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孝庄太后死后未葬入昭陵,真是因为和多尔衮有不可告人的关系吗?
迪丽瓦拉
2025-08-27 00:04:40
0

在我们提到清朝历史疑案的时候,“太后下嫁”一直都是人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

在清朝初年皇太极去世之后,年幼的福临被拥立为新君,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顺治皇帝。不过由于其年纪太轻,因此国家的权力落到了睿亲王多尔衮手中。

上图——顺治皇帝画像

由于在此之前没有人想到福临能够坐上皇位,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让一些阴谋论的观点逐渐产生,其中最知名的谣言便是多尔衮和孝庄之间有私情,因此才同意让其儿子继承皇位。

在多尔衮掌权之后,孝庄甚至还下嫁给了多尔衮,也正因如此孝庄才没有和皇太极合葬。

但事实上孝庄不但和多尔衮之间没有私情,甚至还是死对头,她没和皇太极合葬的事情也和多尔衮没有任何关系。

上图——孝庄太后剧照

一、太后下嫁一说的出现

关于孝庄下嫁多尔衮一事,在清朝的正式史料中没有任何记载。其最早在民间流传开来应该在雍正乾隆时期,其来源为清初文人张煌言所写的一首五言诗:

上寿觞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

这首诗中提到的太后就是孝庄太后,而其成亲对象则是摄政王多尔衮。

张煌言本身是一个立志反清的文人,因此他用诗歌抹黑清政府统治者也是一件可以想见的事情,因此在诗歌刚刚作成的年代,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上图——多尔衮剧照

不过在之后的历史中,孝庄太后的身上出现了许多谜团,这些事情缺乏合理的解释,人们便开始将其和这首诗联系在了一起,这便是太后下嫁说在民间兴起的原因,而当时发生在孝庄和多尔衮身上的谜团主要有两个。

第一是多尔衮在担任摄政王的时候,曾经有出入禁宫的行为,而且后世的官员也对他的这种行为颇有微词。

更关键的是,在多尔衮担任摄政王的时候,顺治对他的称呼中有"皇父摄政王",这样的叫法让人不得不怀疑多尔衮是否和顺治的生母孝庄有不可告人的关系。

上图——多尔衮与孝庄剧照

而且在顺治亲政之后不久,就剥夺了给多尔衮的一切封号,甚至还掘毁其坟墓,取出尸体鞭尸削首,这样的惩罚用在一位为清朝立下赫赫战功的摄政王身上是十分反常的,人们才会猜测顺治这是为母亲的下嫁出一口恶气。

第二是孝庄的陵寝选择也十分蹊跷,按理说孝庄作为皇太子的妃子,理应和皇太极合葬在一起。

但是孝庄的棺椁却停放在了东陵之外,并没有被迁往盛京的昭陵。到了雍正在位的时候,其棺椁才在孝陵外安葬,这也让人怀疑孝庄是否做了什么对不起皇太极的事情。

上图——沈阳的清昭陵

在以上两个问题得不到妥善解答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孝庄和多尔衮之间存在不伦感情之事的讨论甚嚣尘上,这种吸引人眼球的情节也成为了野史作者们最喜欢的素材,在他们的发扬之下,孝庄下嫁多尔衮甚至已经成为了定论。

二、孝庄与多尔衮的关系以及顺治痛恨多尔衮的原因

那么孝庄究竟有没有下嫁多尔衮呢,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处理好上面的两个疑问,那就是顺治为什么痛恨多尔衮,以及孝庄为什么为什么没有和皇太极葬在一起,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个问题。

上图——顺治皇帝画像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清朝官方的文献资料中已经有很明确的答案了,那就是担任摄政王的多尔衮一直有不臣之心。

首先在皇太极去世的时候,顺治的顺利登基和多尔衮的私情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完全是因为两黄旗的贵族们坚定地支持皇子继位,才让多尔衮做出了妥协。

不过他并不想让成年的豪格即位,这才折中选择了年幼的福临,这样他就能用摄政王的身份统治国家了。

在多尔衮掌权之后,他便打压了大阿哥豪格的发展,还将其囚禁了起来。之后他用尽各种方法打压两黄旗中保皇一族的实力,清初名臣索尼甚至被他废为庶人。

除了打击这些忠心皇帝的重臣之外,多尔衮还不允许顺治学习文化知识,希望让顺治成为听话的傀儡,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多尔衮的狼子野心。

