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或为曹操遭遇的第一个挫折——谯、沛兵变
迪丽瓦拉
2025-09-03 18:33:46
0

宿刘温书斋(张乔)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涛。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

曹操这个人物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抛开这个道德标准不谈,他可以说是汉末三国时期历史贡献最大的人物。曹操一生中打了不少胜仗,青徐、河北、关中等地都是曹操自己打下来的,所以说曹操篡夺汉室政权,和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它的性质和后人的评价都是不一样的。曹操只能说利用了汉室的影响力,司马氏却是窃国大盗。不过反过来说,曹操也称不上是常胜将军,他打的胜仗不少,打的败仗也很多,遭遇过一些挫折。比如在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曹操讨伐董卓的时候,就在荥阳汴水遭遇了惨败,幸亏曹洪献马才逃出生天。不过在这之前,曹操其实还有过一次挫折,就是谯、沛兵变。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曹操成为"西园八校尉"之一

曹操有一个好爹和好养祖父,尽管养祖父曹腾是个宦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受到士人的歧视甚至敌视,但是曹腾在用事的时候推荐了很多名士;曹嵩又官居显位,无论是人脉还是财力,曹操都具备。所以说曹操入仕还是非常简单的。曹操在二十岁被举孝廉,然后成为洛阳北部尉(大概是洛阳公安分局局长),在任上打死宦官蹇硕的叔父,什么事情都没有,只是明升暗贬为顿丘令。后来曹操陆续当过议郎、骑都尉、济南相等职,因为得罪太多权贵在家中蛰居一段时间。

到了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原先被镇压的黄巾军又有复起的倾向,比如河东白波军、汝南黄巾、益州黄巾等等。凉州、幽州、冀州等地仍然处于动乱之中。而且有术士预测洛阳会发生兵灾。汉灵帝为了宣扬权威、加强中军以应不测,令大将军何进从各地调集数万士兵,亲自在平乐观演习军队;另外汉灵帝还设置了"西园八校尉"这样一个军队的番号,分为上军校尉、中军校尉、下军校尉、典军校尉、助军左校尉、助军右校尉、左校尉、右校尉。曹操被任命为典军校尉。

"西园八校尉"都统属于上军校尉蹇硕,蹇硕和"十常侍"有一些不同,他是因为个人形象和可能具备的一些军事能力成为"西园八校尉"之首,是宦官集团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曹操打死蹇硕叔父的时候,蹇硕其实算不上权宦。宦官这个群体在东汉时期要紧密依附于皇帝,他是皇权的延伸,而不能独立活跃于政治舞台上。可以看出这支军队也是由汉灵帝亲自掌控,作为典军校尉的曹操,也可以视作汉灵帝的力量。

谯、沛兵变

"西园八校尉"的兵力从何而来呢?汉灵帝是为了加强中军,想来应该不会从中军其他军队中抽调士兵来组建"西园八校尉";从各地调集的阅兵的军队,也是统属于何进,屯兵在平乐观外。根据一些史料可以推断出,"西园八校尉"的军队,有一部分应该是让这些校尉从地方上征募的。

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引注了一段《汉末英雄记》的记载,可以看到刘备在创业初期的一个经历。刘备早期在涿郡聚合少年,带有一些豪强和游侠的性质。曹操的行事也带有一些任侠气,而且好结交游侠。根据《汉末英雄记》的记载,在汉灵帝末年时期,刘备曾经活跃于洛阳,与曹操应该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刘备曾经和曹操到沛国,就是曹操的老家,进行的活动是"募召合众",大概是征募士兵。汉灵帝还没有死,至少在权力中枢中,皇权还是非常稳固。曹操和刘备何以在谯郡招募士兵呢?应该就是补充典军校尉所领的士兵。

但是这次活动却是失败了,引发了兵变。根据《太平御览·人事部一百八》引用的《曹操别传》记载。曹操成为典军校尉(原文为典军都尉,当作典军校尉),回到沛国的时候,突然发生兵变。曹操本人也受到攻击,自己跑到记载中的"平河亭长"的家里。曹操自称"曹济南处士",这里应该不是说曹操多疑隐藏姓名之类,曹操当过济南相,身上又有伤,如果平河亭长消息灵通、耳目敏锐,"曹济南处士"的名字是瞒不住曹操的身份的(不过事实上亭长不知道是曹操)。曹操在亭长家养伤不到十天,然后请求亭长用牛车送他回谯县老家,最终转危为安。

谯、沛兵变的时间

这次谯、沛兵变的时间是存在一定的争议的。因为在之后又有一次谯、沛兵变。第二次是在"汴水之战"之后,曹操、曹洪、夏侯惇等人到扬州募兵,回到沛国龙亢的时候发生兵变,招募的新兵大部分都跑掉了。而且这次兵变曹操也受到了攻击,所以有人把两次兵变合作一次来看。

