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天探访福建收获满满 日本《中国纪行》参访团返回东京
迪丽瓦拉
2025-08-26 18:06:35
0

中新网福州3月7日电 (叶艺琳)日本《中国纪行》杂志社8天7夜的探访福建之旅6日落下帷幕。参访团从福州长乐返回日本东京,准备将采集的素材结成《神奇的海洋民族——探访南太平洋航海者祖先的故乡》专辑报道,揭示福建与日本的历史文化渊源。

对史前文明深感兴趣的《中国纪行》杂志总编辑川田大介表示收获满满,“新石器时代器物的形态关联、贝冢习俗的环东海共性,阿伊努、琉球与福州文化的潜在联系、唐宋以来的海上贸易与宗教传播……我想通过深入研究去探索福州与日本列岛之间的深层关联。”

远古时代中日文化交流的猜想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参观了日本绳文和弥生时代的遗址和博物馆。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到日本有来自中国东南海岸的人口流动现象。中日史前海洋互动的假设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所以我想亲自到昙石山遗址看看。”川田大介说道。

1954年1月,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附近村民为修筑闽江防洪堤坝,在昙石山上取土时偶然挖出了许多形状古旧的坛坛罐罐,“昙石山遗址”这一处距今约4000-5000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文化遗址由此重见天日。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掘,该遗址共出土各种陶器、石器、骨角器、贝器、玉器等重要文物数千件,此外,还有大量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墓葬、灰坑、陶窑、灶等重要遗迹以及陶片、贝壳及动物遗骸标本等,这些文化遗迹和遗物等考古资料,反映出昙石山遗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海洋性文化特色,这也让昙石山遗址成为福建史前文化的标尺。

日本《中国纪行》参访团一行在位于福州闽侯县的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听取介绍。毕永光摄

此次日本《中国纪行》参访团首站便来到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沿着展陈动线先后走进文物展厅、考古遗址厅。“福建海洋文化从这里开始”几个大字率先映入眼帘,遗址厅内展出的19座墓葬、5座陶窑、2条壕沟等,参访团直观地感受五千年前昙石山人的生存状况和原始风貌。

昙石山遗址的海洋文化特质与日本绳文时代(约1.6万-3000年前)沿海人群的贝冢习俗具有可比性,125号墓葬中出土的“中华第一灯”,137号墓主人拥有现在大部分日本女性都有的颧骨特征“日本人骨”,昙石山遗址与日本绳文人、琉球人早期墓葬中均发现拔牙现象……这些尚未建立直接考古学证据的信息让川田大介惊叹不已。

作为参访团特邀文史翻译,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博士生陈晴也表示,昙石山文化与琉球贝冢文化的比较研究,正待中日学者携手并进,通过联合考古、档案数字化共享等方式实现突破。

座谈交流,走近福建和南岛语族

提及昙石山遗址,不得不提“南岛语族”。

“南岛语族”指现今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至太平洋群岛等海洋地带、民族语言亲缘和文化相类似的土著族群。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揭示了南岛语系起源与扩散的秘密。

壳丘头遗址群包括平潭岛的西营遗址、壳丘头遗址、东花丘遗址、龟山遗址等,距今7500至3000年,是目前福建沿海地区发现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贝丘兼沙丘遗址,且年代最早序列最完整的史前遗址群,也是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考古专家的多次发掘取得重大收获。

日本《中国纪行》参访团一行与座谈会参会人员在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前合照。张志龙摄

对此,日本《中国纪行》参访团一行来到平潭,参观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对话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院长范雪春教授。

范雪春表示,关于南岛语族的起源和扩散,是近百年来太平洋考古学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由于涉及的地域和范围相当广阔,专家学者纷纷从历史语言学、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遗传学、动植物学及航海术等角度探讨这一课题。尽管各学科切入点不同,但殊途同归。近年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南岛语族的原乡在中国以福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及邻近岛屿地区。

而对于川田大介感兴趣的“南岛语族与日本列岛的关联”,双方在交流探讨中认为,这一关联更多体现为环东海区域史前网络的间接互动,而非直接的人群迁徙或文化传播。黑潮洋流可能促进了技术、习俗的片段式交流,但两者主体文化仍保持独立发展。未来研究需结合跨学科手段,重点验证琉球群岛在东亚海洋文化交流中的枢纽作用。

中日文化交流里的“福州情调”

唐宋时期,福州、泉州等福建港口崛起,成为中日贸易的重要节点。在明代《顺风相送》中,福州至日本的固定航线已有明确记载,通过航海贸易,福建的陶瓷、茶叶等商品输入日本,同时伴随文化习俗的传播。