上图——索尼剧照

在多尔衮这样的操作下,满清八旗中由他主导的两白旗和皇帝领导的两黄旗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两黄旗中拥护幼帝的大臣们需要找到一个可靠的主心骨。

由于顺治年纪尚小,因此两宫太后便成为了最好的选择,尤其是在孝端太后去世之后,孝庄就成为了两黄旗的主导人物,这也可以解释孝庄为什么后来有着巨大的政治影响力。

由此可以看出在顺治登基之后的日子里,多尔衮是两白旗的利益代言人,而孝庄则是两黄旗的实际统治者,这两方势力在当时已经近乎于水火不容,他们之间恐怕是不会有什么私情存在的。

在讨论了孝庄和多尔衮之间的关系后,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多尔衮出入禁宫的问题,在顺治回忆自己年幼生活的时候,曾经提到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就和母亲分开了。

有人认为这和多尔衮与孝庄的私情有关,但实际上,孝庄和孝端太后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能够让顺治安心成长,并更好地与多尔衮商讨国家大事。

上图——豪格剧照

上图——多尔衮塑像

至于"皇父摄政王"一事,其实也可以看做是多尔衮希望提升自己政治声望所作的举措,在他之前,中国历史上就不乏小皇帝以"亚父","相父"等称呼重臣的先例。

而且多尔衮为了显示自己才是国家统治者,甚至要求顺治出宫到自己府上拜见,那么多尔衮要求顺治喊自己父亲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这样以来顺治怨恨多尔衮的原因也逐渐明晰了起来,一来多尔衮在掌权时横行跋扈,对顺治的成长极尽打压之能事,二来多尔衮还妄图夺权,并且杀死了顺治的哥哥豪格,这也会让顺治怀恨在心。

更重要的是在多尔衮死后,有人在他的府中发现了一件龙袍,这说明多尔衮确实有篡权夺位的想法,借着这个罪名,年轻的顺治用鞭尸削首的方式一抒胸中恶气也是可以理解的,并不是因为孝庄曾经下嫁多尔衮。

三、孝庄安葬于昭西陵的原因

解释了孝庄,顺治与多尔衮之间的关系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孝庄死后没有和皇太极葬在一处。

其实这件事情在清朝的史料中有十分详细的记载。在孝庄重病不起的时候,康熙曾经在其病榻前伺候,孝庄说孝端皇后和皇太极在已经在昭陵合葬很长时间了,她作为皇太极的妃子身份低微,不能去打扰他们,因此要求把自己葬在顺治和康熙的陵寝附近。

上图——清东陵

康熙对自己的祖母一直敬爱有加,自然不敢违逆她的意愿,但是由于之前并没有准备孝庄的陵寝,因此在其去世之后只能将其暂放在顺治的东陵旁边。

有人提出将东陵的外墙扩大,让孝庄葬在里面,但是东陵的中心尊位中埋葬的是顺治,而孝庄是顺治的母亲按理说地位更高,因此康熙并没有同意这个意见。

而且当时停放孝庄棺椁的地方并不是一个所谓的风水宝地,因此他一直没有将孝庄下葬。直到雍正继位之后,他才说"孝庄文皇后暂安以来,圣祖仁皇帝在位时间长久,国泰民安、子孙兴旺。"

并以此为根据指出孝庄暂放棺椁的地方是一块风水宝地,然后命令工匠在那里修建陵寝,并将孝庄下葬。

之后他又为这座特殊的陵寝取名为"昭西陵",这样既可以表明孝庄太后的陵寝和皇太极处于同一个体系之内,明确了其身份,又可以表现其相对位置,可谓一举两得。

从雍正命名孝庄陵寝为昭西陵这件事中,我们亦可以看出清代后来的皇帝对于孝庄和皇太极之间的关系是毫无怀疑的,这也可以有力地回击太后下嫁的说法。

上图——清昭西陵

四、结语

孝庄太后作为清朝早期历史关键人物,对于整个清王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过相较于她的政治成就,人们似乎更好奇她和小叔子多尔衮之间的私人问题,自从清朝中期以来,太后下嫁便成为了清朝历史最大的疑案之一,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在笔者看来,孝庄和多尔衮之间是清白的。

