————————————

从草莽武装到抗日先锋——338团3营

文/潘红星

说起338团3营历史不能不提到王道平,程书勋“水浒梁山”那般的山东好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鲁西南曹县定陶一带,谁人不知晓江湖人称“王四瘸子”的草莽英雄王道平。在民间传颂中,王道平就是一位路见不平一声吼,扯义旗拉队伍,杀富济贫,专与官府对抗的江湖义侠。王道平在北伐大革命时期曾两度主动招安,率众投身于冯玉祥国民军麾下的方振武,吉鸿昌所部,之后在军阀混战中,又失望离去。他奔走江湖几十年四处碰壁,一身正气的王道平总是找不到“让穷人安享太平”出路,后来他听说中国共产党是救国救民于水火,专干改天换地大事的政党,心向望之,四处寻找。1936年在张家口抗日同盟军时期,他终于巧遇共产党员于子元。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王道平选择加入共产党。在1937年鲁西南呈抗日烽火燎原之时,王道平拉起一支队伍投向八路军334旅688团,编为八路军115师陇海支队……。

338团3营起源发端的故事,咱们就从王道平讲起:

王道平,原名王喜太(王希泰),又名王正兴,外号“王四瘸子”,山东省曹县砖庙镇王阁村人,1886年出生。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皇权,他剪掉辫子响应,之后毅然从戎报国。进入民国后的军阀统治,国势更加混乱不堪,他愤然返乡,重入草莽江湖。

1926年9月,冯玉祥的国民军在五原誓师,东进陕西、河南进攻盘踞中原的直奉军阀,他在家乡拉起一支队伍,投向冯玉祥麾下的方振武国民军第五军就任团长。蒋介石、冯玉祥于1927年“四一二”后背弃革命初衷,成为新军阀,王道平遭排挤再次被迫离开军界。

1927年底,冯玉祥率部参加二次北伐进攻河南山东北洋军阀直鲁联军,冯部吉鸿昌率军进攻曹县,将直鲁联军褚玉璞下属的姜明玉师围困于曹县县城。姜明玉凭城死守,褚玉璞急派援军解救曹县。吉鸿昌首先转身击溃援兵,乘势占领了成武、单县、定陶、菏泽等地。然后集合各路部队,于1928年1月31日奋力攻破曹县县城,姜明玉城破自戕。此役王道平率一千多人枪的绿林武装投奔吉鸿昌所部,被任命为特务团团长。

1930年又爆发了蒋冯阎军阀中原大战,他看到国事日非,生灵塗炭、民不聊生的景象,大失所望遂重入江湖,四处奔走寻找出路。

故事的另一位相关人物于子元,原名于伯文,曾用名姜振声、姜泽民,于1911年1月27日,出生在河南省濮阳县木靳庄人。鲁西南中共党组织奠基人之一。于子元1932年在范县师范上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初,任中共范县工作委员会书记。三十年代土地革命时期,他所在的中共直南特委发动了多次武装斗争均遭失败。

于子元领导的一支小小游击队在当地刚镇压了一个恶霸地主,就遭到国民党山东韩复榘队伍的“反共清剿”,不少共产党员先后被捕入狱牺牲。于子元幸免于难,到姑母家隐蔽起来,为躲避敌人通戢追捕,于子元改名姜振声,经天津、北平到张家口,凭表兄一份介绍信,到宣化驻军当了个二等兵。于子元到这支杂牌部队后一直想着拉出一部分队伍起义。他悄悄在基层作士兵、班长争取工作,经过一个多月了解,发现这支队伍是冯玉祥部将吕秀文的一支私人武装,军中掌权是大官子侄亲友,要想从中拉出队伍起义非常困难。

他和同情革命的程姓班长商量下一步怎么办时,程班长说:“我有个朋友叫王喜太(后改名王道平),外号“王四瘸子”,现住在张家口是一个空闲的副官。你要想拉队伍,这个人有办法。我认识他咱们找他去。”程班长和于子元找到王道平在张家口福寿胡同住处见了面。程班长介绍说:“四哥,我给你介绍一个朋友,也是咱们那一带同乡。他知道很多抗日救国的道理,想和你一块拉队伍抗日。”王道平一听,非常高兴地说:“好啊!你就住在我这里吧,咱们好好谈谈。”

