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是在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迅速崛起,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征战,成功地灭掉了辽国这一强大的敌人。拿下辽国之后,金国并未停歇,紧接着便向南发起进攻,目标直指北宋,意图彻底消灭这个敌人。金国动员了两路大军向南进发,士气高涨,战无不胜,频频击败敌军。然而,金国的统治者们渐渐意识到,若继续深入宋国境内进行长期激烈的战斗,可能会对金国的未来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金国最终接受了北宋提出的和议请求,这也透露出金国对灭掉北宋的信心并不足。 经过磋商,北宋同意将太原、中山和河间等三座重要的城镇割让给金国,双方达成了和议。这表明金国与北宋确实曾进行过一段时间的和谈。然而,遗憾的是,北宋的钦宗在事后单方面撕毁了这一协议,且北宋朝廷在军事指挥上出现了失误,导致金军趁机快速推进,直接逼近了开封城,这最终引发了震惊历史的靖康之难,也让北宋走向灭亡。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国与南宋之间的战争陷入了你来我往的僵持局面,双方始终未能以绝对优势战胜对方。特别是金国在几场重要的战役中遭遇失利,这使得金国内部主张议和的派系渐渐崛起。接下来,我们回顾一下南宋在与金国作战中的几个显著胜利。 1130年,著名将领韩世忠凭借出色的指挥才能,成功围困金军统领完颜宗弼,在黄天荡一带长达四十多天,极大打击了金军的士气。到了1131年,另一位英勇将领吴玠在和尚原一战中重创金军,再一次展现了北宋军队的强大实力。随后,在1134年,吴玠又在仙人关一带给金军带来了惨痛的失败。1136年,岳飞率领大军北伐,成功收复了伪齐所占领的陕西、河南等大片土地,导致伪齐政权土崩瓦解。 不久后,金宋之间达成了和议。进入1140年,刘琦在顺昌一战中再次击败了完颜宗弼,取得了顺昌大捷,岳飞的军队趁机北上,收复了黄河南岸的广阔地区。随后的绍兴和议,标志着宋金两国达成了和平协议,这时宋朝的主要将领的兵权大幅被收回,而岳飞则不幸遭到赐死。宋金两国维持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和平。 1161年,宋将吴麟、李宝等人在不同战线英勇作战,联手击败了海陵王完颜亮的南侵。这时,金国内部发生政变,导致完颜亮的南侵计划彻底失败。随后,宋孝宗和宋宁宗分别策划了隆兴北伐和开禧北伐,但这两次北伐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宋朝不得不与金国重新签订了一份屈辱的和约。 在这一背景下,金国没有趁机进攻南宋,主要是因为金国内部的政权动荡,以及北方的蒙古汗国逐渐崛起。隆兴北伐发生在完颜亮去世后,金世宗继位时发起的。金世宗的主要目的并非要灭亡南宋,而是希望通过南侵来稳固自己的政权。因此,在迫使宋孝宗议和之后,金世宗选择撤军,两国再次进入了和平时期,持续了四十多年。 开禧北伐则是在蒙古对金国发动进攻时,宋宁宗发起的。为了避免两线作战,金国在击败宋军后,同意了宋朝的和议请求。经过开禧北伐后,金国由于与蒙古的长期战争而精疲力尽,无法再顾及南宋,直到南宋与蒙古联手,共同打败了金国。总结来说,金国与南宋之间达成和议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点:首先,尽管金国的军事实力略胜一筹,但依然无法迅速灭掉南宋;其次,金国内部政权动荡,内部权力斗争削弱了金国的整体实力;最后,随着蒙古汗国的崛起,金国不得不分兵应对北方的威胁,因此无法再将精力投入南方战场。对于金国来说,与南宋议和并保持南部边境的稳定,同时收取岁币,是最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