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战略规划完全实现了吗?为什么?
迪丽瓦拉
2025-08-26 13:05:56
0

导读:没有呗!《隆中对》本来就不是什么一统天下计,而是地地道道的三分天下的谋略。也就是说前半部分夺荆州、跨荆益能够实现还有赖于运气成分更别提过于理想化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了。无论是评书还是影视剧都对诸葛亮过于神话了,事实的历史当中绝不会轻松定鼎天下那简直是对人才辈 出、将星云集三国时达的侮辱。所以《隆中对》中诸葛亮的话一半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兴复汉室统一天下更像是职业经理人(诸葛亮)向投资人(刘备)应聘时许下的一个长期的愿景。

隆中对出台的背景

我们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根据史实做出的推论:首先刘备当时屡战屡败,几乎没有存身之地。如果不是刘表给他新野一县之地,刘备都不知道到哪里去。刘备曾经混迹各个军阀之间的北方被曹操统一,所以年过50的刘备仅仅勉强生存。身边的武装力量仍旧是并不过千,将不过关张张云。要知道现在不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了,一个郡守就可以称霸一方。况且刘备连郡守都不是,仅仅是个小县令。个人推测此时的刘备根本不可能非得有什么统一天下大计,能够改变自身的处境三分天下对刘备来说就已经远超预期了。

而对于诸葛亮来说在寻求主公这方面也是费尽了心思,绝对不像他说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所谓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所有大才都希望自己能够凭借才学一展所长,诸葛亮也不例外。当时人才辈出、将星云集,天下诸侯中曹操和孙权可以独当一面的文武都自成体系。即便是毛遂自荐也不能做到让主公言听计从,时间一长难免成为众多谋士当中并不耀眼。而刘表、刘璋、张鲁、马腾等都有很强的局限性,只想保全实力没有统一天下的魄力也野心。

所以刘备对于内政、谋士求贤若渴;而诸葛亮需要独一无二的军事地位,二人一拍即合。经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隆中对》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出台的。《隆中对的》前半部分夺荆州、跨荆益虽然可行性比较大,但是同样有风险;至于最后一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基本上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但是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都没有在最终兴复汉室上过于纠结可行性,因为眼前的坎最重要。理论做得再好也得在执行中尝试,大雁是蒸着吃烤着吃也得从天上打下来才能讨论不是?

《隆中对》三步走的可行性?

第一步、败曹操、夺荆州:

当刘表去世后继位的刘琮投降曹操后,刘备连续吃了几个败仗“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结果很惨。这时由于共同的危机,孙刘两家才完成联合。其实刘备想完成第一步绝对不像《三国演义》当中那么轻松写意。首先联合孙权击败曹操就是一大难关;其次就是即便真的击败了曹操,以东吴为主力的赤壁之战如何能保证在分配胜利果实时获得荆州?

第二步:夺西川、跨荆益

刘备也感觉占据荆州底气不足,这才有了借荆州的典故。占据荆州后接下来就要执行第二步夺西川,这一步也是有相当难度的。刘璋父子盘踞益州数十年已经有一定根基,况且四川地形易守难攻要夺取西川绝非易事。

如果没有张松献图;张鲁攻打刘璋;张松、法正为内应配合刘备谋取西川,那易守难攻的西川怎么可能这么快被刘备拿到手里。即便是有这些条件配合,刘备依然付出了凤雏庞统身亡的代价才夺得西川。

那么夺得西川是否就可以立国了呢?还是不现实,因为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第一、借荆州的问题,既然已经取得西川就的还荆州了。第二、西川北方门户汉中掌握在曹操手里,曹操在张鲁投降后得陇望蜀随时可以发动对刘备的进攻。刘备为了筹备对曹操的决战才割让荆州三郡给孙权,目的就是换取孙权对曹操的进攻让曹操首位不能兼顾。即便如此持续了数年的汉中之战还是几乎拖垮了刘备,虽然刘备获得了胜利但是绝对是惨胜。

