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话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这其实就是对“福祸相连”的一种阐述,意思就是说,在得到一种东西的同时,可能也会失去一些,可能,这就是所谓的“代价”!
《三国》是一部大家都耳详能熟的历史名著,英雄云集、跌宕起伏,尤其是诸葛亮的形象,在经过罗贯中老师的刻意侧重后,成为无数人心里的偶像。运筹帷幄、鞠躬尽瘁,这样的人,也确实值得后人仰慕。然而,有一点大家始终难以释怀:以诸葛亮的才能,甚至可以夜观天象、占卜生死,为何他没有早早就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接班人”来培养?即可分担自己的压力,又可为蜀汉的稳定打下根基!这么两全其美的方法,诸葛亮不可能没想到,那他为何没有实施呢?
其实不然,严格来说,诸葛亮对于“接班人”的问题早早就开始谋划,第一个让他满意的人应该就是马谡。
起初,诸葛亮对马谡是十分器重和信任的,不但让他担任自己的贴身参谋,而且军国大事也往往都会与他商量。诸葛亮南征问计于马谡时,马谡发表过“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主,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足已”的军事见解。诸葛亮采用了他的“攻心计”,七擒七纵孟获,使南蛮臣服,深获诸葛亮的赏识
后来,诸葛亮对马谡的提携已经超过了“提拔”的范畴,可以说,在当时诸葛亮的心里,可能已经将马谡作为“接班人”来培养了。可惜,马谡却是实实在在的“纸上谈兵”之人,理论头头是道,实践起来却是一团糟。别人不知道他瓦罐几个米,他自己还能不知道吗?为了证实自己的能力,主动去守街亭,结果,不但直接导致那次北伐的失利,还把自己的小命给弄丢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方面可能是碍于军令之下的无奈;一方面,可能是经久培养之后的“恨铁不成钢”;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接班人”没了!诸葛亮不老泪纵横才怪
诸葛亮要寻找的“接班人”,不但要在思想和策略上与他保持一致,连人物的性格和脾气也得达到诸葛亮的满意,这样的人确实不多,蜀汉阵营里的人很难入诸葛亮的法眼,那就只好把眼光扩大到蜀汉之外了。蓦然回首,这才发现了姜维。
要知道,诸葛亮为了收降姜维那可是付出了一定代价的。天水关一战,诸葛亮本可以趁胜追击、扩大战果,可他却为了招降姜维放弃了这个大好时机,招降之后,更是乐得班师回朝,可见姜维在诸葛亮心中的分量。马谡急于证明自己,也可能就是为了在风头上盖过姜维吧
姜维归降之后也没有让诸葛亮失望,起码,在面子上没有,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姜维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了诸葛亮的命令,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这让诸葛亮很满意、也很放心。姜维也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但凡这样的人,不可能会赞同诸葛亮的每一个选择,但是,姜维还是执行了。为什么?因为诸葛亮对他有知遇之恩。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赏识,姜维可能永远都是魏国的一个普通将领,虽然拿着白领工资,但是却默默无名,是诸葛亮给了他一个“闻达于诸侯”的机会,这个恩,姜维不敢忘,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份“感恩的心”,使姜维成为三国最苦情的英雄
诸葛亮死后,蜀汉开始正式滑坡。诸葛亮在世时,他想改革、想北伐,一句话的事,可他去世后,姜维就没这么顺手了。你改革了,说你否定诸葛亮;你守旧了,说你不思进取。而且,当时蜀汉内部也出现了很多异状:一方面,出现了围绕权力的争斗;另一方面,诸葛亮数次北伐让蜀汉的国库捉襟见肘。可即便在这样的前提下,姜维还是要北伐,为什么?因为那是诸葛亮的遗愿,姜维不能违背。这还是“知遇之恩”在作祟
姜维苦撑着蜀汉,与司马师、司马昭打了多年,没成想,又出来一个邓艾和钟会。蜀汉被破,刘婵都投降了,姜维呢?投降的话,对不起诸葛亮当年的一份恩情,兴许还会成为后世唾骂的对象;不投降吧,刘婵是蜀国皇帝,这等于是违抗命令!这不是左右为难嘛。不能降,打定主意后姜维一边劝刘婵再忍忍,一边煽动钟会谋反。钟会同意了,可他们忘记了他们的对手是司马昭,结果,双双丧命
都说“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姜维是做到了,可是,他的悲剧何尝不是来自于诸葛亮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