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和隆裕到底是什么关系,光绪大婚时,为何会扑倒在隆裕身上哭?
迪丽瓦拉
2024-11-06 14:44:31
0

原标题:光绪和隆裕到底是什么关系,光绪大婚时,为何会扑倒在隆裕身上哭?

光绪与隆裕是堂兄弟,感情亲近,本是一桩好姻缘。

但光绪只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并不是一个善于低调、伺机而动的政治家。

洞房本来应该是幸福的一天,她却在姐姐怀里哭泣,这注定了两人的悲剧。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诸葛亮娶了个丑老婆的小故事。

据《襄阳七九记》记载:

(黄承彦)对孔明说:“听说你选妻,只有黄头黑脸的丑女才合适。”孔明答应了燕,送她离开。

绵南著名学者黄承彦为人豁达开朗。当他得知诸葛亮要娶妻时,他说:“听说你要选妻,我家姑娘长得很丑,黄头发黑脸,但她的才华配得上你。”

诸葛亮答应后,黄承彦便将女儿送去那里成亲。

当时的人取笑说:“选妻不要像孔明那样,会娶到阿成这样的丑女。”久而久之,这成了农村的一句谚语。

诸葛亮长得帅,娶了个丑老婆,自然被人津津乐道。

事实上,诸葛亮赚了很多钱。一方面,他的岳父不仅是襄阳名士,而且荆州牧刘表是黄氏的舅舅,蔡瑁又是黄氏的舅舅。这些关系对于诸葛亮提升自己的声誉很有帮助;另一方面,黄氏两人的才华不相上下,都为诸葛亮的事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诸葛亮重才重德,不以貌取人。这是罕见的,不愧为政治家的境界。

再说了,作为一个男人,当你有实力的时候,去追求美女也不晚。没有祖国怎么可能有美人呢?没有车、没有房,美女怎么能回来呢?

光绪也是个帅哥,但他缺乏政治智慧,不懂这个道理。如果你不能与别人相处,你就无法与自己相处。

青梅竹马,本该是幸福的政治婚姻

年轻的皇帝

清军入关后的第十一位皇帝和第九位皇帝,清朝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昙(1871-1908)在位期间一直使用“光绪”年号。

爱新觉罗载昙,清德宗,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九位皇帝。他的年号是“光绪”,史称“光绪皇帝”。

父亲是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奕宣亲王,母亲是慈禧太后的妹妹叶赫那拉万贞。

同治十三年(1874年),咸丰与慈禧太后之子同治皇帝去世。他没有儿子可以继承皇位,咸丰也没有其他儿子。年仅四岁的载湉被慈禧太后选中,传给咸丰继承。王座。

就这样,载昙和慈禧太后有了“母子”关系。本来载昙是咸丰的侄子,也是慈禧太后的侄子,所以两人的关系更加亲密。

咸丰帝的侄子很多,但慈禧却因为姐姐的关系而选择了载昙。目的是为了方便政府的控制。

慈禧视载昙为自己的儿子,她对部下说:

载昙“常卧于床上,无论冷暖,添衣脱衣”,“教皇帝方纸读书,口授《诗四书》,我却害怕”。我的爱不会到来。”

可见慈禧对待载昙非常好,非常用心。

光绪十二年(1886年),按照礼制,载昙绪将在十六岁结婚,然后执掌朝政。

慈禧不想交出权力。尽管她同意重新掌权,但她仍然拒绝与扎坦结婚,这在朝廷上引起了争议。

载昙的父亲纯亲王淳宜珍明白这一点,提出载昙继位后,要请慈禧“训政”,实质上是在幕后听政。

没有本质区别。这样做是为了让慈禧放心。

光绪十三年(1887年),载昙亲自上台。慈禧继续通过“训政”来控制政府。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朝政,慈禧太后将自己的侄女都统桂香之女叶赫那拉氏封为载昙为皇后。

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光绪册封叶赫那拉氏为皇后,举行大婚,慈禧重新掌权。

光绪与隆裕

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叶赫那拉氏,满洲黄旗人,名静芬,小号喜子,慈禧弟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香之女,光绪堂弟。