首先在当时的政治局势下,孝庄和多尔衮各自代表着两旗的利益,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很紧张的。

再者如果两人真的成亲的话,多尔衮也不需要费尽心思打压顺治的发展,以及分化两黄旗的势力了。

而孝庄没有下葬在昭陵的事情,也是因为她不愿惊扰已经下葬许久的皇太极和孝端太后,其陵寝后来被雍正命名为昭西陵,可以看出在清朝皇室眼里孝庄毫无疑问是皇太极的妻子。

上图——清军与明朝残余势力作战

那么这种谣言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的汉族文人对于满清统治者怀有怨恨,但是随着雍正乾隆时期政局的逐渐稳定,他们已经看不到推翻满清的希望了,因此只能从文字上入手,编排清朝皇室的黑历史,以此来诋毁他们。

这些故事满足了百姓的猎奇心理,这才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遇... 1949年8月15日,第四野战军第49军第146师,按照军长钟伟将军的追击方案,快速通过湖南永丰,来...
郑喆轩代表:推动考古与公众“双... 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 “我最关心的一直是文博与考古事业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
西汉末代皇后王氏:见证西汉灭亡... 中国历史中,外族亲属夺取皇位的事件屡见不鲜。这种夺权行为对原皇室构成重大冲击,同时,对那些出身外族却...
雅各布·布克哈特:我早就知道,... 在19 世纪的众多历史学家当中,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1818—189...
原创 成... 1.征服草原的四方霸主 一千多年前的漠北草原上,曾经出现过一位骁勇善战的蒙古君主—孛儿只斤.铁木真。...
原创 历... 他是三国历史中争议最大的人物。我们从小便知赵子龙浑身是胆,能在万军丛中如入无人之境。可现在网上却流传...
原创 洞... 中国历史上,古代名人洞房夜对对联也颇为流行。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当事人的才华横溢,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风...
山东侯氏 | 高峰头侯氏族源考 高峰头侯氏始迁祖信,生一子允成,允成生三子上庸、登庸、显庸,世代繁衍,至今已有十七世。 二世祖允成生...
原创 原... 中国的伟人——毛泽东,对曹操有不一样的欣赏,不单单是诗词十分喜爱,就连曹操的伟人也不例外!在《三国演...
原创 戈... 纵观世界历史,王朝更迭如同过眼烟云,多少曾经强大的王朝最终都湮没于历史长河中,成了时代的多往。苏联也...
称霸西戎,东进受阻:秦穆公跌宕... 临危即位,胸怀大志 他是春秋时期秦国的一位举足轻重的国君,姓嬴,名任好,出身于秦国公室,是秦德公的...
鞑靼枷锁:俄罗斯人如何看待蒙古... 学者们最近的修正并未完全取消鞑靼枷锁的观念(无论其是正面还是负面),这个观念已经深深地融入广大俄罗斯...
原创 光... 光绪十年五月,前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文祥的长子熙治病故,因无嗣其妻赵氏决定过继熙治的堂弟(再从弟)...
河南古镇藏着千百年前的超级“码... 原标题: 河南古镇藏着千百年前的超级“码头”(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资料来源:河南省地名文化遗...
专访|地方史学者徐侠:重新发现... 作为土生土长的松江人,松江地方史学者徐侠一直深耕本地文化,在新书《松江学术史》中,他系统梳理了松江两...
原创 妲... 在我们的一贯印象中,妲己虽然美丽,却是商朝的“亡国妖姬”。其实这种说法多少有点冤枉妲己,就像那句古诗...
原创 保... 保加利亚东濒黑海,但黑海只能算一个陆间海,保加利亚的船只下海,要穿过土耳其海峡才能进入爱琴海、地中海...
原创 文... 千年古城正定文脉厚重,人杰地灵,不仅有让人心驰神往的佛寺塔,还有流芳千古的风流人物,这其中以三国名将...
原创 赵... 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的第一任皇帝都是十分难做的。因为他们不仅要在乱世当中称雄,而且还要击败所有人当上皇...
古代对于犯错误的人实行发配,甚... 在古代处置犯人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其中有一种就是流放发配,流放发配一般路途遥远,但是犯人都不会选择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