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痴迷木匠的皇帝朱由校,最后是什么下场?
迪丽瓦拉
2025-08-23 20:04:46
0

1621年,明熹宗朱由校离开东宫时,10岁的朱由检拉住他的袖子道:“哥哥,皇帝是什么官儿,我能做皇帝么?”众大臣听罢大惊失色,可朱由校却温柔地回道:“好啊,我当几年,就让给你做!”性格决定命运,哪怕是真龙天子也逃不过。大明王朝的根是朱元璋这个农民出身的企业家靠双手打出了一片天下,因此格外懂得忆苦思甜,生怕在一朝回到解放前。但凡这种祖辈受过太多苦的家庭,往往暴富之后很容易养出败家子。

因为做父母的,总会不自知地把挣钱过程中的风风雨雨、艰难困苦给直接过滤了。一心为后代营造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把孩子泡在蜜罐里。就像朱元璋一心要为朱允炆留下一个安稳无忧的江山,对开国功臣大肆屠杀,最终导致朱棣靖难之役发起时,能战,能打的竟然所剩无几。大明江山往后的皇帝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不仅政绩上拿不出手,生育能力还下降了,子嗣日渐凋零,到了第十代皇帝嘉靖帝这,竟然连皇太子都立不出来,还得去借个儿子继位,有这样的祖父做榜样,万历帝的荒唐其实也可以理解。明朝的衰败就从“独生子女”开始了。

万历帝朱翊钧的生母李太后身世卑微原是宫人,因为生了儿子才被晋升为贵妃,但是万历帝并没有因为母亲的身世而对卑微的宫人有所优待,反而越发鄙视那些从底层熬上来的人。他的后宫嫔妃们多数无子,少数生养的又都养不活,而他最宠爱的一位郑妃为人狠辣,善妒,常常打压排挤其他受宠的嫔妃,导致万历帝除了郑妃谁都不爱。1581年,万历皇帝在李太后的慈宁宫中发现一名饶有姿色的宫女王氏,当夜将其留宿,谁知道这宫女王氏一下命中,就怀孕了。万历帝觉得自己面上无光,一个小小的宫女怀了龙子实在上不得台面,就死活不承认。

他也没想过当年自己是怎么当上皇太子的,他不仅不认儿子,还私下给王氏一些小恩小惠企图封口,但是李太后盼孙心切,眼瞅着皇帝岁数也大了,连个皇太子都立不出来。没有嫡长子,有个长子也行啊,这时候宫女王氏的事就被抖搂出来了。

1582年,万历帝心不甘情不愿地册封宫女王氏为恭妃,同年八月朱常洛出生,靠顽强的命格给了万历帝一个“惊喜”。虽然给了他们母子名分,但是万历帝并不喜欢这个儿子,朱常洛对于万历来说就是一个污秽的印迹,所以朱常洛小时候过的很凄苦,爹不疼,娘又不得宠,两个人在宫里谨小慎微得过着日子。1586年,郑妃生下了皇三子朱常洵,被晋封为贵妃,她就开始撺掇万历帝立自己为后,立他们的儿子为皇太子,因此引发了一场国本之争。动静闹得非常大,1601年,万历帝再次被逼无奈,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而这期间,还不断有谣言传说出来,万历帝要换太子,所以直到当上皇太子,朱常洛的日子都没有好过,还要时刻提防郑贵妃的陷害。

朱常洛的母亲王氏寂居幽宫,以泪洗面,哭瞎了,在1611年病逝,朱常洛在这宫中就更加孤立无援,如此处境下,朱常洛的孩子们可想而知,因而,7个孩子只有朱由校和朱由检健康长大。可二人的母亲也是因为低微又不受宠,没活多久。因果循环,一代又一代。朱由检和朱由校这两兄弟混得惨啊,应该是明朝皇帝中过得最苦的。万历帝见两个小皇孙幼小,直接做主将他们兄弟俩交给了西李抚养。当时,皇宫里分东李和西李,一个善良宽容,一个阴狠毒辣,好巧不巧,这两兄弟就落在了狠人西李手里。朱由校和朱由检,都曾被西李虐待。年幼时的相依为命,让两人的感情格外深厚,弟弟朱由检就像朱由校的尾巴一样,走到哪跟到哪。万历帝撒手人寰,郑贵妃有谋逆之心再次拥立自己儿子为帝,只可惜准备的不充分,命硬的朱常洛成为新一任皇帝。

