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时期渤海国“北进”战略为何频繁更改?与周边势力有何关联
迪丽瓦拉
2025-08-26 15:35:23
0

渤海国是靺鞨族首领大祚荣,于公元698年所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由于大祚荣本人深受汉文化影响,并且通晓经史子集所以从渤海国建立开始,就不断与唐朝交往并深受唐朝文化影响。所以在历史上渤海国还曾被誉为“海东盛国”。

渤海国之所以和唐朝的关系特别密切,其实与其国家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渤海国的大部分国土位于今中国东北地区。这个国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左右,当时只是我国东北地区靺鞨族的一支。但由于其部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所以经过不断发展之后开始建立国家。

渤海国的国家名称,其实也是靺鞨族与唐朝交往的最好见证。由于大祚荣建国之后,不断派遣使者前往唐朝展开外交活动,而唐朝为了与其建立藩属地位,所以赐其“渤海郡王”封号,这其实就是渤海国得名的渊源。

渤海国建国的时候正值唐朝的武周时期,大作荣在创立渤海国不久,就接受了唐朝的册封。从这个史实可以看出,无论大祚荣还是武则天,无论册封还是讨封其实都与国家利益有关系。因为,渤海政权刚建立的时候,也正视唐朝对东北地区统治力量较弱的时期。

为了能够稳定东北边疆,唐朝与渤海国建立外交关系,既可以避免与渤海国发生战端,同时也可以让东北地区的统治得到强化。而渤海国大祚荣与唐朝建交,也出于“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想法。而唐朝时期渤海国,之所以会实行“北进”战略,其实也是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

渤海国“北进”战略

渤海国虽然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但是在建立政权的时候也经历了多次战争。从弱小走向强大,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权,并且在东亚历史上都有一定影响力,这说明当时的渤海国的国力已经不容小觑。

在渤海国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统治者大祚荣一方面不断吸收唐朝文化,另一方面也在根据时局不断调整对外策略。而唐朝时期渤海国的“北进”战略,就是大祚荣在分析周边局势变化以及自身实力之后的一次战略调整。

渤海国从建立开始就在不断吸收汉文化,在国内使用汉文的基础上,还照搬照抄了唐朝的制度。这其实都是大祚荣为了渤海国发展,所做出的一种政策性调整。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唐朝正处于盛唐时期,很多周边小国基本上也都和渤海国一样,不断向唐朝学习政治制度以及文化等。

小国的战略和政策调整,其实一般都以大国作为风向标。当时唐朝对东北周边国家的政策,基本上都是以招抚、册封为主。但随着唐朝在辽西重设营州,增立平卢军使等政策的实施,其实对渤海国这样的小国家也是一种严重威胁。

同时,唐朝由向南发展转为向北进攻。当时的拂涅、铁利诸部都被唐朝剿灭。公元733 年渤海与唐朝发生战争之时,黑水靺鞨援助唐朝与渤海国开战。这其实都是渤海国实行“北进”战略的基础因素。为了抵抗唐朝向北进攻的趋势,渤海国还联合突厥与唐朝发生战争,但战争的结果是渤海国战败。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渤海国不得不与唐朝重新交好,但在这之后渤海国将都成,由显州迁至上京,这其实也是渤海国“北进”战略的重要标志。从此以后唐朝时期的渤海国,主要的发展方向基本上都集中于北向发展。

在反唐叛乱之后虽然唐朝与渤海国依然有外交活动,但已经无法回到最初的关系层面了。所以,渤海国为了能够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不得不实行“北进”战略。在“北进”的同时渤海国也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大领土,并积极寻求更多国家的支持。

渤海国“北进”战略意图

渤海国的“北进”战略,既有统治者的主观意愿,同时也有当时的客观因素限制。在“北进”的过程中渤海国积极向周边扩张势力,而且除了向唐朝低头请求册封之外,还向其他有实力的政权派遣使者。其中,契丹、突厥等都是渤海国的拉拢对象。

渤海国向突厥请求庇护之后,由于突厥与唐朝之间的关系也是若即若离。所以,唐朝军队不可能穿过突厥国境去征讨渤海国。但是在唐朝中宗即位之后,出于多方面考虑改变了对待渤海国的策略,将武力进攻改为招抚。这段时间给了渤海国得以喘息的机会。

