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被低估的人才,与关羽单刀赴会,早诸葛亮7年提出三分天下
迪丽瓦拉
2024-11-15 16:18:12
0

原标题:三国最被低估的人才,与关羽单刀赴会,早诸葛亮7年提出三分天下

战略家对乱世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战国时张仪、苏秦,用纵横学指点江山;汉初张良用王佐之才,助刘邦取得天下;优秀的战略家是帝国的掌舵者,也影响着帝王的成败。

三国时曹魏的首席谋士荀彧,被称作再世张良,每次战略方针的部署,都是由荀彧亲自完成的(关于再世张良荀彧的故事,请看前面内容);蜀汉刘备三顾茅庐寻卧龙,千古流传的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对蜀汉未来发展的谋划。东吴孙权立足于江东,外战有大都督周瑜,内政有娄侯张昭,同时孙权身边还有位顶级战略家,那就是东吴帝国的第二任大都督鲁肃。

要说三国时最被低估的人,那非东吴鲁肃莫属。鲁肃在演义中的形象,是个迂腐呆板的书生,常成为诸葛亮的背景而出场,并且在关羽著名的单刀赴会中,关羽所挟持的正是鲁肃。然而这一切,都是罗贯中为彰显蜀汉的主角色彩,而杜撰出来的情节。历史上的鲁肃体态魁梧且乐善好施,绝非演义里那般木讷呆滞;并且他能言善辩,是那个时代最好的外交家。

鲁肃是足以媲美战国时张仪和苏秦的顶级纵横家,他在效力于孙权之初,就为东吴制定了三分天下的规划蓝图,这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早了整整七年。

这一切,都要从鲁肃入仕东吴前说起。

鲁肃字子敬(公元172年-公元217年),出生临淮郡东(今安徽定远县)的士族之家。陈寿《三国志》说鲁肃“性豪迈、体魁梧、喜书好骑射”,经常仗义疏财、乐善好施,非常受乡民的拥戴。当时周瑜率军进驻临淮时军中缺粮,在听闻乡人们传颂鲁肃的事迹后,便登门向鲁肃求助,鲁肃家中三千斛粮食全部赠予周瑜,此后两人成为知心好友。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周瑜将鲁肃引荐给吴主孙权,在酒宴结束之后,孙权秘密将鲁肃喊了回去,虚心向鲁肃求教天下之策。

鲁肃很直接的对孙权说:要汉室复兴是不可能的了,北方的曹操暂时也除不掉,现在只有占据江东等待时机。多事之秋的北方一旦混乱,就可以出兵荆州讨伐刘表,然后渡江北上平定中原”。

这就是东吴鲁肃的三分天下学,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早了七年。

吴蜀两国邦交的核心,除了前期的联合抗魏,就是赤壁之战后荆州的归属权问题。鲁肃是吴蜀友谊的缔造者,也是两国矛盾的解决者。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在消灭袁绍统一北方后,随即对长江以南发动战争,同年的八月,荆州牧刘表病逝,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随后曹操准备渡江平定江南。东吴群臣面对强大的曹操心乱如麻,正是鲁肃和周瑜让孙权下定了抗曹的决心。随后鲁肃立即前往江夏,一手促成了孙权与刘备的联盟。赤壁之战的主帅是大都督周瑜,身为赞军校尉的鲁肃,则为周瑜谋划战争的部署,经过多方的同心协力,孙刘联军最终赢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经历大败后的曹操,在北方屯田种粮休养生息,此时吴蜀的局势则开始暗潮汹涌。

赤壁之战后,孙权对鲁肃愈加的倚重,常在群臣面前夸鲁肃是自己的邓禹,毕竟取得如此一场永垂千古的大胜,在幕后规划战略的鲁肃功不可没。刘备霸占着荆州,以各种理由拖延不还,鲁肃多次交涉无果。而此时,东吴大都督周瑜病危,周瑜多次向孙权建议,能接任大都督的人只有鲁肃,也只有鲁肃才能稳定住复杂的江南局势。周瑜去世后,刘璋为抵御汉中张鲁,请求刘备派兵入川增援,随后刘备亲自率兵前往西蜀,留关羽镇守荆州,孙权则立即派鲁肃驻守江陵。

著名的单刀赴会,就发生在这段时间。下面来揭开历史上真正的单刀赴会。

江陵和荆州间多次发生战争,鲁肃总是以安抚的方式去对待纷争,在矛盾不断激进的情况下,鲁肃邀请关羽亲自面谈,以便彻底解决荆州争端。关羽如约前往东吴赴宴,鲁肃提出让各自兵马驻守在百步之外,主将只能带领佩戴单刀的随从前往,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关羽欣然同意。

