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有人说明朝多昏君,清朝多明君,真的如此吗?
迪丽瓦拉
2025-09-04 00:02:42
0

在某个不算太遥远的时光里,曾有两位声名显赫的学者,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见解,观念独特,各具风采。高晓松先生所提的“明朝三无”说,主张明朝不过是一个没有英主、没有名将、没有志士的朝代。这一说法,犹如风中沙粒,迅速在知识界流传。而早先,阎崇年教授则提出了与之对立的观念,声称“清朝的12位帝王,无一纨绔”,其言辞的深刻与反思,使得这句话在学术界颇具分量。二者的观点看似各自有理,继而引申为一句简单而响亮的总结:明朝多昏君,清朝多明君。如此看法,似乎很有道理。但,究竟是事实如此吗?

面对这样的说法,首先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这种结论实在是片面而错误的!诚然,明朝有些皇帝在勤政方面的表现,确实与清朝皇帝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天启等几位皇帝,都是上朝不勤,早晚有些懒散的形象。而相较之下,清朝的皇帝,即便是咸丰、同治、宣统这些较为不堪的帝王,也没有如此懒散的态度。然而,上朝的勤快与否,并非昏君与明君的唯一标准。皇帝的好坏,不能单从他的劳累程度来判断。若从更为宽广的视角看,结合两朝的科技、文化和经济水平,便可以清晰地辨别出谁才是真正的昏君,谁才是明君。

第一:科技水平

谈到科技,明朝虽不再是世界的领头羊,但也不乏成就。甩开那些医药领域的专家不说,像宋应星、徐光启、程大位等一批科学家便为这个时代的科技注入了活力,他们分别撰写了《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算法统宗》等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更有徐正明发明的原始直升机、王徵提出的原始蒸汽机,甚至原始自行车等,皆彰显了明朝在科技领域的卓越创造力。军事科技方面,火箭武器、火枪、弗朗机、燧发枪等一系列武器的创新,尽管未必能与世界同步,但绝不算落后。

与之相对,清朝的科技水平则在很大程度上倒退。直到洋务运动爆发之前,清朝的科技界几乎无人可言。齐彦槐和戴梓两位人物略有作为,但因后者发明连发火枪而被康熙帝迫害流放,实在令人唏嘘。而清朝皇帝的愚昧则愈发令人瞠目:乾隆帝不知道英吉利,慈禧太后竟误以为西药是用儿童眼珠炼成的,甚至还有同童子尿“克制”西洋火炮的荒谬事件。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清朝统治阶层的愚昧无知。

第二:文化水平

再说文化,明朝无疑在文化上领先于清朝。其代表性人物众多:解缙、杨慎、徐文长、唐伯虎等一批文化名人堪称文学的瑰宝。而明朝的小说艺术更是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红楼梦》尚未问世之时,《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三部作品便已成为文学经典。此外,王阳明的心学,也是明朝哲学的辉煌篇章之一,影响深远。作为明朝文化的巅峰之作,《永乐大典》更是集文学、宗教、占卜、工艺、医学于一体,几乎无所不包。

与此相比,清朝的文化成果显得颇为逊色。除了刘墉、纪晓岚、曹雪芹等数位名人外,几乎再无出类拔萃的文学人物。而清朝的小说《红楼梦》虽艺术价值极高,却似昙花一现,难以传承更久。乾隆皇帝的《四库全书》,虽名声显赫,却也因其大肆销毁文化遗产而争议丛生。到了晚清,八股文的毒害使文人普遍沦为文化上的“瘸子”,文化的繁荣已不可再谈。

第三:经济实力

经济方面,明朝初期由于海禁政策,经济并不强大。海禁初衷是为了垄断海外贸易,但这种控制策略不仅导致了经济活力的萎缩,也让明朝陷入了与世界经济的隔绝。直到嘉靖年间,海禁逐渐放松,江南的资本主义萌芽为经济带来了新生。即便崇祯时期由于天灾不断,经济遭遇重创,但如果没有外力干扰,明朝的经济潜力是相当强大的。

