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葬礼风俗向来以厚葬为主,皇帝、皇后等统治阶层的墓地更是丰富无比,其中的陪葬品足以让普通百姓过上奢华的一生。王公贵族的墓地同样不遑多让,珍贵的宝物应有尽有,于是,盗墓贼这一神秘而危险的职业便因此诞生。在相对平安的年代,盗墓贼活动就已经屡见不鲜,更不用说是在乱世之中,盗墓贼的活动更是猖獗不已。各个朝代的墓地都成了盗墓贼们觊觎的目标,尤其是那些名声显赫的墓主,往往更容易成为盗墓的对象。因为这些墓葬中蕴含着丰富的文物,一件随便取出的宝贝就足以让盗墓贼们发大财。
然而,有一个名人的墓葬却奇迹般地历经千年不被盗,这并非是偶然。在盗墓界,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绝对不去盗取包拯的墓地。包拯,即包青天,历史上清官的代名词,被誉为“铁面无私辨忠奸”。他的墓地之所以不受盗墓贼侵扰,原因却颇有一些历史渊源。
宋朝时期,金兵入侵泸州,对于这些侵略者而言,他们心怀对宋朝的深仇大恨,于是在大肆破坏中,许多宋朝高官的墓地都成了他们的目标。包拯的墓地就在附近,然而,金兵们却并未对其产生过多兴趣。这并非因为他们知道包拯的墓葬内并无珍奇之物,而是因为包拯在老百姓心中享有崇高地位,他是一位被人尊敬的清官。对于这些盗墓贼而言,如果敢触犯包拯的墓地,必然会引起民愤,而那些盗墓贼可不希望招惹这些愤怒的民众。
盗墓界中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定,即“包拯墓地不可盗取”。虽然这一规定并没有明文规定,但大家都默契地遵守着。更有一种说法认为,包拯去世后成为了地府中的阎罗王,而那些盗墓贼通常是跟死人打交道,对于阎罗王的存在心生敬畏,因此自发地约定不去盗取包拯的墓地。
这一历史传说既彰显了包拯在人们心目中的高尚形象,也揭示了盗墓界中的一种潜规则。在中国古代,清官如包拯之墓能够得到如此特殊的待遇,既反映了历史人物的深远影响,也表明了盗墓活动背后隐藏的文化信仰和伦理规范。包拯墓地不可盗取,这一规定,成为了盗墓贼们心中的一道禁区,展现出中国古代社会中对清官的崇敬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