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墓坑遗址将于5月1日恢复开放
迪丽瓦拉
2024-11-04 03:04:48
0

原标题:​马王堆汉墓墓坑遗址将于5月1日恢复开放

马王堆汉墓墓坑遗址将于5月1日恢复开放

2024-04-29 17:47·吉林日报

记者29日从湖南博物院获悉,位于长沙市芙蓉区的马王堆汉墓墓穴本体保护工程基本完成,现场遗址图片上已标明三座墓的位置,墓坑底部新增了等比例复原的棺椁等场景。该墓坑遗址将于5月1日恢复对外开放。

今年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五十周年。1972年至1974年发掘的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一家三口的墓葬,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包括700余件工艺繁复的精美漆器,500多件织精绣美的丝织衣物等,是20世纪世界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其中,一号墓出土的“辛追夫人”遗体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保存时间最长的一具湿尸。

湖南博物院为马王堆汉墓的专门管理机构。据介绍,为确保马王堆汉墓山体稳定,同时做好文物本体保护范围内的整体提质改造,湖南博物院去年8月21日启动马王堆汉墓文物本体保护二期工程。该保护工程历时9个月,经过精心设计和科学施工,目前已顺利完成各项保护措施。

“除墓坑本体的保护工作外,我们还分别围绕遗址建筑装饰、游览展示和园林绿化等方面进行了提质升级。”湖南博物院藏品保护中心主任刘亮介绍,为有效提升遗址的整体稳定性,拆除了原先的部分砖砌体,同时加固了地基;新建了游道及挡土墙、标志标牌等配套保护展示利用设施;复原了墓坑、棺椁等场景;为改善遗址周边生态环境,整治现存的本土植物和改造疏排水系统。

据悉,马王堆汉墓共三座,一号墓为马王堆东面山头的辛追墓,二号墓为马王堆西面山头的轪侯利苍墓,三号墓为辛追墓南侧、相距仅4.3米的辛追儿子利豨墓。马王堆一号墓、二号墓早已回填,三号墓保留原有考古发掘的墓坑遗址对外展示。本次恢复对外开放的即是马王堆三号墓墓坑遗址。

来源:新华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首次集中出现 西安发现25座战... 张家坡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张家坡村东,东距浐河约1.2千米,西距韩森寨战国秦陵约2....
原创 福... 历史就像一层迷雾,笼罩着许多无法解开的谜团,一直在挑战着我们对过去的认知。我们通常通过史书来获取历史...
原创 2... 时至今日,任何关于苏联的讨论,几乎都能揭示出参与讨论者的年龄。毕竟,苏联的解体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
原创 西... 1949年底,人民解放军向川南地区推进。当部队接近川、云、贵三省交界时,几名衣衫褴褛的农民忽然出现在...
原创 魏... 魏武侯为何亲手拆散三晋联盟? 如果说魏武侯的一生中,夺取楚国的大梁是他攻战事业的巅峰,那么与赵国的交...
原创 清... 1922年,在东京郊外的一座老洋房里,38个身穿洋装的年轻人整齐地排成两排,低着头,听着管家读父亲写...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心密码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写下...
原创 郑... 郑和的七次下西洋耗费了大量的资源,明朝开国皇帝朱棣在位时虽然让国家享有了万国来朝的美誉,但实际上,这...
原创 说... 我们知道,在《说唐》中提到“隋唐十八条好汉”,在《兴唐传》里有“隋唐十六杰”,而在评书《隋唐演义》中...
【三国冰河时代】平民 怎么拿核... 核心结论:武将获取需结合自身氪度选对渠道,零氪 / 微氪靠免费 + 精准囤货,中氪重氪聚焦高性价比渠...
原创 封... 《封神演义》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角色,其中九尾狐妲己作为重要人物之一,在商朝灭亡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
原创 此... 中国古代刑法种类繁多,其中有许多酷刑不仅残忍,而且让人无法想象。像凌迟、五马分尸、炮烙等刑罚,因其血...
原创 多... 在大清朝,长期以来一直忌讳提到“辅政大臣”这个词。这是因为在清朝建国初期,有一位名叫多尔衮的人,他以...
原创 古...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朝廷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机制。它为广大读书人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并且贯穿了中国...
原创 古...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不断变化。这不仅仅适用于历史...
原创 赵... 公元191年的幽州大地,寒风刺骨,空气中弥漫着战争的气息。年轻的赵云站在公孙瓒的军营中,目光坚定且澄...
原创 蒋... 在民国初期,刺杀事件相当频繁,许多当时的重要人物在这一过程中丧命。例如,光复会的元老陶成章、国民党的...
原创 晚... 晚清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国家面临外有列强入侵,内有人民贫困的困境。这一时期对清朝来说非常痛苦,外部...
原创 关... 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陆续进入四川,只有关羽独自留守在荆州,负责守卫大本营。但即便如此,关羽并...
原创 中... 长城的高度或许没有给人留下震撼的印象,但它的存在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有美国学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