而清朝则是经历了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直到鸦片战争后才被迫开放。即便如此,清朝的国际贸易受制于外国列强,几乎失去了自主权。而清朝的经济支柱,依旧是农业。康乾盛世虽盛大,却是一个贫穷的盛世,经济基础薄弱,无法承载快速增长的人口。

结语

将两朝对比,得出的结论是:清朝实际上是对明朝的一次历史倒退。明朝虽有几位上朝不勤的皇帝,但他们都是信任大臣、放手让社会自由发展的君主。正是在他们的治下,明朝的科技与经济达到了历史巅峰。看待这些皇帝,岂能简单地以“昏君”一词定论?试想,若是明太祖、成祖、仁宗、宣宗等都被认为是昏君,那么明朝的辉煌如何得以实现?

因此,历史的真相常常比我们表面的印象更加复杂。愿我们在探讨历史时,不要陷入片面的评判,而要用更为宽广的视野去理解与思考。历史的深邃与丰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细细品味。愿我们在面对一切纷争时,能够保持理性,包容过去,积极向前,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王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当年女真民族入关之后,就开始了对中原的统治,这个马背上得天下的民族,是...
原创 秦... 秦始皇陵考古挖掘工作,为何迟迟不开始?专家:需要满足3个条件! 1974年1月,秦始皇陵兵马俑被陕西...
家传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 在福建省闽侯县,刘先生珍藏着一枚世代相传的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这枚铜币不仅是刘家世代守护的瑰...
原创 诸...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六次出发前往岐山伐魏。 但这次在路途上,他明显感觉力不从心。在昼夜兼程的高度紧张...
原创 原...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国际发展如同滚滚长江,不断东流。也就是说,世界大势,超级大国不断更替,那是无...
原创 清... 清朝让中国发生了巨变,为何历史上总有人抹黑清朝?原因很简单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经历过最后一个朝代...
原创 小... 《大明王朝1566》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奸臣严嵩在垮台的前一刻,准备给酱菜店六心居的老板题一块匾额,没...
原创 美... 从重返亚太以来,美国就对中国步步紧逼,打压遏制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俄罗斯。 为什么美国总是死咬着中国不放...
原创 蜀... 作为三国中晚期的风云人物,姜维一生充满了传奇,但也留下很多谜团,导致后人对姜维有很多误解。 最典型的...
原创 第... 空城计是大家都熟知的一个故事,街亭失守后,诸葛亮在西城安排撤退事宜,这时候司马懿率大军杀来,而诸葛亮...
原创 慈...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秦...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统一六国的秦始皇继续北却匈奴,南平百越,近一步的扩大了秦王朝的...
原创 三... 被黄祖砍死的祢衡,排名第五。 祢衡的智谋是很强的,因此恃才傲物,一言不合就喜欢开喷。一般有修养的君...
原创 明... 可能不少朋友对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有所了解,这场发生了百年的灾难至今仍然是老百姓津津乐道...
原创 2... 1993年,高考落榜的孙天帅独自一人来到了深圳南山区一家电子厂打工,对于家境贫寒的孙天帅而言,找到这...
原创 原... 鬼谷子识人:身上有这3种特质的人,注定大富大贵,你是吗? 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非常繁荣,其中最著...
原创 原... 慕二仪之嘉德,继三光之懿容。 二仪分天地,三光日月星。 就我个人来说,知道慕容这个近乎一见钟情的姓氏...
原创 非... 非洲唯一没有“黑人”的国家,却不愿和黑人来往,却对中国免签 众所周知,这个世界上分为三大人种,黑人、...
原创 美... 一国的历史教科书常常隐含了该国的核心价值观。教科书选入哪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所追求...
原创 孔... 东汉末年,天下动荡不安,各大势力纷纷揭竿而起,争夺地盘,割据势力,形成了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就是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