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唐朝使者并未抵达渤海国境内,直到睿宗先天二年,又派遣使者由海路到达渤海国。“拜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

此时的渤海国由于继续实行“北进”战略,所以为了保存继续“北进”的实力,渤海国欣然接受册封。“自是每岁遣使朝贡”,这种局面让渤海国获得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同时,在对外发展方面也打下了良好的外部基础。

结 语

渤海国从建立开始再到实行“北进”战略,这既是一个弱国逐渐变成强国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政治依附到政治独立的过程。通过“北进”战略既可以躲避唐朝的政治压力,同时也可以在“北进”的过程中,不断征讨其他更加弱小的国家。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渤海国的“北进”战略,对国家发展、领土扩张以及巩固政权统治都十分有利。从渤海国建国初向南、东南、向西发展,再到“北进”战略的实施,渤海国达到了收归“靺鞨之众及高丽余烬”的目的。

在实行“北进”战略过程中,积极主动与突厥和唐朝保持外交关系,这其实也为“北进”战略,提供了一个特别牢靠的外部关系,对于巩固新生政权具体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加明,苗 威《渤海国“ 北进”战略的确立》

2.新唐书》卷219《渤海传》,中华书局1975 年版,第6180 页。

3.[韩]權五重:《靺鞨 種族系統 試論》,《震檀學報》19806 。

4.[日]李成市著、马一虹译:《围绕渤海史的民族与国家———超越民族国家的境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走进... 沈阳3月4日电 (王艺霖)3月3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红色印记宣讲团以抗战历史为主线、抗战精...
原创 蒋... 大家都知道,蒋经国是蒋介石的儿子,也是唯一一个亲生的儿子,因此蒋介石对他非常器重,一直把他当接班人来...
原创 现... 所谓现代人,是指解剖学上与现生人群一致的古人类,是我们的直接祖先。关于现代人起源,如今有三种假说,即...
原创 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力的更迭往往伴随着无数传奇与争议,其中,商朝末年的商纣王帝辛与周朝初建的周武王姬发...
原创 唐... 众所周知,我国唐朝的官职等级制度非常之严谨,这时候往往会出现官大一级压死人的说法,而官职等级是如何划...
原创 司... 公元251年,司马懿病逝,以郡公之礼下葬于首阳山,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少有...
原创 原...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南山南) 【1953年9月17日】65年前的今天,与皇帝离婚的第一人“刀妃”文绣...
原创 刘... 黄庚的《题严子陵》中有这样一句话:“故人虽即位,自不愿为官。天下事已定,山中人可闲。”这用来形容刘秀...
八天探访福建收获满满 日本《中... 中新网福州3月7日电 (叶艺琳)日本《中国纪行》杂志社8天7夜的探访福建之旅6日落下帷幕。参访团从福...
原创 这... 科举是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为中国封建王朝提供了不计其数的管理人才,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流动通道,让整...
原创 百... “这一片地方,是属于你们的,你们只需要按照你们原有的生活方式生活就可以,食物我会提供给你们的。”15...
原创 明... 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历代皇帝分封的藩王世袭后代。到明朝末年崇祯帝朱由检,明朝276年历史传位16帝,...
遂昌布衣道学与墨家思想对公民社... 一、动态实践与阶段适应的启示 1. 生命阶段的动态调整 在探讨遂昌布衣文化和墨家思想对公民社会实践的...
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 抗日战争是关系中华民族复兴命运的民族解放战争和民族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地解决了这场民...
原创 卡... 1940年4月初,在波兰首都华沙142公里处的卡廷森林附近,数万苏联军队紧急集结。他们浑身武装,全部...
【邓氏宗祠】探访王台溪后的邓氏... 邓氏一家亲,永远心连心。这句喊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四海寰宇的邓氏家族的口号,是我们的心声和愿望。邓氏族...
原创 赵... 巨富石崇曾经做过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他有钱,平素最爱在府中举办宴会,招待宾客。石崇在府里豢养了许多的...
原创 诸... “纵无显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此世道之核心,乃是人际关系,然人心不可测,难知其虚实。有人锋芒毕...
原创 打... 《孙子兵法》里有这样的一句话:“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这个办法,是战争中的...
原创 英... 大家都知道圆明园被烧,都痛恨英法联军,可是从一些资料记载上来看,对圆明园被烧这件事情,法国处于一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