当时王道平在冯玉祥领导张家口抗日同盟军挂了个闲任副官名义,家还住着另一位客人叫傅秀元。于子元利用闲谈机会不断对王、傅二人进行抗日民族救亡教育和阶级斗争教育。他从日本占领东北三省,蒋介石不抗日谈到旧社会的黑暗,贫富悬殊,地主压迫老百姓……

王道平越听越兴奋,他插话说:“老弟,我为啥拉马子(即地方绿林武装)?还不是官府豪强逼出来的!”王道平从自己拉马子谈起,谈到他的队伍虽被招安收编,自己好几次被国民军囚禁。他说:“我是学着梁山泊好汉替天行道、杀富济贫的路子。我的人马从不拾路钱(即路不抢劫),只除暴安良。你看我拉了半辈子马子,烟不吸酒也不喝,可是几起几落就是成不了事,唉!“

于子元趁机提出:“这个不公道社会必须推翻,怎样推翻呢?由谁来领导,才能打败日本鬼子和蒋介石,建立新的公平社会呢?”王道平和傅秀元相互看了看,呆了很久,谁也答不出来。于子元开门见山地说:“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办到!”未等于子元说完,王道平插言说:“可是到哪里去找?我找共产党都找了好几年了。我去过上海也派人到郑州,都找不到共产党。”看到时机成熟,于子元就说:“我就是共产党员!”

王道平一听面前坐着的这位就是共产党,他从太师椅上猛一欠身,猛抓住于子元的臂膀说:“老弟啊!那太好了,咱们一块干!”于于元紧接着对王道平、傅秀元谈当一个共产党员,首先要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议,交纳党费,为共产主义奋斗,永不叛党等条件。王道平和傅秀元都一致表示:“干,这些咱都能办到。”于子元说:“等我找到上级领导汇报同意后,我愿做你们二人的入党介绍人。”王道平,于子元两人虽然岁数相关悬异,却志趣相投,越谈越相投机。王道平说:“要改变这个不平世道,只有拿起枪杆子干!”于子元点头称道:“对!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中国才有希望,才有光明的前途。我们不可囿于小天地,必有远大抱负,作醒狮大吼,为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终生奋斗。”

在于子元的教育引导下,王道平的思想觉悟提高很快,不久于子元介绍王道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研究下一步行动时,于子元说:“我们现在要抓紧做两件事,立即组织武装,找上级党汇报。”王道平说:“那好办,想搞武装我回曹县去,家里还埋着枪支弹药哩!”他们商量分头行动,于子元留在张家口找党组织联系,王道平于1936年底回到故乡,聚拢旧部在曹县一带再次拉起一股民间武装。

民众抗日武装攻克敌碉堡

七七事变后,中国全面抗战爆发,抗日浪潮席卷全国。韩复榘为首的山东省政府和属下部队与日军兵锋一接触,即溃败闻风而逃。弃民众生死于不顾。鲁西南群雄纷起,顿时一片混乱,各色武装纷纷成立:既有像王道平这样群众自发成立的坚定抗日武装;也有当地豪强打着抗日旗号拉起的队伍;更有土匪、流氓、兵痞各色人等趁机合伙聚众横行乡里。基于这种情况,王道平和于子元坚决响应党的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号召,分化、瓦解和收编了地方武装,进一步扩充壮大队伍,同时他们还积极筹措款项,购买枪支弹药。王道平听说直奉军阀混战时,在铁路附近的吴桥镇曾遗弃了两门大炮,立刻命人前去寻挖。在知情人指点和群众的帮助下,果然挖出了两门“八二”迫击炮和二十七发炮弹。如获珍宝用车运了回来。当时,国民党曹县第二区区部设在县城西四十里魏湾集,这地方四面深沟环绕,围墙高筑,区政府、区党部拥有100余人枪。四门岗楼均有兵丁把守。区长王建勋以此为据点鱼肉乡里,作恶多端。王道平和于子元决定攻打魏湾集,收缴枪支扩大抗日武装。

