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欧洲的加强版韩国,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国家
迪丽瓦拉
2024-11-09 05:13:17
0

原标题:波兰:欧洲的加强版韩国,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国家

波兰共和国(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英语:The Republic Of Poland),简称波兰,是一个位于中欧,由16个省组成的民主共和制国家。——引用自头条百科

在欧洲历史上不乏有一些国家,他们在某些时候占据了有利时机和地位,曾一跃成为世界强国,诸如塞尔维亚、芬兰、挪威和波兰等,从欧洲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来看,强国大都集中在西欧,英法德意,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等,而东欧则极少出强国。

然而就在这一极小的概率中,波兰就是东欧历史上一个曾经的强国,打过俄罗斯,揍过普鲁士,还与历史上强大的蒙古帝国打过仗,甚至奥地利也曾经大败波兰。

拥有如此多强国作为自己手下败将的波兰,在那一段历史中也扬眉吐气地成为了东欧乃至整个欧洲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波兰值得吹嘘的光荣的历史也仅限于此了,未能持续多久,波兰就先后经历了三次瓜分战争,衰败之路“一帆风顺”,甚至数次惨遭灭国之灾。

其中也可见波兰在历史上树敌之多。有军事专家将波兰比作为是欧洲的加强版韩国,人小鬼大,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充分展现了什么叫做“不作死就不会死”。

一、历史上的波兰:东欧强国,实力鼎盛

1.普鲁士:波兰的附属国

古时候的普鲁士地区仅仅包含立陶宛以南和波兰东北部的一部分地区,可见从一开始普鲁士就与立陶宛和波兰联系在一起的,而近代中的普鲁士正是德意志帝国的前身。

现代德国在历史传承上准确来说是归属于普鲁士公国的,在当时普鲁士立国之时,第一任统治者阿尔布雷希特明确表示臣服于波兰国王,就这样一条公约导致第一、二次大战前后甚至现在波兰与德国之间的矛盾在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眼中,仍旧是不可调和的。

大约在15世纪初期,这一时期的波德平原正处于双权争霸的激烈斗争当中,一个是来自西边的条顿骑士团,一个是来自东边的波兰立陶宛联邦,东西双方的势力为了获得波德平原的主宰权持续发动战争。

一直到1410年,波兰立陶宛联邦决定进行最终的“灭国级”战争,在联邦领袖瓦迪斯瓦夫二世的带领之下,向条顿骑士团发动了最后的冲击。条顿骑士团对于这次战争的冲击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因而双方在此次战争中打得异常激烈,最终以波兰和立陶宛的联邦胜利为终结。

战争结束之后,条顿骑士团元气大伤,受到极大的冲击,失去了在波德平原与波兰立陶宛争霸的势力和机会,并沦为了波兰的附属国,此时的波兰人走向了称霸东欧的历史鼎盛期。

2.俄罗斯:“平独镇露”

历史上俄罗斯与波兰之间的恩恩怨怨应该说一直纠缠到现在,最早是古罗斯人建立了罗斯国家,包括现今的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当代俄罗斯在东欧的大部分,一直到13世纪中期蒙古侵入罗斯国家,蒙古人自此开始了对罗斯人民超过200多年的统治。

俄罗斯民族也正是在这一打击过程中开始分裂的,逐渐形成了后来的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个民族,这一结局并非完全是由于蒙古人的欺压,根源上是因为有一位“趁火打劫的邻居”。

罗斯人形成了三类派别,一种是直接遭受蒙古人欺压的罗斯人,主要是后来的俄罗斯民族,另外两部分分别是由波兰人和立陶宛统治的罗斯人,且原本属于同一根源的俄罗斯和乌克兰民族,也是在宗教狂热的波兰人的统治之下逐渐产生裂痕,在波兰人400多年的统治中,波兰人不遗余力的试图改变罗斯人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

从这一点上来说,俄罗斯民族和乌克兰民族之间的疏远和裂痕,始作俑者就是波兰人。

并且在这三派被统治的罗斯民族中,只有蒙古人统治下的罗斯反抗成功了,波兰在崛起的过程中与俄罗斯有过多次冲突和战争,且大多数都是以波兰的胜利告终。

17世纪初期波兰成功占领了莫斯科,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占领过莫斯科这个城市的国家,原本其中只涉及到立陶宛和莫斯科公国两个国家,在进攻蒙古人,恢复罗斯人领土的战争过程中,莫斯科公国和立陶宛大公国之间也出现了矛盾,发起了几次相互战争,一直到波兰加入战场,进而转化成为波兰和莫斯科之间的矛盾。

反而是在17世纪初期,波兰人借助与立陶宛之间的合并机会,直接将其军事力量进驻到了罗斯民族的地盘,在波兰的主导之下建立了伪沙皇的政权,自此波兰和俄罗斯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了。

