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元朝仅98年,清朝能有276年,原因或许在于它们之间的明朝
迪丽瓦拉
2025-08-27 17:06:00
0

元朝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以外族入主中原的大一统王朝。

两者统治的时间却大相径庭。

元朝仅维持了98年就退出中原,清朝却延续了276年,在历代大一统王朝中也排得上号。

众所周知,元和清的建立者,蒙古与女真相比,那不是一个量级的比较对象。

蒙古帝国横跨欧亚,一度是人类历史上武功最盛的大帝国,忽必烈的元朝也只是其中一部分;相比蒙古,女真起家时就寒蝉得多,即使到了1644甲申之变入关后,大清也只有几十万人口、十几万军队的体量,与忽必烈不可同日而语。

偏偏,强大的元朝不到百年而亡,清朝却绵延276年之久,是何道理?

如果我们把目光聚集到它们之间的明朝身上,就能得到一些答案。

中国古代史上,有明承元制、清承明制的说法。

从许多方面看,这是有道理的。

从瓷器、服装,到军队的甲胄武器,明朝许多东西和元朝一脉相承,这是实物上明承元制的证明。光这还不够,在官制、后宫制度、政治风气、社会风尚等方面,明朝开始也承袭自元朝。

这其实并不奇怪,九十八年在历史上是弹指一挥,对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却已经历了几代人,南宋已恍如隔世,一切已有惯性。

明承元制,元不承宋制,是蒙古自己体制与金制结合。

元朝到最后几年,其实还有很强的军事力量。但元朝是个内斗不断的王朝,宗室和宗室斗,官员跟官员斗,将军跟将军斗,连寿终正寝的皇帝都没几个。

说白了,也就是权力不集中,皇帝没有一言九鼎的权力。

朱元璋对元朝的问题看得很清楚,他自己说:

“奈何胡元以宽而失,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所以,他的治国理念是以猛治国。

这就必须收回权力,皇帝必须拥有能掌握一切的权力,也就是君主集权。

这也就解释了朱元璋为什么要清洗功臣,因为功臣们以地域为集合,形成了淮西、浙东这样的政治集团,其中不少身经百战的公爵、侯爵们拥有部曲、义子和大量奴仆,他们又和各地卫所军官有过统帅关系。

这要是闹起来,那还了得。自己在世时,能压得住这些人,自己哪天崩了,他们就有可能成为颠覆皇权的隐患。

加上这些功臣已出现不少骄狂枉法的苗头,如朱亮祖冤杀道同、郭英纵奴行凶、周德兴僭越礼制。

即使老朱专门令工部铸造了一张铁榜,上面逐项规定了申诫公候的条令,规定了处罚和处刑的法律,但收效仍然不大。

这问题必须得给子孙们解决。

这是其一。

其二是千年以来的宰相制度已成为朱元璋集中权力的一大障碍。

元朝的宰相们,可不是一般的闹腾,权相一个接一个,都想让皇帝当傀儡,自己来把控朝政。比如著名的“三权臣擅政”:铁木迭儿、燕帖木儿、伯颜。

老朱觉得,宰相的存在是对皇权的阻碍。干脆,以后不要宰相了。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宰相胡惟庸就这样被干掉了,拔出萝卜带出泥,顺带制造了一起大案,把党羽、隐患连根拔除。

这是朱元璋在政治上进行的改革,效果是比较明显的,明朝统治时间大大长于元朝,达到了276年。

好了,到了清朝了——清承明制。

清承明制,比明承元制还要彻底,因为经过明朝的改良,封建集权制度已经趋于完善,元朝那种自己人乱斗的情况已经没有了生存土壤。

但明朝也有不少问题,除去其他方面不说,它最大问题是财政制度设计得有问题,在明初问题还不明显,自中期起,明朝就闹起了财政危机,到了明末,崇祯已拿不出钱发饷,大明很大程度是被财政拖垮的。

其次是明朝的宗室问题。

这得归到明成祖头上,他本身就是宗室制度失败的受益者。朱棣靖难成功后,怕有人效仿他,对宗藩制度进行改革,防贼一样防着自己那些叔伯兄弟和大小侄子们,剥夺了他们的参与政治和军事的权力,只是好吃好喝圈养着,城门也不让随便出。

造成的结果,就是到了明末,男性宗室已有30多万,总人口达到六七十万,如果再算上其他相关人员,那得有多少。

宗室问题成了明朝严重的社会问题,给大明造成极大负担。

清朝皇帝看得很清楚,明朝的制度问题必须解决,否则会走上同样的道路。

清初的赋税制度,大致是沿袭的“万历则例”,也就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财政制度——“俱照前朝万历四十八年则例征收”。

沿袭是为了过渡期的稳定,坐稳了天下后,清朝就开始自己的创新和改革,这个过程几乎是伴随清朝始终的。

比如摊丁入地、田赋征收定额化、确立以银两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体制、耗羡归公、养廉银等等,都是在明朝制度基础上的创新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财政体制。

