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新军阀混战中能够最终胜出,与“江浙财阀”的鼎力支持大有关系,他以国民党正统的名义发号施令,同时用大量的金钱发起“银元攻势”,先后打跨了汪精卫、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等权力竞争者。而作为浙江奉化人,当他攫取国民政府军政大权后,其用人标准为“黄、浙、陆、一”,里面第二条就是浙江同乡,野由此构建了国民党“浙江籍”的上层架构,组成了维持地位的主要班底,势力足称“半朝”。
所谓“黄”自然是黄埔军校军校,教官、特别官佐或学员出身;所谓“陆”是指民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所谓“一”是指由黄埔军校教导团扩编而来的“第一军系统”,所谓“浙”那就是同乡,一般来说,这四项条件满足二、三个的话,晋升就是嗖嗖的。
最重要的是军权,而黄埔系中央军最具实力的“陈胡汤”三大军事集团头目陈诚(青田)、胡宗南(镇海)和汤恩伯(武义)都是浙江人,他们统领着总数超过百万的嫡系部队,是蒋介石维持独裁统治的主要基础。这尚不计入蒋鼎文、俞飞鹏、孙元良、周至柔、邱清泉等亲信将领。
据不完全统计,黄埔一期的37名浙江学员中奉化籍就有10人,历界黄埔毕业生中仅浙江诸暨籍的国民党将级军官就超过150名,裙带关系非常严重。
之后是负责个人安全的警卫机构,蒋介石的贴身卫士大多是奉化亲戚或同乡,比如侍卫长王世和、蒋孝镇以及西安事变中被打死的蒋孝先等等,包括最具权力的“委员长侍从室主任”一职,也长期由浙江籍的俞济时和林蔚担任。
令人谈虎色变的爪牙组织“军统”,也始终由来自浙江江山县的戴笠掌控,戴笠照猫画虎也是大肆任用同乡,军统局的“江山帮”是势力最大的一个山头。1946年戴笠摔死后,军统三巨头另外两个郑介民、唐纵最终都没有坐稳保密局长的位子,而是任用了资历尚浅的毛人凤,浙江籍贯是个很大的因素。
“蒋家天下陈家党”,掌握党务系统和中统特务组织的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一样是浙江湖州人,从黄埔军校担任蒋介石机要秘书起,二陈的CC系成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的代名词,随意任免政府官吏和安插机关人员,在国民政府内部举足轻重,任何派系挑战他们的地位时,恐怕都有血光之灾,蒋介石“首席智囊”杨永泰九成死在CC系手里。
在国民政府中浙省官僚也不在少数,比如出身浙军的陈仪、出任过“行政院长”的翁文灏、中统局长朱家骅等人,这些亲戚套亲戚、同学加同乡的关系,使浙江人氏遍布在民国党政军机构中,数不胜数。
比较特殊的是保定军校校长、陆军大学代校长蒋方震(百里),算是一股清流,这位浙江海宁人完全是依靠军界名望占有一席之地的,并非蒋介石刻意提拔的结果。另外一位就是号称“蒋介石文胆”、侍从室二处主任陈布雷(慈溪),这是个不弄权的才子,最终以悲剧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