这一天,王道平率领部队赶到魏湾集东南角,布置好兵力,架起了火炮。战斗打响后,随着王道平一声令下,炮弹“轰隆”一声呼啸着飞了出去,瞬间二区区部的住房被炸塌了半边。“了不得啦!区部的房子被炸塌啦!”守寨的兵丁惊恐万分地喊叫着,纷纷跳下岗楼,拼命向街心窜去,敌人顿时乱作一团。这时,王道平拔出斜插腰间的匣子枪,大喊一声“冲啊”,率先冲入寨内。经过一阵激战,王道平带领战士们活捉了王建勋,毙伤敌数十人,并缴获枪械百余支和大量弹药。二区区部被端,国民党曹县县政府如闻炸雷,又惊又恨,遂派冉三疯子率富户团四五百人攻打王道平的队伍。王道平早有防备,联合翟耀亭、刘殿启等部,一举击溃了来犯之敌,活捉了冉三疯子。打了这两次漂亮仗,王道平和他率领的武装声威大震,曹县城西北的杂牌队伍无不慑服,都认为跟王道平有干头。

1938年10月,为大造声势,联合各股地方武装共同抗日,以曹县救国总会(抗战动委会)名义,王道平在魏湾集东门外高搭戏台,邀请胡金泉、魏公琦、马逢乐、张辛义等“四大司令”前来看戏。这些杂色武装最多的有一千多人,少者也有六七百人,连同王道平的队伍共计4000余人。唱过大戏之后,王道平登台发表讲话:“要打败日本鬼子,就要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日,誓死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去!”他的讲话赢得一片欢呼,会场不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会后各支武装的代表围坐一堂,商议成立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一致推举王道平为游击大队司令。大家表态,今后一切听王司令的,跟定王司令一起打鬼子!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虽说拥有几千人枪,但人员成分复杂,军事素质较差,为了使游击大队真正变成一支抗日队伍,当地党组织又派来张志善(张子善)、孙正民、王东舒等七人到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协助于子元开展工作,张志善老前辈就是这样加入338团3营的前身。张志善1918年出生于曹县张菜园村,1936年入读山东曹县乡村师范期间,受党的影响寻求进步。1938年2月参加曹县抗战动员委员会,同年加入共产党。他作为曹县十四区抗战动委会宣传员进入王道平拉起的队伍。

王道平率部投奔八路军后,张子善在344旅特务团和2大队时,担任过冀鲁豫支队2大队3营12连指导员、团组织干事、团直协理员,之后历任338团前身部队的营教导员、营长、团参谋长,解放军战争后期任职338团副团长,之后调离338团。张子善离休前职务是总装备部21基地(核试验基地)司令员。1938年10月,于子元和王道平研究趁热打铁,派于子元作为代表过黄河北去找八路军一一五师,联系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投奔八路军事宜。于子元来到黄河北冀南内黄县找到了一一五师344旅688团,向部队党组织详细汇报了王道平所部的情况和鲁西南抗日局势,要求迅速接纳改编这支队伍。688团领导听了汇报后,非常高兴当即派了一名宣传干事随于子元回王道平部驻地。当年10月底,王道平率领着几千人马的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从考城县王大瓢村出发,浩浩荡荡北上接受改编。为避敌伏击,队伍经菏泽、东明、濮阳,蜿蜒逶迤行程500余里,来到黄河北的桑村集。

