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试毒女郎”,晚年很凄凉,看到食物就想吐
迪丽瓦拉
2024-11-08 08:42:19
0

原标题:希特勒的“试毒女郎”,晚年很凄凉,看到食物就想吐

“试毒员”,属于一种神秘的职业。名字并不陌生,但从事的职业能够引起外界极大的好奇心。从封建社会开始,那些帝王贵胄出于保护自己安全的角度,害怕有着不臣之心的人,企图利用食物的渠道给自己下毒,又因为缺乏先进的检测技术,他们往往会采取极不人道的方式,让身边的是从亲自品尝食物,检测食物的安全性。

后来,封建主义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试毒员这样的职业也不再存在。伴随二战的全面爆发,原本以为早已取缔多年的试毒职业,又重新回到历史舞台。

二战期间,作为纳粹的头目希特勒,异想天开地将这种原始且非人道的职业,纳入自己安全保卫工作中。

一生50多次的暗杀经历,希特勒不得不防

希特勒之所以要采取这样的安保措施,也是遭遇过无数次威胁后的“无奈之举”。根据希特勒当年的纳粹亲信回忆,希特勒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前前后后经历过50多次暗杀行动。这些暗杀既有来自同盟国的特工,也有来自纳粹内部不满希特勒统治的纳粹人员。

希特勒一生为人谨慎小心,常年宅在德国柏林的地下密室中不出来,很少有人能够与他近距离接触,平时打交道的人员,基本上都是追随自己的铁杆粉是,大都是纳粹党的高级将领。外界要想搞定他,只能通过的他的饮食起居下手,希特勒并不傻,别人能想到的方式,希特勒自然要能想到,为此他专门培养一支1名女子组成的食物试毒队。

最后的试毒女郎玛格特·沃尔克,回忆试毒的岁月

15名试毒女子中,大部分都是被纳粹党抓来的,她们根本不愿意为这样的恶魔服务。但是迫于无奈,只好走进柏林城这座暗无天日的地下室,每天胆战心惊的品尝各种食物。

玛格特·沃尔克是作为活得时间最长的试毒队员。1918年生于柏林的犹太人家庭,后来认识同为犹太人的丈夫,一见倾心随后走进婚姻的殿堂。可是好景不长,二战爆发,纳粹党发动对犹太人的清洗计划,丈夫也被纳粹党抓走带入集中营。

独居的玛格特·沃尔克一个人胆战心惊地生活在家里,不到一年,他们的家也在战火中夷为平地。玛格特·沃尔克只好从城市逃离,一路逃到住在乡村的亲戚家里躲避。

起初,玛格特·沃尔克以为农村是安全的,毕竟远离战火纷飞的城区,万万没有想到,她所在的农村,土地下便是希特勒的地下秘密工作室。有一天早晨,玛格特·沃尔克刚刚起床,还没有清醒过来,便稀里糊涂地被纳粹人带走。

纳粹党给他带上头套,将她塞进车里,一路上玛格特·沃尔克什么也看不见。等她摘下头套时,发现自己在一间地下密室。同屋里还有14个与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女孩。玛格特·沃尔克脑海里先想到的是,可能纳粹党要对她们做一些出格的事情。

没想到,15个人在屋里一直等,等待这些恶魔卑劣的行为降临。等到的是,午饭时刻,纳粹党居然给她们送上丰盛的美食,最后15名女孩明白,纳粹党是想让她们给“元首”饭前试毒。

大鱼大肉的日子,难以抵消精神的压抑

根据玛格特·沃尔克回忆说,她们15个人在地下室里饮食很好,与希特勒是同样的饮食标准。虽然说残酷的战争环境下,正常的面包都无法供应,能够每天与元首吃一样的饭,应该算是一种“幸福”。

但是这样的食物可不容易吃,生活在外边吃的是劣质面包,不需要担心自己会有生命危险,这样的丰盛大餐可是为了试毒,说不定哪天自己就走在希特勒前边,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她们也没有人身自由,每天吃喝拉撒睡都是在几间地下室里度过,也看不到太阳月亮,每天只要一到饭点,纳粹人员便送来美食让她们的试吃。

