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居正死后,文官集团解放了,大明的丧钟敲响了
迪丽瓦拉
2025-08-26 21:06:47
0

万历十年,首辅张居正死了。消息传到百官耳朵里,满朝文武皆大欢喜,那位办事苛责的瘟神可算死了,大家长出一口气终于解放了。

01

大明王朝的三足鼎立

在中国历史上,万历皇帝与张居正是一对关系微妙的君臣。

前半截,二人珠联璧合,共事十载缔造了万历中兴的盛世局面。后半截,张居正死后却遭到万历皇帝“血海深仇”般清算。

现在提起张居正,往往伴有一种负面甚至污名化评价。实际上,张居正的出现为大明王朝续了至少50年的命。

明朝是历史上党争最狠的朝代。一方面是文官集团要斗倒对立面,另一方面他们要跟皇帝争权。无论是哪几股势力相斗,他们都会把皇帝视为敌人,使得皇帝在朝中孤立无援。

张居正任首辅期间则不同,因跟太后的关系,使得张居正站在皇权一边。帝国三股力量当中两股最大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使得张居正任职首辅期间,没有一股文官势力敢造次,确保朝廷的诏令畅通无阻。

但伴随张居正的死,相权与皇权珠联璧合的局面被打破,明朝迅速滑向衰落的深渊。这一滑落,便是万劫不复。

张居正是如何限制文官集团势力的呢?

02

破除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是历朝历代都要面临的问题,也是封建社会极其重要且头疼的问题,没有一个朝代能够完美彻底解决土地兼并。

明朝的土地兼并更为严重。

隆庆皇帝在位时,张居正曾有一段回乡休假的经历。表面上是回家探亲,实际上是受隆庆皇帝指示沿途调查民间土地兼并的问题。

张居正一路下来,终于看清真实的民间生活。

各地的富人良田万顷、广厦千间,而穷人穷得没有立足之地。那些有钱有田的富人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失去土地的穷人徘徊在饿死的边缘,根本不像各地州府上报的那样。

这一幕幕都被张居正所记住,他感觉到一股巨大的危机笼罩着大明王朝,再不采取办法的话,大明王朝有可能成为继元朝以后的短命王朝。

经过三年的考察,张居正回到朝廷,跟隆庆皇帝作了汇报。朝廷决定要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大明王朝的土地兼并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早在嘉靖皇帝时,已经相当严重。这位爷20年不上朝,从朝堂到地方已经烂到根儿了。权贵相互勾结包庇,侵吞公家财物,豪夺穷人的财产。穷了朝廷和平民,富了这帮权贵。

权贵勾结真是奇招百出,大明王朝有一条祖制,皇亲国戚家不用承担赋税。地方富人与皇亲国戚联合起来,富人把财富挂靠在皇亲国戚名下,逃避朝廷的赋税,该交的赋税钱转交给皇亲国戚。

要不是朱元璋的基因真不怎么样,这帮不肖儿孙也不想想,大明朝廷稳固了,老朱家的富贵日子才能绵延万年。

他们不这么想,黑眼珠子只盯着白银子,一个劲地捞钱。到了万历皇帝上台后,土地兼并和赋税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朝廷的收入。张居正在得到太后和皇帝同意后,推出“清丈”的办法,目的是对权贵的财产和田产进行核实。

为了在朝中起到带头作用,张居正以身作则,给儿子张嗣修写信,让他自查家里的田产,结果多出640石粮食。张居正叫儿子交出多的粮食,并向皇帝上书请罪。

再配合“一条鞭法”,极大地减轻平民的负担,改善了民间生存状态。这些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朝廷也开始富裕起来,让万历初年成为大明王朝最为繁荣富庶的时期。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皇帝与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权贵却恨死了张居正,各地的皇亲国戚纷纷上书弹劾张居正,甚至有些张居正的“小弟”因为受不了他的苛刻,也站在张居正的对立面。

张居正一看自己凭借满腔热血,把天下的权贵得罪得一干二净。迫于压力的他只能两次上书给万历皇帝,请求皇帝恩准自己告老还乡。但在太后和万历的支持下,张居正依然稳居首辅,而那些弹劾他的对立面全部遭受惩罚。

正当张居正如火如荼地整治大明帝国时,老家传来噩耗,张父去世了。

在古代,父母去世的话,做子女的应该回家守孝三年,但是大明王朝刚刚有所好转,万历离不开这位相父,只能下诏让张居正在朝守丧,继续他的改革事业。

反对者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认为皇帝在处理张居正守孝的问题上欠妥,再次上书要求治张居正不孝之罪。万历依然顶着压力,力排众议让张居正继续干下去。

03

张居正之死,敲响大明的丧钟

时间已是万历五年,万历皇帝已经在皇位五年,慢慢地也成长为一个有想法的皇帝,他不想活在张居正的影子里,他想要的是一个人说了算的权威。

于是,大明朝廷中,万历、张居正、文官三大集团势力的关系在悄无声息地发生裂变。张居正也敏锐地感觉到,万历皇帝在处理一些关于自己的问题上,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好说话。