为欢迎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八路军第688团派出的副团长覃健率1营在桑村集北面的两个村子里等候。会师当天,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与前来迎接的八路军指战员举行了联欢会。为研究改编事宜,王道平经常去八路军驻地汇报。一次当晚未归时,王道平内部原本就不情愿被八路军收编的部分头目,四处散发谣言:“咱们王司令被八路扣住了”“天一亮八路就过来缴咱们的枪了”。刚刚汇合在王道平号令下的郭启云、曹大个子、申三瞎子等部,各自悄悄地领着自己队伍逃走了。第二天一早王道平发觉队伍哗变,队伍跑得七七八八,他顿时气得脸色铁青,大声骂道:“这些孬种,怎么跑了!一声不哼,我看他们以后还有谁有脸见我!”他坚定地表示:“哪怕只剩我王道平一人,咱也要投八路军!”于子元劝慰说:“四哥,不要生气!正如你说的,就是剩你自己一个人,八路军照样欢迎你!”经过一番思想工作,王道平又重新振作起来,带着剩下不足百人的队伍,整装出发来到黄河边八路军驻地,见到了八路军688团副团长覃健和参谋长张池明,他们对王道平受挫而不馁、坚决抗战的爱国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勉励大家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同心协力,早日把日本赶出中国去。王道平率部休整期间,八路军对他们亲如一家,全体官兵不仅穿上了八路军棉军装,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提高了思想觉悟。也就是在这时候,王道平把原名王喜太改为王道平,取“劈荆斩棘开新道,锋芒指处坎坷平”之意。

1938年底,王道平的队伍接受正式改编,番号为“八路军一一五师陇海支队”,王道平任支队司令,于子元任支队参谋长,程书勋任参谋兼司务长(军需官),王道平所部改编后,他率部返回曹县郭小湖一带驻扎,原先跑散的三股旧部除曹大个子外,郭起云、申三瞎子等闻讯后又返回归队,力量很快恢复到近千人。覃健率领的八路军挺进纵队进入鲁西南地区,在当地党组织协助下,合编了像冀炳南,王道平,南偕池这样多支坚定抗日的群众武装(分别编为该纵队的二支队和三支队及四支队),队伍发展到4千多人,初步在曹县,东明一带站稳脚根。

1938年12月八路军总部颁发了正式番号“344旅特务团”(只在内部使用,对外仍称“一一五师挺进纵队”),为此还派来344旅政治部副主任常玉清任团政委,同时从344旅教导队调来60多人到特务团充实了各级领导与骨干,以及为特务团拨了一批武器装备被服。这一时期将王道平所部经整训合编为八路军344旅特务团3营。王道平被任命为副团长(对外称副司令);3营营长是肖志松、3营教导员段思英,都是老红军干部。

据时任冀鲁豫支队二大队参谋长叶建民的回忆:一九四0年初春,二大队参加三四四旅反击石友三的东明城战斗时,当时3营营长是肖志松,当年初夏,二大队随黄克诚5纵队过陇海路支援新四军时,在淮河边的张大屯战斗中,三营营长仍是肖志松,进入苏北盐阜区改番号为新四军8旅23团,直到一九四三年初盐阜区反“扫荡”,这个时期3营营长是翁行胜,据资料记载:肖志松1945年5月任新四军3师淮海军分区新1团团长,10旅恢复团建制时,新1团改为10旅30团,肖志松仍任团长。

