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尔文明的源头——欧贝德文明,从多方面探析它的形成与传播
迪丽瓦拉
2024-11-07 00:35:38
0

原标题:苏美尔文明的源头——欧贝德文明,从多方面探析它的形成与传播

苏美尔文明是苏美尔地区独特而丰富的文明,矗立在太平洋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这个文明自古已被视为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文字的文明之一,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苏美尔文明是如何形成的呢?

苏美尔人到达两河流域时,当地已有原住民。虽然严格来说,说苏美尔语的人都可称为苏美尔人,但苏美尔文明的真正源头仍值得深入探讨。

在苏美尔人抵达之前,当地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文明,学者们将之称为原始幼发拉底人或欧贝德人。

一、欧贝德文明的形成与传播

在《剑桥古代史》中,英国考古学家琼·奥茨指出:“把苏美尔的祖先定在欧贝德文化晚期是毫无疑问的,但似乎又已经太晚了。”因此,对欧贝德文明的研究对于探索苏美尔文明的源流至关重要。陶器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证据之一,通过陶器,我们能还原古代社会的面貌和文化。

在两河流域北部的高拉地区,欧贝德文明的遗址提供了研究的绝佳条件。从出土的陶器看,当地的哈拉夫文化与南部的欧贝德文化有着明显差异。哈拉夫的陶器以淡黄、红色和红褐色为主,而欧贝德的陶器则以绿色和粉色为主。造型上也有较大区别,哈拉夫彩陶更为多样,而欧贝德陶器则较为简单,主要以碗和罐为主。

然而,在制作工艺上,欧贝德陶器技术更为高超。欧贝德文化的烧陶技术温度更高,使得陶器更坚硬。在哈拉夫文化晚期,两河流域的居民开始借鉴欧贝德文化中的烧陶技术,两种文化开始融合发展。时间的推移,两种文化在制陶技术和艺术造型上逐渐融合,产生了新的器型和图案。虽然欧贝德文化在技术上更为先进,但哈拉夫文化的彩陶造型更为多样。两者在融合后,形成了更为丰富多彩的陶器文化。

从建筑角度看,欧贝德文化被分为三期。在第一、二期,主要定居在两河流域南部。从第二期开始,欧贝德文化逐渐向北扩展,对北部的哈拉夫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贝德第三期将祭室转变为神庙,标志着宗教在文化中的崛起。最初,欧贝德人在房屋旁边建有祭室,但随着文明的发展,宗教元素在社会中的比重大幅增加。祭室逐渐演变为神庙,不仅仅是祭祀场所,还具有集中劳动成果和再分配的功能。

这标志着祭司等宗教职业正式出现,宗教地位日益稳固。神庙成为了文明中心,不仅用于祭祀,还是劳动分配的中心。神庙中有固定的祭器,如香炉和陶壶。神庙的出现是文明逐渐演进的有力证据,社会等级开始显现。

二、从墓葬看欧贝德文明

早期社会阶层差异在生活水平、居住环境和墓葬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欧贝德墓葬中,随葬品数量超过七件的仅占六成左右,这一阶层的墓葬者地位较高,使用泥砖制成的棺椁。第二阶层的随葬品为1-6件,大多使用棺椁,但近五分之一无棺。第三阶层的墓葬中没有随葬品,其中约一半无棺。少数的墓葬属于屈肢葬,这也表明该阶层的人群社会地位较低,有可能是奴仆为墓主人陪葬。欧贝德文明的扩散也在其他地方的墓葬形式中留下痕迹。

比如,在两河流域北部的哈拉夫地区,早期的墓葬器具、随葬品的数量以及肢体的形式都与南部的欧贝德文明存在较大差异。然而,随着欧贝德文化的影响,泥棺木逐渐在该地区兴起。虽然其他地区的文化保留了一些本地特色,但在灌溉、生产和制陶技术等方面吸收了欧贝德文化的影响。墓葬风格的融合显示了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和融合的普遍现象。

三、欧贝德文明对世界的贡献

欧贝德文明的发展超越了周边文明,在生产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制陶技术方面,欧贝德文明的陶器比北部的哈拉夫文明更为坚固耐用,所用的火候温度也更高。早期的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生产力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上。欧贝德文明从最早的打猎采集逐渐过渡到农业,其先进的灌溉技术大幅提高了庄稼的产量。