3.奥斯曼帝国:维也纳之战

在击败了条顿骑士团,占领普鲁士,趁着沙俄内乱的时候一举攻占了莫斯科,此时的波兰已经成为了当时东欧最强大的国家,但有着大国野心的波兰国外并没有停止向四周扩张的脚步。

17世纪末期,奥斯曼帝国进攻维也纳,波兰国王随着前往解围,奥斯曼帝国始终是欧洲的心腹大患,对于周边的小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从16世纪末期开始,奥斯曼帝国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宣告了历史上强大的拜占庭帝国就此灭亡,欧洲自此开始真正处于奥斯曼帝国的威胁之下。

而奥斯曼围攻维也纳的战争,虽然是奥斯曼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但与此同时维也纳一旦失守,就意味着欧洲即将门户大开,所以尽管如此,当时的波兰国王不顾与奥地利的历史恩怨,在奥斯曼这个外敌的威胁之下组成了同盟。

最终在维也纳战争中,波兰骑兵大胜奥斯曼帝国,波兰的实力一时极为鼎盛。

二、三次瓜分波兰:命比纸薄

1.波兰悲剧无可避免

就以上的表述来说,波兰从一个普通的小国,成长为一个主导欧洲历史的东欧强国,其中普鲁士、莫斯科和奥斯曼都是十分强大的国家,却都在与波兰的交战中成为了战败的那一方。

由此可见一方面是波兰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实力较为强大,无论是抓住了好的时机,还是军事实力远超于其他国家,另一方面波兰在通过几次战争成为了东欧强国的同时,也开启了衰败的按钮,自此波兰最辉煌的历史到此结束了。

比起其变得强大的过程,波兰的衰落之旅显得尤为“轻松”和“顺利”。波兰被瓜分直至灭国的过程,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其在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中与欧洲许多国家建立了恩怨,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等等,应该说波兰强大之后,与欧洲许多国家都成为了敌人。

另一方面从波兰地处的位置也可以看出波兰是四面腹背受敌的,波兰地处四战之地,向西有德国(普鲁士),南边有奥地利,东边还有俄罗斯,这几个强大的国家一旦想要向外扩张,波兰自然是首当其冲的必经之地,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波兰被多次瓜分的地缘因素。

2.欧洲的垫脚布

波兰的崛起肯定是早于俄罗斯和普鲁士的,早在17世纪初期波兰已经成为了最为鼎盛的东欧国家,也就是当时的波兰第一共和国,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统治面积超过了100多万平方公里,曾经是当时欧洲最为强大的国家。

即使不说波兰与这些国家之间的恩怨情仇,波兰已经是周围几个强大起来国家扩张之路上的最大阻碍,首先是普鲁士,东普鲁士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波兰王国的统治之下,因而普鲁士的统一势必要打通东普鲁士与本国的领土。

而俄罗斯在崛起之后向西欧扩张的野心越来越大,这条路上波兰也是一个障碍,奥地利帝国已经在与普鲁士的领土斗争中失去了一部分领土,在剩下的领土争夺中无法放任普鲁士彻底占领波兰,扩大领土,因而也要求参与瓜分波兰。

在18世纪末期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从1772年到1795年,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三次参与瓜分波兰的战争,自此波兰彻底消失在世界版图中,长达120年之久。

一直到1809年,拿破仑打败了普鲁士之后,在波兰地区中部建立了附属国,波兰也随之成功复国,即华沙大公国成为法国的附属国,但好景不长,随着拿破仑战败波兰再次亡国,普鲁士和俄国再一次瓜分了波兰,波兰西部地区归普鲁士所有,东部归俄国所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国和法国迫使已经成为苏联的俄国归还了波兰的部分领土,在这一时机之下,波兰重新复国,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波兰人并不满足只得到了部分领土,于是在1920年发动了向立陶宛的攻击战争,此次战争中波兰又一次得罪了德国和苏联。

甚至于在1938年原本属于捷克盟友的波兰,在德国入侵苏台德地区的时候,背叛了盟友,趁机占领了捷克切欣地区,并迫使捷克向德国投降。

最终德国发动了侵占波兰的战争,立陶宛、捷克、苏联都在此次战争中向波兰报仇,波兰再次亡国,被上述几个国家瓜分之后,一直又过了六年之后才又再次复国。

三、“不作死就不会死”:心比天高

波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东欧小国,在西强东弱的欧洲格局中成长起来,崛起成为一个超强的帝国,又在到达历史鼎盛期的时候一次又一次的遭遇灭国危机,被欧洲诸多国家瓜分。

从以上波兰的成长史中,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波兰在成长、亡国、复国的历史进程中,得罪了不少国家,德国的前身普鲁士,俄罗斯从最初的罗斯民族、沙皇俄国、苏联甚至到现在的俄罗斯、捷克、奥地利等等,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是与波兰交好的。