3营营教导员段思英,1917出生于陕西延川县。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二二四团民运干事、连政治指导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344旅689团的营组织干事,1939年起任冀鲁豫支队2大队3营教导员。1942年起任冀鲁豫军区游击支队政治委员,第五军分区游击队支队政治委员,第三支队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8年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32旅政治部主任。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第17军50师副政治委员。第49师政治委员。贵州省军区政治部主任。1960年起任昆明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65年任军政治委员,1969年任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后任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据344旅特务团团长覃健回忆:合编鲁西南几支地方武装后,在团内部进行了整训与改造。从老1营抽调了红军战士,班长骨干充实到新编入的2营和3营(后来还有南偕池的青年先锋游击队改编的4营),进行军政训练和八路军纪律教育,最受锤炼的还是战火中成长。在老红军传统和模范带头作用下,几次战斗下来,新成分的战斗力就有显著提高。当然有些新成员当初参加八路军企图不纯,妄想升官发财过好日子,在部队艰苦行军与战斗不断的情况下,经不起考验的少部分人自行淘汰了。3营(3中队)曾经有一个连(分队)被当地势力收买而叛逃,后经过耐心说明工作又争取回来。王道平作为3营这支部队的核心人物,坚定跟着共产党和八路军抗战到底决心,起到了凝聚人心作用。1939年初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344旅旅长杨得志、344旅政治部主任崔田民率部从太行山下来,将冀鲁豫地区分散活动的几支团队整合为“冀鲁豫支队”,杨得志兼任支队长,崔田民任政委,344特务团编入冀鲁豫支队为2大队(大队长覃健,政委贺大增,参谋长叶建民),是响当当的主力团队之一。1940年初,冀鲁豫支队为参加冀南反击顽军石友三的战役,奉命过黄河北上濮阳一带,2大队3营也编成内北上参加战斗。由于部队行动频繁,考虑到2大队两位副大队长冀炳南,王道平年高体弱不便离开家乡。

王道平当时已54岁(当年杨得志和覃健才29岁),腿脚又有伤残,依其请求,这两位2大队的创始员老均调离。冀炳南奉调冀鲁豫军区另行分配工作,王道平率领程兴文等几名骨干,转为参加鲁西南地方武装工作。

1940年5月下旬,黄克诚率领八路军第5纵队新2旅和第344旅南下支援新四军。2大队改番号5团在新二旅序列跨过陇海铁路南下豫皖苏,从此338团3营,离开发源成长的冀鲁豫,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战斗天地。留在鲁西南的王道平,程书勋(程兴文)以原3营几人为骨干,艰难组建了规模不大的曹县游击队。1940年6月,新三旅副旅长赵基梅率第8团(原冀鲁豫支队豫北大队)来鲁西南开展工作,将活动在曹县几支游击队(首领分别是程书勋(程兴文)、张绍轩、谢东臣、户书群、王法礼等)合编、整训,命名为为鲁西南地委领导下的抗日游击大队,简称鲁西南游击大队,王道平任大队长,李化伦(曹县砖庙镇李经野村人)任政委。

当1940年8月八路军主力新3旅第8团奉命返回黄河以北后,鲁西南地区仅剩下地、县机关人员和独立团3个连兵力,以及王道平带领的几十人游击队。这时盘踞在鲁西南一带国民党地方武装猖獗起来,6股顽杂军共9000余人,分路“蚕食”鲁西南地委的活动区域,根据地一天天缩小,最后只剩下刘岗、曹楼、伊庄3个村和周围三四华里的狭小地带。在鲁西南地委领导下,王道平和程书勋率部参加了“红三村”保卫战,他们机智灵活地打击敌人,并利用旧关系,动摇、分化、瓦解敌人,减轻了顽杂武装对“红三村”的压力,为“红三村”保卫战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12月底,赵基梅、谢福林率的新3旅旅直及主力7、8两团的5000余人进入曹县,击溃了对鲁西南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包围的地方顽杂军队,恢复了鲁西南根据地的局面。

据原鲁西南地委书记戴晓东回忆:“王道平和当地士绅都有联系,顽杂军里头他也吃得开,土匪里头他也有旧关系。他到大集镇,哪个集镇老百姓、生意人都出面招待他。我们就是通过这样关系复杂的自己人,得到各方面的情报,同时王道平还能给我们购买一些弹药、医药,解决在根据地没法解决的问题。另外,他出面作工作可以起到宣传和影响作用,如宣传老八路打到哪里了,力量多么大啦!老八路快要来了。他的这些话,那些士绅,上层人物以及想搞点武装的人很信服,这些人就不敢跟着敌人跑,不敢跟着王子魁帮人混,怕将来老八路军回来了吃不了。他在外边的活动做宣传,还侦察了情况。我们那时候也没有什么专门侦察员。因为他关系多,各方面的动态能摸个差不多。主要情报来源也是靠王道平提供。”(引自《曹县党史资料第1辑》)