宴会上双方就荆州的问题争执不下,鲁肃数次指责刘备集团不守承若,荆州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而后鲁肃和关羽各自离开。这就是单刀赴会的真相,并没有发生关羽要挟鲁肃全身而退的事情。

孙刘两方的战争一触即发,鲁肃劝谏孙权荆州归属不急于一时,曹操雄踞北方屯田强兵,战事才刚刚开始,当前最重要的是稳定孙刘的合作关系,孙权接受了鲁肃的建议,才停止了对荆州用兵。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和平战略家鲁肃逝世,享年四十六岁。孙权亲自为鲁肃举办了葬礼,诸葛亮也为鲁肃举哀。两年后,接任鲁肃东吴大都督的吕蒙,对荆州发动了影响三国局势的袭击战-白衣渡江,名将关羽败走麦城,东吴占据荆州、武陵、临陵三郡,孙刘的联盟关系彻底瓦解。

三国给后世留下了太多精彩纷呈的故事,罗贯中以三国为背景写的《三国演义》更是成为传世文学巨作,和《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很多人家中都藏有一整套的四大名著,但是真正读懂的可能真不多,我也是其中之一,每次读都是一知半解,需要参照点评才能大致理解作者真正所要表达的意思,我不知道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有多少。特别是《红楼梦》和《三国演义》有太多的隐喻和计谋策略,凭自己的理解根本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和隐喻,所以经常在网上寻找一些点评类的书籍!

后来发现了这套《名家点评四大名著》,不仅包括了四本名著原著,还有古代名家,用古人的思维方式结合古人写作特点,点评的四大名著评解!深度解密名著中的每一处伏笔,每一处暗示。还有解读复杂的人物关系,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你读不懂的这套点评全部告诉你!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四大名著点评书籍!

喜欢精读经典文学的同学们有福了,一套书解决你所有的困惑,直接点击以下链接即可购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不... 对于封驳官如何具体行使其封驳之权,不同史料对此的记载也大不相同: 《唐六典》中关于的执行方式的记载...
原创 如... 春秋时期,齐国与鲁国互为邻国,有一次,齐景公在夹谷被孔子给奚落,心里面很不是滋味;这时,齐国的贤相晏...
原创 戊... 今天老冯用老少咸宜的大白话,把戊戌政变的来龙去脉和历史真相,一文和你说清楚,今天这篇,能刷新你对历史...
原创 一...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唐... 中国上下历史五千年,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历了各朝各代,在中国所有的朝代里,笔者最喜欢的是唐朝。 唐朝是...
浙商之源——龙游商帮丨情义担当... 在龙游这片古老而繁华的土地上,流传着一段关于龙商精神的光辉篇章——姜益大的故事。这不仅是一段商业传奇...
原创 为...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如... 现在热播的宫斗戏〈〈如懿传〉〉里有一个情节就是富察皇后崩逝,纯妃和嘉妃都觉得自己有希望,竭尽全力地争...
原创 原... 引言: 琼台玉馆照青红,梦断思陵桧柏风。三十二门金锁合,年年春到扫梧桐。——《故宫》 文物是人类在社...
拓印长城,他为长城整理身份证 喷水、扫纸、扑墨,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后,千年碑刻跃然纸上。拓印者叫李春宇,是中国金石传拓高级传承师。...
原创 清... 晚清时期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不是西方那些强盗,而是沙俄。19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国...
原创 8... 1986年8月某天,在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里,一架从中国驶来的飞机缓缓降落在朝鲜平壤的机场上,而在地面...
原创 东... 东汉末年明明四国鼎立,为何贯中只写魏蜀吴?被抹去的是哪个国家 东汉末年,想必大家都知道,那是一个群雄...
“千年瓷韵 淬火融光——京津冀... 天津北方网讯:8月27日-11月24日,“千年瓷韵 淬火融光——京津冀古代名窑瓷器展”在天津博物馆五...
原创 朱...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同年秋天,徐达带兵攻占元大都,元朝灭亡。 在我们眼中,元朝灭...
哈尔滨网红打卡处+1!70余年... 近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主楼修缮工程竣工。在省建工集团为期两年的精心修缮下,这座哈尔滨I类历史建筑重现...
原创 梁... 在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出现过很多的英雄人物,正如三国里面的人物群英荟萃。那时中国的南北长期处于分裂状...
原创 原... 【历史】世界上不存在无懈可击的国家,任何国家都有缺陷,而且都有死穴,甚至看似完美的国家,都是如此。最...
原创 东... 每个朝代的灭亡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明朝的灭亡也不例外。 大旱、洪涝、蝗灾、瘟疫、饥荒、农民起义、清兵...
原创 无...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文丨麻辣读史(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