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张勋看作一个开历史倒车的跳梁小丑,未免有刻意贬低之嫌;可如果把他看作一个坚定的保皇党,事实又并非如此。
实际上,不如把张勋复辟看作是他试图左右天下局势的一次尝试,在当时各个军阀趁此乱世各立门户的时候,张勋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就是复辟。
他试图把溥仪当成一个杠杆,以此撬动天下。
张勋在晚清军阀中实力并不算强大,光绪时代,他不过是御前护卫。溥仪继位后,地位有所提高,当上了江南提督,巡防南京。在清朝倒闭前夕,为了稳定人心,避免这些军官们倒戈。
张勋又坐了一波顺风车,当上了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名头虽然很响,但兵还是原来那些兵,张勋还是原来那个并不强大的张勋。
1912年,清朝亡了。
但就这样结束了吗?恐怕张勋并不这样觉得,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天下毕竟还是大清的天下,全国各地的官员还是大清的官员,只不过换了一身衣服而已。
张勋觉得,只要把原来那身衣服穿回来,未来依然大有可为。
所以,在以减掉辫子为潮流的那个时代,张勋顽固的不愿剪掉辫子,小小的辫子却大有作用,既能表示他对清室的忠心,也能笼络满清遗老的好感。
袁世凯窃夺革命果实以后出现了一个变故,即袁世凯复辟,这属于半路杀出来的一个程咬金。张勋虽然不看好袁世凯,但总体而言对他来说是个好事。
假如袁世凯能够重新开辟一个王朝,他张勋的荣华富贵自然是少不了的,这也算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不错选择。然而,袁世凯的垮台让张勋看到,复辟的希望依然还是在爱新觉罗家族身上。
毕竟不少的复辟党派依然在活动,很多满清遗老也都在翘首以待,这一群人的存在是一个不错的基础。况且大清不是说亡就亡,老百姓还觉得自己是大清子民,对于这个新建立的民国政府究竟是个什么来头,有什么打算,老百姓都还不知晓。
另一方面,北洋政府内部的争端和分裂也让张勋打起了小算盘,论实力他不是最强的那一个,冯国璋、段祺瑞和张作霖,随便拉一个出来哪一个不比他强?
想要从这些人手里抢蛋糕,有点不现实。论政治地位,他也说不上话,话语权都掌握在黎元洪和段祺瑞手里,他只不过跟着站队而已,想要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必须另辟蹊径。
复辟清室无疑是他认为最好的选择,一旦成功了,他将有如明朝“夺门之变”中的徐有贞、石亨等人,凭着这不世之功,以及清室对自己的依赖。
他将真正实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崇高地位,好比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一条有风险的捷径,但是回报颇大,而且也属于短期操作,不必把精力耗在和那群人的纠缠之中。
他对清室有感情吗?
不可否认,有一种不可言明的感情,但并不强烈,复辟并不是全然为了迎回主子,让他重振江山。更多的打算是为自己的未来进行一次冒险的投资。
因此,当段祺瑞和黎元洪因为“府院之争”闹得不可开交时,张勋见缝插针,抓住这个机会发动复辟。当时张勋寻求到的支持就是以不支持对德国开战,从而赢得德国对自己的支持,段祺瑞为了赶走黎元洪,也在暗中支持张勋提出的所谓复辟。
因此张勋颇有一点当年董卓的意思,段祺瑞希望借助他的力量向黎元洪施加压力,从而将他从国会中赶走。但段祺瑞不是那个愚蠢的何进,他有自己的心思,归根结底,他的总理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继续向溥仪称臣?
在各方各怀鬼胎的小算盘下,张勋带着自己的5000名“辫子军”北上京师,迎旧帝复位。当时溥仪还居住在紫禁城里,1917年7月1日,张勋穿着清朝官服,带着康有为一众人前往紫禁城迎回溥仪,要他复位训政。
然而,张勋的算盘虽然打得精,但却没有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支持,因为光凭他的力量,实际上很难巩固溥仪失而复得的皇位。他似乎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那些对清室还有感情的其他人身上,希望通过这些人附庸的力量,从而扳倒民国政府。
他通电全国各省,宣告溥仪复辟的消息,要求悬挂龙旗,恢复旧制。全国响应者寥寥无几,这恐怕也是张勋高估了清室的影响力,另外段祺瑞反手就将张勋出卖,组成“讨逆军”攻打他。
结果他的辫子军不甚争气,不仅打不赢,部下中还多有倒戈的人。最终,这才持续了12天的复辟活动便宣告结束,张勋的算盘终于彻底落空。
张勋是一个极有头脑的人,他主持的“丁巳复辟”绝不是一场简单的拥戴逊帝复位的闹剧,实际上是多方势力聚在一起博弈的斗争。张勋利用溥仪要为自己将来更远大的作为做打算。
那些满清遗老当然真心希望溥仪复位,这样一来他们失去的荣华富贵又能失而复得,段祺瑞暗地支持张勋是为了赶走黎元洪,由于体制混乱,究竟是总理说了算,还是总统说了算,两人一直针锋相对。
这才引发了“府院之争”,在多方势力的博弈下,张勋的复辟实际上更像是一次新的利益洗牌和重组,所以张勋复辟以后,清朝和平向民国过渡所取得的成果立马变得荡然无存,历史进入北洋军阀们以力量主导天下的混乱时代。
上面说了,张勋是一个很聪明的人,非常有投资的头脑,复辟失败以后,他投资了包括当铺、电影公司、银行、钱庄、金店、工厂、商店在内的七十多家公司,其获得的资产有五六千万元之巨。
如此聪慧的头脑,其所主导的复辟恐怕就不是单纯的重振大清江山,以效臣子之忠了,而是一场冒着巨大风险的投资,说到底,他张勋想当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