张居正如履薄冰,在协助处理朝政大事时,也不再像过去那样雷厉风行,他只能时时刻刻谨言慎行生怕落下把柄。

既然从权力的火并中,文官集团斗不过张居正,那就从人格名誉上败坏掉张居正的形象。一时间,各种关于张居正的花边新闻在从民间作坊流传出来。

张居正在各种诋毁中艰难地度过了五年,在万历十年走完自己不平凡的一生。那年的炎炎夏日,张居正病死的消息传遍大明帝国,文官集团终于解放了,各地权贵奔走相告,举杯畅饮,弹冠相庆。

文官集团的表现并不叫人意外,最大的黑马新闻是万历皇帝居然下令对张居正抄家。

一番惊天动地的抄家,张家共有黄金4800两。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也说明张居正并不像他表现得那样两袖清风。

但是有人接受不了,谁呢?万历皇帝。

在万历皇帝的印象中,恩师是一位道德圣人,整天向自己灌输清贫的思想,他应该拥有一尘不染的高洁品格,没想到跟那些贪墨的文官同出一辙。

万历皇帝是一个有洁癖的人,他不允许心中的圣人有瑕疵。经此一事,张居正所有的功劳全部毁于一旦。此时,万历对张居正的恨意达到顶点。

大明王朝的最大的盛世局面“万历中兴”,终究是以悲剧收场。

更悲催的是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开启长达20年不上朝的纪录。在万历皇帝拒绝早朝的过程中,文官集团一步步壮大起来,皇权一步步缩减,等待大明王朝的只有灭亡的命运。

在1644年,闯王攻破城池后,对文官集团动用了“拷饷”。当年那些弹劾张居正的文官势力被拷打出7000万两白银和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害的大顺军花了几十匹马车源源不断地运了十多天。

此时再看张居正被抄家的4000两黄金,跟每天哭穷的大明文官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什么明朝亡于万历,毁于崇祯,这些都是表面现象。

真正结束大明帝国的那群满口仁义道德的文官集团,这是大明王朝的根基所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如果没有第一次时间大战,我们的世界将会多么美好?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你能阻止历史上的...
原创 五... 刘备能够建立蜀汉,除了背后有重要的谋士诸葛亮,更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位猛虎加持。 五虎不...
古籍数字化平台——识典古籍,历... 历史学人在做历史研究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但对于许多人来说,读文献无疑是能...
原创 唯... 引言 众所周知,在重视君权、父权与夫权的古代,女子的地位相对较低,大多只能作为丈夫的附庸。在家谱记载...
《封神》中的玉虚宫十二仙,谁带... 在封神之战时,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辅佐武王伐纣,斩将封神。 因姜子牙修为浅薄,元始天尊又命教中门人...
清朝区区几十万人,为何能征服上... 咱们国家东西多得是,啥都不缺,压根儿不需要靠外国的货物来互相交换。 乾隆皇上直接回绝了英国使臣马加尔...
原创 鬼... 鬼谷子,原名是王诩,被誉为是千古奇人,他是纵横家的创始人,曾授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四大弟子,有人评...
原创 孝... 在我们提到清朝历史疑案的时候,“太后下嫁”一直都是人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 在清朝初年皇太极去世之后...
原创 南... 文章引言: 南唐后主李煜,以诗词名震千古,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将其当时的...
谷文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荒... 谷文昌(1915—1981),河南省林州市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的人生经...
原创 唐... 01 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实际上杨贵妃入宫的时候,玄宗已是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了。那么在杨贵...
原创 北... 谈到宋朝,世人的第一感受就是“屈辱”二字,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里,无论天下是分是合,没有哪一个朝代的皇帝...
原创 武... 武松在景阳冈打死一只为非作歹的老虎以后,十里八乡的百姓都将他视为英雄,打虎英雄的名声传出去之后,阳谷...
原创 先... 1,公元前770年,因镐京被毁,犬戎杀人不眨眼,为自保,周平王在郑、秦、晋等诸侯的卫护下,迁都洛阳,...
原创 南...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时代。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南方和北方都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乱,社会...
原创 墨...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从毒品产生后开始,其实就成为了人类最大的威胁,其不光能够瘫痪一个国家的百姓健...
原创 原... 广西出土西汉古灯,具备一样超前2000年的功能,使其名扬四海 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经济发展不能建立在破...
原创 他... 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这副对联非常生动地形容了南明时期,两位明朝臣子...
原创 为... 【历史】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意思是没有永远强盛的东西,作为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
原创 北... 引言 隋朝虽然是终结了南北朝的大一统王朝,但是真正为隋朝奠定统一基础的其实是其之前的朝代北周,在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