1941年4月,中共冀鲁豫三地委(鲁西南地委)在曹县伊庄召开党政军万人大会,宣布冀鲁豫第三专员公署成立,辖曹县、定陶、菏泽、考城、东垣、南华等县,刘齐滨任专员。5月,冀鲁豫第三(鲁西南)军分区建立后,王道平为鲁西南军分区游击大队司令员。1942年12月,冀鲁豫军区部队进行第三次精简整编,调整军分区,精简机关,同时实行主力兵团地方化,旅与军分区合并。这次整编后王道平任第五(鲁西南)军分区定曹地区游击支队支队长,政治委员是段思英,参谋长王殿禄。由于长年戎马倥偬王道平于1940年开始身患肺病,仍继续坚持工作,1944年不幸病故。安葬在鲁西南烈士陵园。当时的齐滨县(今曹县西北)政府将他的家乡改称道平区以示纪念。

注此文首发于公众号38军子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皇... 清朝众多皇帝之中,人们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康乾雍这三位帝王。康熙皇帝不必多说,文治武功之下,清朝国力不...
原创 诸... 前言: 诸葛亮一生尽心尽力的辅佐刘备以及蜀汉江山,可谓是不辞辛苦,殚精竭虑。为的就是报答刘备的知遇之...
原创 明... 明代嘉靖年间,在山东某地有一户读书人,其祖上在朝廷的吏部做过员外郎,收到过不少的的灰色收入,他把这些...
原创 6... “劳动最光荣。”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为了解决城市中的有关就业问题,改善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经济条件...
原创 为... 最近一段时间,韩国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家组来讨论中国对他们的国名翻译问题。他们觉得现在中国使用的“韩国”...
原创 三... 三国中排名前五的蜀汉大将:赵云仅能垫底,他排在第一无人敢不服 三国里面出现了很多的大英雄,他们论才干...
原创 宋... 理解今日中国的形成,关键在于两晋和两宋。 两晋,是我国从秦汉到隋唐的桥梁,理清这一段历史,便能明白我...
原创 关... 中国历史上名将虽然很多,但是能够像关羽一样受到那么高的待遇和祭拜的人少之又少。关羽因为他的忠义形象被...
原创 他... 他是日本间谍,潜伏在中国长达37年之久,直至2016年才被我国抓捕 中国个日本的关系虽然现在缓和了不...
原创 浅... 武王伐纣,始建西周,其后有周天子行分封制,割裂土地,分封诸侯,进行统治。 这样的统治持续了275年,...
原创 带... 诸葛亮的大名当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作为他宿命的对手,司马懿也算是顺带着进入了大众的视线。但长久以...
原创 诸... 北伐曹魏是假,“政治洗牌”是真。北伐的战绩不重要,诸葛亮更看重的是“政治目的”。 真要说诸葛亮北伐的...
原创 古... 尽管明朝的君王大部分被批评为不务正业,但有一件事却广受好评:那就是非常有血性!明太祖朱元璋给后辈留下...
原创 三...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狼烟遍起。乱世之中,一个个英雄璀璨而出,扬名于天下。不过,他们生前光辉,死后却往...
原创 岳... 岳飞,南宋著名抗金名将,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其优秀的军事素养,刚正不阿的名族 气节以及精忠报国...
原创 关... 关羽墓穴被发现,备受瞩目的“青龙偃月刀”出土,答案却令人失望 对于我国特别好看的一本小说《三国演义》...
原创 河... 公元1644年,随着李自成的军队进入京城,大明王朝也就这样走向了崩落。为护得百姓周全 ,且不愿成为敌...
无知:一部全球史 好书推荐 “口述历史”微信公众号 无知:一部全球史 基本信息 Peter Burke, Igno...
原创 湖... 导读:关于人类的起源,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科学家争论的焦点。1924年,国外考古学家在非洲找到了首个...
原创 他... 他为刘邦得天下“六出奇计”,终因阴谋用得太多,后代屡遭报应 秦末社会动荡,秦朝的暴政让很多的人纷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