但是朱常洛的运气也就走到这里了,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命丧红丸。根据野史中分析,朱常洛一病不起,郑贵妃贿赂太医给开了一些泻药导致他身体越发虚弱,而后又进食性能相反而且猛烈的药物,被折磨的暴毙而亡,享年38岁。1620年,15岁的朱由校即位,终于熬出头的兄弟俩总算能挺起腰杆在宫里生活,朱由校封了弟弟朱由检为信王,并且将年幼的弟弟交给了东李抚养,安顿好弟弟的时候,朱由检听宫女说哥哥是皇帝,才发出了开头的那一问,谁知,竟一语成谶。朱由校走马上任后干了几件大事,一是提拔东林党,在他们的辅佐下提拔了袁崇焕,二是为张居正平反,录方孝孺遗嗣,优恤元勋,给予祭葬及谥号。但是,他无心做皇帝,一心只想干个木匠,所以,当时他的乳母客氏和魏忠贤对食,看准机会,逐渐拿捏住了小皇帝。

朱由校每次做木工的时候,魏忠贤都过来汇报国事,久而久之,朱由校厌烦,就让他自己看着办,于是,魏忠贤借机多次矫诏擅权,排挤东林党人,明朝奸佞当道。启七年(1627年)客氏和魏忠贤怂恿朱由校出去划船旅游,途中不幸落水,本来身体就不好,在惊吓过度,己是来日不多。临终之时,他下诏,由弟弟朱由检即位。

“黄袍加身”的赵匡胤,篡权夺位后,为何不杀周世宗的遗孤?

明朝大臣郭德成,在朱元璋诛杀时,因剃发逃过一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
原创 为... 三观沉思录,如果各位看官喜欢我的文章,麻烦点一下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聚焦历史,冷...
原创 河...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
原创 圆...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当时清朝的咸丰皇帝带着皇宫贵族全部逃亡热河,整个紫禁城都沦陷了,皇宫和...
祝勇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 ... 祝勇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 再现故宫文物近百年前的隐秘征途 祝勇采访故宫文物南迁功臣、故宫博物...
原创 明... 《长岁》曾言:“愿献南山寿,年齐大衍经纶富。”古往今来,长寿皆为世人期盼目标。追寻长寿之路中,无数奇...
原创 1...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 关注 ”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198...
原创 海... 按照史料上记载,夏朝是是我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抛开“大禹治水”的故事不谈,就“夏朝是否曾经存在”这...
数读中国丨坐上银发列车 来一场... 数读中国丨坐上银发列车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来源:人民网
原创 欧... 波旁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都是欧洲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朝代,也是欧洲历史上最强大的两个朝代,同时是欧洲君主专...
原创 尧... 导语 :过去,我们中国人常常怀念上古尧、舜、禹三代,他们选贤授能,天下为公,毫无私心,将国君之位主动...
原创 高... 公元前203年,这一年对于韩信来说,适宜建功立业。作为统帅,他的军队一路高歌猛进,擒魏取代,破赵降燕...
原创 1... 你听说过有人因为写了一首歌就被判死刑吗?这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但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却真实地发生...
原创 与...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
埃及发现图特摩斯二世法老陵墓 新华社开罗2月19日电(记者董修竹)埃及与英国联合考古队近日在埃及南部城市卢克索以西的山区发现了图特...
原创 海... 就像法布尔写《昆虫记》,中国清代深海鱼类爱好者聂璜曾绘制《海错图》,意图囊括天下所有鱼类,《海错图》...
原创 李... 李密有显赫的家事,是隋朝上柱国、蒲山公李宽之子,虽然家事没有杨家那么显赫,但当时也是名重一时。李密从...
原创 大...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把封建专制推向顶峰的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在大清国将近...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官职,有些听起来很平常,却手握重权,有些听起来虽然霸气,但却没有什么实权。 一、...
探寻汉代简牍中的长城印记(上新... 长城,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 甘肃简牍博物馆新推出的特展“塞防千里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