然而波兰在一次复国之后,仍旧不满足,为了满足自己扩张的大国野心,不自量力,加深了原本与这些国家历史上的恩怨,即使是在和平年代,在一些国家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眼中,波兰人仍旧是他们的心头刺,对于波兰他们的态度仍旧是仇视的。

塞尔维亚在历史上也是称霸一时的强国,如今却是任人欺凌的弱国,塞尔维亚民族的心气也很高,为的就是恢复历史荣光,在这一点上波兰同塞尔维亚是没有区别的,只是比起塞尔维亚,波兰似乎树敌过多,且特别容易亡国。

屡次灭国亡国又复国的操作,波兰的历史上是有荣光和鼎盛时期的,但似乎波兰人始终想要恢复祖上的荣光,却忽略了自己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得罪了多少国家,根本上都是因为波兰某一时期的当权者野心太大,是一群利令智昏的领导者。好不容易复国之后,波兰人还没有等到别国寻来报仇,就开始用各种反复无常的行为自取灭亡了。

我们说波兰难以恢复以往的荣光,是存在现实原因的。一方面波兰如今吹嘘的那些强国成为波兰手下败将的光荣历史,大都是在这些国家还尚未崛起成为强国的时候,而在波兰崛起的进程中,实在是与太多国家发生了冲突和恩怨,且有许多都是深入民族根源,无法调和的矛盾。

波兰在欧洲这些强国的夹缝中已经很难重新积蓄实力,成长为实力强国了,在过去的历史中欧洲诸国已经见证了波兰的残忍、不守信用以及翻脸不认人的本事。

另一方面波兰各个时期的统治者似乎总是以扩张和恢复历史荣光为目的的,但凡有一次在强大之后,在复国之后,波兰能够兢兢业业的积蓄实力,发展自己,也不会一次又一次遭遇灭国的惨剧。之所以将波兰比作是欧洲的加强版韩国,也是有迹可循的,韩国在亚洲地区也是依附着美国,自认为是该地区的强国之一,却根本不耐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3... 归来塞北侍宫闱,隋氏嫔嫱满目非。大漫劳申讽谏,内庭封事有徐妃。这段话仿佛是对萧皇后一生的写照。千百年...
河南非遗如何闯出一条出海路丨顶... 顶端新闻记者 孟月 昔日,丝绸、茶叶、瓷器通过古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如今,马面裙走红海外、彝绣服饰...
阜阳市北城小学:一面墙的教育传... 最近,阜阳市北城小学的“校史长廊”引发了广泛关注!这面青灰砖墙承载着从宋代书院到现代校园的历史故事,...
原创 周... 1938年春,武汉的一处秘密联络点内,周恩来将一份档案交到25岁的王曼霞手中。档案的主人名叫陈尔晋—...
原创 血... 1946年9月,陈毅提出了一个重要建议,他建议将山野与华中野战军合并,并由统一指挥。然而,合并后的两...
原创 从... 关于史湘云在史家是否受重视,这是一个在《红楼梦》读者中存在争议的问题。 表面上,有许多细节显示史湘云...
原创 “... “休假”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然而,作为一种更为规范和明确的休假方式,实际上它的雏形可以追溯...
原创 九... 1971年913事件后,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忧心忡忡,时常对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的二炮可是个重灾区,我真怕...
河北赵氏属于哪一脉系? 亲爱的家人们,今天我们有幸聚在一起,深入探讨赵姓在河北地区的两大显赫家族——涿郡赵氏和常山真定赵氏。...
原创 爹... 著名学者陈寅格曾说过:凡一字之释义皆为一部文化史。这句话生动地表达了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通过对字词的深...
原创 四... 1949年3月,为了响应国家军队体制的改革,并推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东北野战军做出了一个重大的调整决...
海昏侯墓首次发现秦汉时期全本《...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十周年暨汉代区域文化学术研讨会8日在南昌举行,会上专家公布了海昏简牍...
原创 山... 岁月流逝,时光如箭,常常让我们感叹“物是人非”。尽管人的一生只有短短百年,但有些东西却能跨越百世,依...
原创 黄... 黄埔军校在早期的1期到4期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许多人后来都成为了知名的将领。不过,黄埔...
原创 侵... 最近,一位台湾著名文化学者在大陆社交网络上发表了两个引发热议的观点,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这位学者...
原创 八... 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点正好反映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我国在当时采取了闭关锁...
原创 他... 1941年6月,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时,华西列夫斯基还是一名少将,负责总参谋部的工作。但仅仅一年半后,他...
原创 明... 泰定三年,也就是公元1326年,安徽省濠州凤阳县迎来了一个小生命——一个名叫汤和的男孩诞生在这里。 ...
原创 潜... 在中国的解放战争时期,中央特科的成立,成为了革命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个组织不仅负责保护党内高层领...
原创 石...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