隆裕比光绪大三岁。没有史料明确记载两人是青梅竹马,但也有人说他们从小就认识,玩得很好。

豹眼觉得这个比较可信。

首先,光绪是慈禧妹妹的儿子,隆裕是慈禧弟弟的女儿。这些堂兄弟关系很亲密,他们之间来往也很正常。

其次,光绪四岁就成为慈禧的继子,而隆裕当时只有七岁。兄弟姐妹一起玩耍。弟弟不会因为姐姐丑而嫌弃她。

光绪十九岁结婚,隆裕二十二岁。

光绪晚婚是因为慈禧不想放弃权力,隆裕这么大了还不结婚也是有原因的。

隆裕长得不太好看,驼背龅牙,但淳亲王的女儿还是不愁嫁人的。之所以不结婚,是慈禧的老主意,目的是为光绪做准备。

既然打算把隆裕嫁给光绪做皇后,就需要从小培养感情。

第三,八旗的孩子不像汉族那样讲究,不存在男女孩子不亲热的问题。

因此,光绪和隆裕不仅互相认识,而且还经常在一起玩耍。堂兄妹是有感情基础的。但这和以后成为情侣不是一回事。

不过,论政治联姻,这是一对非常好的夫妻。可惜光绪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年轻人任性,美好的婚姻却被光绪毁了。

光绪大婚后,慈禧太后并没有违反年轻皇帝一出嫁就应亲自执政的祖法。相反,她主动从皇宫搬到颐和园安度晚年。

这说明慈禧还是给光绪留了足够的面子。只要光绪照顾好自己,慈禧就不会太为难他。

但年轻的光绪皇帝太年轻了。与他的父亲淳王相比,他实在是太稚嫩了。他不懂得约束自己,不遵守政治规则,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据光绪皇帝记载:

慈禧指定纯亲王次子载昙为咸丰皇帝。当他登基为帝时,话音刚落,纯亲王就发出一声悲鸣,瘫倒在地,放声大哭。亲戚们纷纷伸出双手,互相搀扶,却没有人能把他拉起来。

豹眼相信,淳王并没有过度兴奋,而是有些害怕。他知道这从来都不是一件好事。

光绪成年后,重臣讨论光绪大婚时,淳亲王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慈禧“训政”的主张。意思很明确,就是你这个老头子还是继续说了算,不要为难这个孩子。

慈禧的妹妹万贞嫁给纯亲王后特别受宠,很快生下了长子载翰。不幸的是,她两岁时就因病去世了。不久,载昙出生了,纯亲王特别喜欢他。

纯亲王明白,皇帝是一份好工作,但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尤其是在慈禧这样的狠女人手下,情况就更加糟糕了。所以,淳亲王一直小心翼翼地侍奉着他。

但小光绪不知深浅,远不如他的父亲世故。

光绪大婚的过程

据黄俊的《花岁任圣庵回忆》中记载了一段宫廷太监的回忆:

'西王后是德宗选定的。提和殿中,他召集众大臣、女儿们,选入室内。他们一一排好队,与五名候选人并排在一起。第一个就是那拉氏家族,副都城桂香女,慈禧的侄女。也(即隆裕皇后)。二是江西巡抚德馨二女,三是礼部左侍郎常绪二女(即珍妃姐妹)。当时,太后坐在宝座上,德宗站着侍候,宝座后面站着荣寿固伦公主和福晋夫人。前面摆着一张小长桌,上面摆着一个镶玉如意的把柄,还有两对红色绣花荷包作为挑选的证据。

当时,西王母为光绪准备了五位皇后候选人:

第一个选择是叶赫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隆裕皇后;第二个选择是江西省长德新的两个女儿;最后的选择是礼部左侍郎常绪的两个女儿。

按照程序,长桌上放置了一个玉如意柄和两对红色绣花荷包,作为选定的信物。选皇后则赠玉佩,选妃则赠荷包。

《翁同和日记》记载:玉如意赠给叶赫那拉氏,荷包赠给常绪之女。

光绪的师父翁同和并没有过多描述详细过程,但据说光绪是直接去找德馨的女儿的。西王母高呼“皇上”,光绪无奈送走玉如意。把它扔给叶赫那拉。

西王母见光绪喜欢德信的女儿,怕影响以后和叶赫那拉氏的关系,就把荷包送给了昌绪的女儿。老的封为晋妃,小的封为珍妃。后来又被封为瑾妃、珍妃。

虽然这个过程没有历史记录,但豹眼认为是可信的。

慈禧太后私下里告诉光绪选择叶赫那拉氏为皇后,但表面上她还是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让光绪自己做出选择。

光绪这小子一看到德馨的女儿,就按捺不住了。如果他不懂规则,那就只是走个形式,其他人只是来炫耀的。如果光绪不按套路办事,慈禧太后能不担心吗?

如果光绪听从号召,主动选叶赫那拉氏为皇后,就可以让他喜欢的德馨女儿为妃。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啊。

新婚之夜别人不方便观看,但太监、宫女还是需要在附近伺候。

不过,即使看到了一些情况,也不敢随便说出来。

据一位叶赫那拉氏后裔的自传记载,新婚当晚,光绪皇帝失声痛哭,对隆裕皇后说道:

姐姐,我永远尊重你,但是你看,我的处境如此艰难!