农具的改进也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比如陶制镰刀的使用。相对锋利的刀具提高了劳动效率。在欧贝德遗址中,大量发现的陶制镰刀表明他们已经能够批量生产,证明了欧贝德社会在农业方面具有相对先进的水平。在社会发展中,宗教逐渐崛起。欧贝德社会从早期的单一祭室逐渐发展成真正的神庙。这表明社会中宗教的地位逐渐提升,神庙成为了文明的核心。社会中的宗教职业如僧侣逐渐脱离普通阶层,祭司成为了民众与神灵沟通的媒介。

神庙不仅是祭祀场所,还是祭司们的居所。神庙中有固定的祭器,如香炉和陶壶。欧贝德文明的宗教制度经历了逐渐复杂化的过程,宗教职业的分化标志着社会等级的形成。

在文明传播方面,欧贝德文明在两河流域南部发展,逐渐超越周边文明。北部的哈拉夫文化受到欧贝德文明的影响,两者在文化融合方面展现出逐渐加深的趋势。

欧贝德文明的第三期以后,向北扩张影响到了哈拉夫文化,形成了带有哈拉夫文化特色的欧贝德文明变体。不仅如此,在地中海沿岸的沙姆拉角地区也发现了典型的欧贝德陶器,以及大量的仿制品。这说明欧贝德文明的传播范围非常广泛,尽管由于时光久远,欧贝德人的生活细节难以考证,但大量的出土文物表明,他们曾广泛影响到不同地域。

总的来说,欧贝德文明的发展展现了在两河流域文明中的独特地位。其对陶器、建筑、墓葬形式的影响都在历史上留下深远的印记。欧贝德文明的扩散、变异以及对周边文化的影响,是古代文明交流互鉴的一个缩影。尽管各个地域的文明保留了一些本土特色,但在欧贝德文明的长期作用下,这些文化发展逐渐趋于多样而丰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赤... 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闻名于后世,我们小学课文里面还有这场战争的描述,它被称为三足鼎立的转折点,从此曹操...
原创 赵... 前言 自秦朝一统天下,建立王朝之后,朝代就不断的交替更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任谁都拦不住。在历...
【读方志 游中国】打卡榆林 旧石器时代,河套人就在此繁衍生息。距今约4300年的石峁遗址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以“中国文明的...
原创 镇...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有一个巨大的青铜鼎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后母戊鼎。原来名叫“司母戊鼎”,2011年...
原创 谈... 隆裕太后,全名叶赫那拉·静芬,她是慈禧弟弟叶赫那拉·桂祥的女儿,慈禧的侄女。慈禧为了延续娘家叶赫那拉...
原创 日... 今天连刷几个问题,要么就是“为什么日本能成为发达国家,中国却不能”,要么就是“中国跟日本比,到底差在...
原创 从... 吕布、关羽和张飞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但是历史上的他们和演义里的他们相比,多少是有些出入的,其中出入最...
原创 封... 在封神演义中,只因商朝纣王写了一首淫诗,亵渎了女娲娘娘,于是女娲娘娘非常恼怒,招来手下轩辕三妖,让她...
原创 除... 1949年10月1日, 天安门广场礼炮齐鸣,这传递给全世界一个信号—— 新中国正式成立了。 而新中国...
原创 相... 人类立足于现在,可以回望过去,但遥远的未来总是难以看清,使人捉摸不透,而人类在这一方面也不忘充分发挥...
原创 大... 慈禧太后曾垂帘听政,成为清朝末年的实权拥有者。然而正如历史往往有着不同的侧面,对于慈禧太后此人,除了...
原创 水...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马跃檀溪后,偶遇水镜先生司马徽,随后徐庶投奔刘备并成了刘备的军师,帮助刘备击败...
原创 伊... 领土主权从古至今都是国家利益的根本地线,当下中国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应当是寸土不让的。在此前,我国...
原创 满... 任何时代,王朝的落幕都不是由一人所为,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皇帝作为一个王朝的代表,已经成...
原创 江... 朱元璋是史上一位非常特别的皇帝,他既不是什么名人的后人,也不是出身达官显贵的家庭,但却一手打下了大明...
原创 溥... 有人说,溥仪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笑话。他明明出生在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家庭当中,明明享受着多少人羡慕...
原创 春... 之前通过讲述,繻(xū)葛的这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周桓王肩膀,将周朝的天子射出了历史舞台,同时也拉...
原创 朱... 中国人对于明朝大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国内喜欢明史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谈论起来明史都是一套一套的。这其中...
原创 盘... 在三国历史上,大规模骑兵作战和步兵作战是绝对的主流作战模式,而水战相对来说比较冷门,其实纵观中国古代...
原创 难... 封神世界中,圣人之下最强者是谁? 很多人认为是三霄娘娘。三霄娘娘是通天教主的亲传弟子,法力高强,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