“享受”美食的日子,长达2年多。虽然15名女孩无一人被被毒死,但是近800多个日子里,每天活在美食与死亡的阴影中,看不到日月星辰和花花草草,使得她们的精神上出现对食物的恐惧。为此,15名女孩全部患上“厌食症”。

1944年,施陶芬贝格上校发动刺杀希特勒的行动,将自制的炸弹带入纳粹地下工作室,想要以此炸死希特勒,可是希特勒命硬,侥幸地躲过一劫。只是地下工作室已经暴露,部分也损毁。

借助此次爆炸,玛格特·沃尔克趁着地下室内一片混乱,终于逃出纳粹的控制。14个同伴没有那么幸运,全部葬身此次爆炸。玛格特·沃尔克一路不停地躲藏,生怕再被纳粹抓回去,过那种胆战心惊的生活,幸好遇上一名好心的医生收留。直到希特勒自杀,纳粹战败,德国解放后,玛格特·沃尔克才敢走向街头。

二战已经过去许多年,试毒的经历给玛格特·沃尔克留下巨大的心灵创伤,伴随一生没有抹去。那些因食物带来的恐惧感,经常出现在梦里,让自己半夜惊醒。晚年的时候,这种食物恐惧更加严重,玛格特·沃尔克只要一看到食物就会神经性呕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和... 北洋军阀这个词,大家应该不陌生。一般来说,北洋军阀的时期通常被分为三个主要派系:直系、皖系和奉系。乍...
吴业国:宋代“积贫积弱”说再探 摘要:学术界长期存在宋代“积贫积弱”说,指的是财政上的贫困匮乏与宋廷在对外战争中长期居于守势。通过全...
上海博物馆携手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11月11日,上海博物馆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正...
如果康熙传位于他,清朝很可能成... 雍正八年,一个王爷病死,皇帝哭到吐血。 这个44岁的人,生前掌控大清财政、军事、人事所有实权。 假如...
原创 古...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嫡庶之分严格按照等级制度来划分。根据这一制度,通常情况下,嫡出的子女地位高于庶出的...
原创 慈... 在晚清到民国的历史时期,中国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武术大师,其中一些人的传奇故事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让更...
原创 他... 受民间文学以及影视剧作品的影响,北宋名将杨延昭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虽然历史上的杨延昭没有那么“邪...
原创 唐... 洪武二十二年正月,55岁的延安侯唐胜宗平定贵州苗乱,朱元璋赏银一千锭。 一年零四个月后,他被押上刑场...
抗战期间,这里的征兵额居全国之... 抗日战争期间,四川的征兵额达到300多万,居全国之首。四川服工役的人民总数在300万人以上,四川贡献...
原创 乱... 2025年11月7日,日本首相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宣称台海冲突关乎日本国家存亡,这番越界言论很快引发...
原创 自... 作者:许云辉 公元1275年3月,元世祖罔顾元军主力与南宋鏖战正酣事实,诏令在高丽打造“千料舟、拔都...
原创 三... 比起三国时期那些英雄人物的广泛传颂,三国皇族后裔的结局似乎较少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鲜有人知。公元26...
原创 韩... 说到韩国,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韩流。当时,韩国流行的造型吸引了不少中国年轻人的模仿:五颜六色的头发...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丨8句歌词... 天津北方网讯:一段旋律,如何成为民族精神的符号?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原创 徐... 1938年春,中国抗日战争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朱德总司令突然访问了驻扎在山西的八路军115师344旅...
纪录片《新汴河》即将推出! 新汴河是新中国第一条人工开挖的大型河道,也是宿州人深植于心的母亲河。汴河是宿州的文化根脉——从隋唐大...
原创 晋... 公元280年,晋朝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派遣杜预将军带领大军进攻东吴。不到半年的时间,东吴末代君主孙皓...
原创 欧... 所谓“历史周期律”,也叫“黄氏周期律”,是黄培炎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提出的一个理论。它指的是国家政权会...
原创 朝... 二战结束后,美国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南部,而北部则由苏联占领。随着1947年冷战的爆发,朝鲜逐渐分化为南...
原创 明... 明代山西大移民:数十万人迁移到甘肃,探索你的家族根源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