不清楚他这么说是因为他扑倒了高宇,还是他只是哭了,没有做任何其他事情。

看起来他并不急于做其他事情。

据太监李长安回忆:

光绪率领一众太监路过隆裕皇后的住处时,他命令太监们跺地,还经常用自己的哈巴狗在皇后的帘子上大小便。

虽然这是光绪皇帝像个孩子一样,用这种方式发泄情绪,但也可见他是多么不喜欢隆裕皇后。

本来,光绪不会如此厌恶隆裕。更有可能的是,他把对慈禧太后的不满发泄到了隆裕身上。

叶赫那拉的后裔也证实:

隆裕皇后心里颇为不悦。大婚后,光绪帝坚决不与隆裕皇后发生性关系。因为光绪帝在任何方面都不怎么看重隆裕皇后。隆裕皇后驼背,长得不漂亮,不爱读书,也不熟悉宫廷礼仪。这让光绪帝感到疲倦。

叶赫那拉不仅长得丑,而且不爱读书,不遵守宫中礼仪,这让光绪很累。

因此,豹眼认为,历史上并没有光绪新婚之夜投入隆裕怀抱时所说的话,但这并不离谱。

作为近亲堂兄弟,光绪并没有那么恨隆裕,他只是把对慈禧太后的不满发泄在隆裕身上。

正如光绪所说,“他太难了”。

但这也是光绪本人不明事理、缺乏政治智慧、不能低调造成的。

光绪想都没想,这么好的事情怎么会落在他的头上呢?不就是为了让他听话,让慈禧太后继续掌控朝政吗?

你老老实实喜欢老佛爷给你选的丑皇后,时不时去宠一宠别的妃子,好好保重身体。当拉斐特去世后,你能做哪些你想做但又失败的事情呢?

想想隋朝隋炀帝杨光是如何博得父母宠爱,罢黜太子登上皇位的。光绪落得这么惨,也不能怪别人。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任性造成的。

光绪不仅耽误了自己的生命,也害了大清帝国,更害了中华民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关于项羽是否伟大,这个话题一直存在着争议。项羽这个人物形象在历史上深入人心,他作为一位被赞誉为英雄的...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有四位帝王被誉为“真龙天子”,他们不仅展现了强大的统治力,还被认为得到了天命的庇佑。这...
原创 开... 如果我们了解一些近代史的背景,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中,几乎没有什么将领留胡...
原创 历... 赵云的“真实死因”到底是什么?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又是如何结局的?这些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赵云是刘备麾...
中华诗词库|唐朝诗人之“诗中有... 晨星·中华诗词库 “诗中有画”的王维 当敦煌壁画里的飞天掠过长安城头,王维正在终南山下调和青绿与水墨...
原创 1... 1991年,在霍尔果斯口岸,成群结队的民众聚集在边境线前,他们愤怒地喊叫,要求越境回到苏联。尽管这些...
原创 曹... 蓝图是一种战略计划,它不仅包括最终的目标,也涵盖了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在动荡不安的三国时期,虽然各方...
原创 令... 自从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取得胜利之后,日本便开始全力以赴地掠夺中国东北地区的丰富资源。虽然这一行...
原创 东... 自古以来,许多权臣的荒唐行径都屡见不鲜,但其中不少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值得深思的原因。尤其是当权臣...
淮河以北,孤地一块,南朝为何死... 全文共1626字 | 阅读需5分钟 南北朝时北魏与南朝齐的边境线,明明沿秦岭淮河一线,但在淮河入海口...
原创 去... 这是一组拍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云南丽江古城,距今已有近百年,看不到秀丽风景,一切都那么古朴自然。 丽...
原创 如... 《通鉴外纪》一书中,北宋的刘恕曾这样描述:姓氏象征着家族祖先的延续,而氏则是用来区分家族中各个分支子...
红色帝王蟹:前苏联的产业革新与... 通常来说,帝王蟹总被视为小资轻奢食材,总是和牛、三文鱼并列。 当然,正如bistro菜单里的黑松露,...
原创 这... 在世界历史上,许多国家曾经合并,形成了联邦,例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合并组成了马来西亚联邦,南斯拉夫和捷...
原创 1... 抗日战争进入第二年,1938年3月,115师的林师长不幸负伤,不得不暂时离开了前线。军队中不可缺少指...
原创 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底蕴深厚,堪称世界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凝结了无数古代劳动人民的...
原创 他...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他们的事迹流传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
原创 东...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写了东汉末年到晋朝初年近百年的历史,涉及董卓、袁绍、吕布、公孙瓒、刘表、孙...
原创 中... 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中,女性的社会地位长期处于非常低下的位置。某些时期甚至流传着“稚草换女”这样的说法,...
原创 日... 哈啰大家好,我是小格!今天跟大家聊聊一个很重要的话题,那就是日本对中国的情报渗透。其实,日本的间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