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寇倚仗其武器装备的精良,迅速推进,致使平津、张家口、大同等地相继沦陷,淞沪、南京、太原等地也危在旦夕……
置身于1937年,目睹着南北各地接连传来的败绩,国土大片沦陷,心中的悲痛难以言表,仿佛“亡国灭种”的危机已迫在眉睫。这一年,希望比金子都珍贵。
而八路军在平型关成功伏击日寇,使全国人民知道了:原来日寇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我们敢于亮剑,敢于与之殊死搏斗,日寇也终将被我们击败。
那时的抗战局势,犹如乌云压顶,沉闷压抑,亟需一场振奋人心的胜利。尽管有人质疑这场战斗的规模,有人认为击败的只是日寇的辎重部队,但这场胜利却如同在茫茫黑暗中闪现的一缕曙光,意义非凡,其价值绝非他人的三言两语所能抹杀的。
然而,这场胜利也如同一面镜子,暴露出了八路军的3个弱点。开国上将李天佑后来就沉痛地总结过,若非如此我军还能减少一些伤亡。
首先,当时的115师官兵普遍有轻敌思想,以为阵型一垮,日军就会像以往的国军一样缴械或溃逃。
可战斗开始后,八路军发现日军单兵战斗能力强,意志坚定,日军各部遭到突袭后,很快便能依托地形反击,就算落单,三五个日本兵也会迅速背靠背作战,让数倍的八路军难以近身。即使被打散,日军也非一味逃跑,而是边躲避边伺机找到附近高地,再居高临下反击。
正因为这个原因,115师在平型关战斗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负责主攻的686团甚至出现了整排全部牺牲的情况,有一个连打到最后还剩20多个人;9连所有干部全都牺牲...
除了轻敌之外,八路军还对日军的凶残估计不足。长久以来,我军都严格执行优待俘虏政策,因此在平型关战斗时,各部都想抓一些日军俘虏。
可日军深受军国主义荼毒,普通士兵往往会负隅顽抗到最后,再以自杀式冲锋的形式结束生命。
当时,686团有一个电话员在拉电话途中,撞见一个受伤的日军,就像之前对待敌伤员的态度去对待日军伤员,结果还没把优待俘虏的话说完,日军挣扎起来抬手就是一刺。
最后,除了思想方面,具体对敌也没能及时调整,很多八路军指战员还在用老办法打仗,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伤亡。
例如当时686团负责进攻日军第六汽车队,面对敌人的百余辆汽车,我方战士没有及时将汽车烧毁,让顽抗的日本兵得以钻到汽车底部,以此做掩体周旋,为歼灭日军增加了难度。
不过115师作为八路军的精锐之师,大部分都是老红军,适应能力特别强,很快就进行调整。各部一齐发力,最终以伤亡600余人的代价,歼敌1000余人,赢得了此战的胜利。
在希望比金子还要宝贵的1937年,八路军用一场平型关大捷,给了很多人希望!
在看到希望的同时, 115师也付出了一些不必要的伤亡,这些都是教训、是弱点。115师随后开展了一系列的针对性训练,后续的对战就改善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