第三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根本没有可能性

《隆中对》的前两步算是磕磕绊绊地走过来了,但是第三步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当年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悠然性,方才出汉中入中原争霸天下。汉中之战后曹操对刘备从出汉中的防守可谓密不透风,刘备根本没有出其不意的可能性。所以在蜀汉国力弱、后勤不足的情况下只能采取速战速决,但是对于当时曹魏根本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刘备能打赢汉中之战绝对不是实力比曹操强,蜀汉和曹魏的国力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如果汉中方向实现不了伐魏的目的,那就只能利用东出支点荆州北上双线伐魏才有成功的可能性(也仅仅是可能性而已)。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而荆州的存在不但对曹魏由威胁,对于东吴更有威胁。东吴之所以能够抵御曹魏就是依仗长江天险,而荆州控制在刘备手中就相当于长江天险孙刘两家共有,刘备如果灭曹成功了随时可以顺江而下攻击东吴的都城建邺(历史上多次北方灭南方政权都是这种方式)。所以荆州对东吴来说是必须夺回的战略要地,甚至可以说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而诸葛亮的《隆中对》相当于让孙权配合蜀汉攻灭曹魏后再来收拾孙权,有这样的好事吗?东吴群臣又不是傻子,这都看不出来?所以即便是两家伐魏也是在把荆州夺到手中才可以,毕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两家达成联合伐魏最大的可能系如下图所示:

但是如果这样发展的话,虽然也有成功的可能性但是就不是诸葛亮《隆中对》第三步的套路了。所以小编非常有理由相信诸葛亮在隆中对的第三步中没有考虑成熟,很有可能类似面试时给刘备画的一仗可望而不可及的大饼。刘备当时生死存亡都是问题哪里还管统一天下,只有三分天下靠谱就非常满足了。

小结:

当然人的欲望是随着事情的发展而逐渐变化的,所以当三国并立后就有了统一天下的野心。但是东吴趁关羽北伐之机偷袭荆州造成蜀汉东出支点战略地位的丧失,这才有了刘备打着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动复夺荆州的夷陵之战,可惜不但没有完成目的还损兵折将。综上所述,如果按照《隆中对》的推演第三步根本就是无法完成的战略步骤。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世人喜欢《三国演义》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三国时期的优秀武将层出不穷,演义将打斗对决的场面描写得活...
让红色故土成为红色沃土 “我带了5条建议,都是村民们的心声。”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
揭秘日军东南亚辉煌背后的印度挫... 揭秘日军东南亚辉煌背后的印度挫败 在二战的烽火连天中,日军以其迅猛的攻势和强大的战斗力,在东南亚地区...
原创 南... 在刘备的创业历程中,选择南郡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很多人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刘备宁可放弃长沙和桂阳这...
清末最美格格王敏彤:追求溥仪多... 王敏彤,本名完颜立童记,是正宗的皇亲国戚,也是血统纯正的格格,她的外公是辅国将军之后爱新觉罗毓朗,父...
成都:税务助力非遗产业“活”起... 成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4500多年文明史、2300多年建城史,不仅方志资源丰富,还蕴含着灿...
原创 曹... 正所谓“空余赤兔马千里”。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吕布这个英雄人物的惋惜之情。吕布...
原创 为... 在漫长的华夏历史中,西周开国君主姬昌,也就是周文王,以其贤明仁德闻名后世。他的故事里,有个让人好奇的...
原创 司... 司马懿是位老谋深算的人,而且此人非常能忍,他一生所犯的错误非常的少,但是其中有一个错误困扰了中国整整...
原创 平... 中国近代前夜的民族危机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大量的战争赔款,...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壹圆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孙小头壹圆,作为民国初期的重要货币之一,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更以其独特的艺术...
原创 唐...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有过两位绝世宠妃,除了大名鼎鼎的杨玉环之外,还有一个受宠时间更早的妃子,她是武则天的...
原创 一... 倘若爆发全球性质的国际战争,全世界一片混乱的情况下,谁敢攻打美国本土?美国的上将挑明一个观点,这个国...
原创 唐... 渤海国是靺鞨族首领大祚荣,于公元698年所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由于大祚荣本人深受汉文化影响,并且通晓...
原创 诸... 在我国古代的三国时期,诞生过无数的英雄豪杰,例如刘备、曹操、诸葛亮等人,他们有的因为武艺高强而为人们...
原创 诸... 诸葛亮病逝前喊了一句话,若不是这两人理解有误,诸葛亮还有救 三国时期是一段十分混乱的时候,都说乱世出...
原创 蜀... 在汉末三国时期,千军易得一帅难求。蜀汉的关羽、姜维是当之无愧的统帅之才,可二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政治...
原创 古...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整个世界范围内国家之间那是相互学习的,尤其是在产生了成熟的模式之后,相互学习...
原创 溥... 皇帝是中国古代至高无上权力的代表,但皇帝有时候也会有无可奈何的时候。有些皇帝是因为昏庸亡国,但有些就...
原创 非... 世界上大体可以分为三大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虽然还有着一类棕色人种,但他们的存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