不得不说,在财政上,清朝要比明朝做得好很多,即使到了清末,刨除海关税收,清朝的税收依然是惊人的。大清政府是历代封建王朝中最有钱的政府,没有之一。

在宗室制度上,清朝也在明朝基础上做了改革。清朝在宗室管理上比明朝做得要好很多,算得上封建王朝里做得最好的一个。

清朝的宗室,除了世袭罔替的几个铁帽子王,其他皇子基本也就是个贝勒。

并且它的爵位承袭保持递降,即使是贝勒,三辈下来没什么出息,也就递降到了奉恩镇国公,除了在宗人府领一份补贴,与其他旗人就没什么区别了。

在清朝的君主集权制下,宗室没有军权,但有议政权,并且能得到皇帝信任。虽说拉胯的宗室很多,但经过选拔,总有几个有点能力的冒出头来,即使到了清末,宗室子弟依然能在国家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奕訢、僧格林沁、端方、奕劻、载泽等人。

对比明朝要拿大量财政养好几十万宗室,并且这帮人还不能给国家帮忙,反而净添乱,清朝的宗室制度就很高明了。

如果不是清朝赶上了国际风云的变幻激荡,被西方列强打开了国门,它的统治还能维持很多年。

所以史学界公认,封建统治的巅峰就在清朝。

回看元明清三朝,元朝不到百年而亡,主要原因在于它制度的不合理,七八十年后矛盾就开始爆发,最后被朱元璋抓住机会,用十几年的时间建立起明朝;明朝承袭元制,又进行了改革,大明的统治时间大大超过了元朝;清朝承袭明制,又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所以它也达到了276年。

以两宋为交界,历史上,元明清这三朝也经常被归到一起,从失败的元朝到成熟的清朝,中国封建王朝制度走向巅峰,中间是个不断向前朝学习,并对制度加以修改完善的过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推... 书名:《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作者:蜀中剑士 状态:已完结 字数:151万字左右 小说标签:架空历...
原创 村... 中国古代有一个词语在战场上经常被用到,那就是“百万大军”,主要是用来形容军队的人数极其众多,但其实在...
原创 历... 历史如同一座起起伏伏的沙丘,总在演绎不同的岁月里的不同故事,王朝更迭,往复无度,华夏自战国末期逐渐走...
历史上的今天 | 卡尔·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
原创 李...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历史上,能够登上皇位的大多都是有能...
比狂飙还黑:盐商如何靠一粒盐躺... 盐:古代版“比特币”是如何炼成的? 你以为比特币是21世纪的稀缺资源?两千年前的中国人早就玩透了这...
原创 明... 所谓“廷杖”,就是使用栗木制成的棍子去责打犯人,最早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据《后汉纪》记载: 明帝政事严...
墨染春秋:王羲之的十八缸水与永... 一、偷书少年与笔锋初现 东晋的琅琊王氏府邸,七岁的王羲之跪在父亲书房外。他的掌心沁着汗,目光却死死盯...
传统文化赋能基层治理 【光明论坛】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回信,让张家与邻居...
原创 晚... 引言 最近这几年在电视荧幕上我们能够发现流行的几乎都是各式各样的清宫剧。在剧中,各个角色穿着优雅华贵...
原创 《... 《似锦》郁锦母亲是贤妃,他跟齐王是同母所生,但贤妃却从未真正爱过郁锦。在贤妃眼中,郁锦生来便是不祥之...
三星堆、金沙先民是否属于同一人... 成都3月12日电 (记者 岳依桐贺劭清)“独辫式的人头像,在三星堆出土人头像中数量最多,可能代表了三...
湖北省暨武汉市各界人士举行仪式... 据微信公众号“湖北民革”消息,3月12日上午,湖北省暨武汉市各界人士在辛亥革命博物院北区红楼大礼堂举...
原创 南... 前言: 蒙古国在历史的记载中军事力量可以说是举世闻名,铁骑军在世界史册上都有很高的地位。征战四十多个...
一部东莞“威水史”!老百行专题... 东莞,一座以制造业闻名遐迩的城市。这座勇立改革开放潮头的“世界工厂”,其制造业蓬勃发展的背后,究竟潜...
原创 家... 在天津市的一户普通人家中,高先生珍藏着一组两枚珍贵的家传藏品——丁未大清铜币当制钱十文。这两枚铜币不...
原创 我... 孟坤,你是看不起我这样的黑人姑娘吗。” “亚妮,我们之间时间实在不合适,你别强求了。” 非洲姑娘爱上...
原创 晚... “金田义帜连广宇,壮士大刀舞长空”。 1851年1月11日,以洪秀全为首的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
创新保护利用,让“古都之脊”焕... 【光明时评】 作者:王子尧、王卫华(分别系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 今...
原创 古... 现代人出行最重要的就是吃喝住行,其中,住一定是大多数人最为看重的了。不管去哪里,一定会尽早找个旅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