日本《中国纪行》参访团一行在福州开元寺日本空海大师塑像前采访开元寺方丈本性法师。毕永光摄

福州开元寺是唐代中日佛教交流的重要节点。公元804年,日本空海大师(弘法大师)随遣唐使入唐求法,曾在开元寺学习密宗经典,后将真言宗传入日本。

到了江户时代,应日本佛教界邀请,隐元禅师于1654年率众弟子东渡弘法,在日本京都大和山创建寺院,命名为“黄檗山万福寺”,开创日本佛教黄檗宗,并带去建筑、书画、饮食等文化元素,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日本社会。

福建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互动是日本《中国纪行》杂志社聚焦的重点之一。参访团先后前往福州开元寺和福清万福寺进行调研拍摄,感受中日佛教文化交流里的“福州情调”,体味其中的海洋信仰与生活禅。

《中国纪行》杂志编辑孟莹表示,福州开元寺当前仍存唐代石柱础、宋代铁佛等代表遗存,而日本万福寺每年举办“隐元忌”法会,重现福州腔调诵经与普茶仪式。两地寺院定期互访,延续“福州情调”的文化对话。这种跨越时空的互动,印证了福州作为东亚佛教文化“中间站”的持久生命力。

关于福建省与冲绳县之间的册封、朝贡关系以及妈祖信仰,川田大介曾多次前往冲绳,对这方面有一定了解。因此,福州市长乐区梅花镇的梅花中琉文化馆及蔡夫人庙,福州民间俗称“琉球馆”的柔远驿,仓山琉球墓园、亭江怡山天后宫等遗址,则为这场文化探秘之旅增加了明清时期“闽人三十六姓”从福建迁徙琉球的鲜活历史佐证,系上“闽琉亲缘”的深厚纽带,为当代民间交往增添了历史温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真... 在明朝那波谲云诡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真假皇嗣的隐秘往事,仿若一团迷雾,历经数百年,至今仍引人探寻。朱...
原创 张... 万历十年,首辅张居正死了。消息传到百官耳朵里,满朝文武皆大欢喜,那位办事苛责的瘟神可算死了,大家长出...
原创 刘... 虽然在真实的历史中,并没有《三国演义》中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无人为五虎上将的事情。但既...
原创 明... 引言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古意》 我国古代战争频发,不仅各地之间会相...
原创 袁... 《——【·前言·】——》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族几乎被抹杀,背后的历史仍笼罩着谜团,他的血脉却悄...
原创 刘... 当初,刘备大军兵临城下围困益州,刘璋只有3万军士,里面多有老弱病残,益州其余城池皆被攻陷,刘璋孤立无...
原创 春... 提起春秋时代,很多朋友就会想到齐桓公、晋文公等五位霸主。实际在此之前,还曾出过三位小霸主,其中之一甚...
原创 武... 唐朝,历经289年的时间,618年开始,由唐高宗李渊建国,之后由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到了...
原创 李... 作为李唐王朝的第三个皇帝,唐高宗李治的一生可谓是既幸运又不幸,幸运的是没有怎么努力就登上了皇帝宝座,...
原创 建... 落后就要挨打,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如此。回顾我国与日本的抗战历史,我们能最终取得胜利实在是付出了太多,...
原创 9... 1. 苏东坡逝世 1101年8月24日,一个平淡的日子,64岁的苏东坡躺在床上,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在房...
原创 中... 传说鬼谷子一生从未出山,却可以培养出那么多弟子,并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 一般来讲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是...
原创 关...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绚烂瑰丽的时代,在这样的乱世之中,诞生了无数的英雄豪杰,而千年以来被我...
原创 影... 古人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这是一种历史错觉 在很多影视文学作品中,经常都有这样的形象,古代的大侠在行走...
原创 《... (电视连续剧《亮剑》) 1945年9月18日,经过连续四个昼夜的紧张施工,坑道作业如期完成。大家开始...
原创 慈... 现在有部辽史的剧作《燕云台》在热播,萧太后(萧燕燕)和韩德让的爱情故事成了焦点,其实这爱情的成分很大...
原创 见... 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盛京)改王称帝,建立大清,年号天聪。《清太宗实录》的卷二十八中记载,“天聪...
原创 美... 当我们让自由之声响起,让自由之声从每一个大小村庄、每一个州和每一个城市响起来时,我们将能够加速这一天...
原创 杨... 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人是人人都喜欢的,尤其是有关美女的诗词和文章都是数不胜数,烽火戏诸侯...
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开拓了一个新... 作者:苑柍 美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现代共和国,它首先影响的是美洲。1775年开始的美国独立战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