但是小编认为,这两次兵变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第一是时间问题。《曹操别传》中记载,曹操在当时的身份是"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曹操担任典军校尉的时间是在中平五年到中平六年(即公元188年到189年),董卓在中平六年入京,给曹操的官职是骁骑校尉,曹操不与董卓合作,从洛阳逃出来,这个官职就作废了;后来曹操起兵的时候,自领的官职是奋武将军(《魏略》中倒是有记载董卓征曹操为典军校尉,但是《魏略》中记载错误实在太多,而且曹操这个时候已经讨伐董卓,不应承认董卓给出的官职)。所以第一次谯、沛兵变的时间应该是中平五年到六年,这也符合《汉末英雄记》中刘备与曹操征兵的记载,二者互为佐证。第二次则是在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时间线很清晰。

第二是程度的差别。根据《曹操别传》的记载,第一次谯、沛兵变的程度是很严重的,曹操本人腿部受伤,只身逃脱,只能寄养在平河亭长家中;而根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的记载,第二次谯、沛兵变的程度虽然也很严重,但是至少不会达到仅以身存的程度,曹操征募四千多人,半夜发生兵变的时候曹操手刃数十人(可能有夸张的成分),"馀皆披靡,乃得出营",还有五百多人没有背叛曹操。当然还有一种解释,曹操受伤跑到平河亭长家里,消失差不多十天,这五百人大都是曹操起兵的老本。这个解释也是勉强通顺的。但是这是强行将《三国志》、《魏书》和《曹操别传》的记载捏合在一起,而且还要忽略典军校尉的记载。所以小编还是认为这是两次兵变,第二次兵变的时候曹操勉强稳定住了局势,情况至少比第一次强上一些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太平御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古国之一,上下五千年里人才辈出,无数著名的文人武将名留千古,被后人世代传颂;...
原创 唐... 大家都知道,唐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特别伟大的唐朝,当时可谓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特别是在唐玄宗李隆...
朱元璋与道士的智谋对决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其非凡的领导才能和铁腕手段,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人知的皇帝...
原创 清... 清朝官员官帽后以孔雀翎装饰,称为“花翎”。花翎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贵;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
原创 原... 【历史】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穷者,更多不幸也”,也就是穷苦的人,所拥有和经历的苦难,那是更多的。这句...
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传奇人生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帝王的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着各自的光芒。然而,若要谈及从平民到皇帝的传奇...
齐桓公称霸:春秋时期的强国之路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而又充满变革的时代。这个时期,各诸...
原创 原... 提到苏联的话就不得不说下斯大林这个人了,他在当时可以说是整个苏联的精神领袖,甚至一度达到了被神化的高...
原创 原... 为何华人在非洲娶了当地的女人,回国却不带自己的妻儿?别不明白 中国是四大里是文明古国之一,有着500...
这群年轻人,给文物当医生(文化... 人生病了要看病,文物若是“受伤”或“生病”,应该如何处理?文物修复师们的工作就是治疗文物病害,为残损...
原创 天... 在金庸老爷子写的武侠江湖里,郭靖绝对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为人正直憨厚,对国家忠诚,打起架来更是勇猛,...
原创 明... 在紫禁城奉先殿的青铜香炉前,明朝十六位皇帝共同浇筑了276年大明帝国基业。 当我们拨开"洪武之治"和...
原创 原... 文/晚风暮雨 宋孝宗是南宋第二位皇帝,一生事养父宋高宗极孝,故得到“孝宗”的庙号,尴尬的是,这位南宋...
涿鹿之战:一场奠定华夏根基的惊... 在华夏文明那波澜壮阔、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涿鹿之战宛如一座巍峨耸立且光芒万丈的灯塔。它穿透了远古时...
原创 朱... 01 朱棣执意迁都北京,反对无效 今天继续讲永乐大帝朱棣,之前分享了很多朱棣为了强化、巩固自己统治的...
南朝齐废帝萧宝卷:后宫市场的“...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南朝齐废帝萧宝卷绝对是个“特别”的存在。作为一个名义上的皇帝,他的治理方式与众不...
原创 埃... 15世纪下半叶,奥斯曼帝国在其苏丹“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的率领下四面扩张,不仅向西征服巴尔干地区,挺...
原创 李...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原创 原...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作为人类世界的灾难来说,有自然的灾难,也有人为的灾难,而且每一次灾难都给世界...
霸气外漏的亡国之君——项羽 项羽,这位历史上被称为“破坏王”的传奇人物,确实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你的描述生动有趣,让我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