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至死仍然不知道:真正要他命的,竟然是天天对他点头哈腰的他
迪丽瓦拉
2025-09-29 11:31:49
0

公元前196年,韩信被人揭发和陈豨密谋起义。吕后知道这件事后,便联合萧何一同定下了计谋。

他们把韩信骗到了长乐宫,并命令卫士杀死了韩信。

当时韩信或许没有想到,真正取自己性命的,是那个曾经在他面前弯腰拱手、满脸堆笑的人……

失势与挣扎

韩信,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军事奇才,一度在战场上纵横捭阖,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

但韩信恃功自傲,言行失据,逐渐引起了刘邦的猜忌与反感。不久,刘邦剥夺了韩信的兵权,将其贬为淮阴侯。

被贬为淮阴侯之后,韩信的人生急转直下,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挣扎。

这时的韩信,非常清楚刘邦对他才能的忌惮与厌恶。他手中没有兵权,随时都可能被刘邦杀掉。

为了自保,他经常以生病为由,拒绝参加朝见,也不跟随刘邦出行。

可即便如此,他内心的怨恼与不满与日俱增。

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自己竟然和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等人平起平坐。

在他的眼中,这些人的才能与武艺远远不如自己,这对他而言,无疑是巨大的羞辱。

有一次,韩信专门去拜访樊哙。樊哙对他特别恭敬,谦卑地向他问候。

樊哙对韩信说:“侯爷,您真是稀客啊。不知您此番前来,有何见教?”

韩信漫不经心地说:“我也没啥事,在家待着无聊,出来转一转。”

两人谈了很长时间,直到日落西山,韩信才起身离开。

可韩信出门后,却自言自语道:“我居然沦落到和樊哙这人为伍的地步!”

当时韩信内心充满了不甘以及对现状的强烈不满。

后来韩信的亲信陈豨被任命为代丞相。在上任之前,陈豨特意前来向韩信辞行。

韩信拉着陈豨的手,避开左右侍从。韩信说:“我有些心里话积攒已久,想跟你谈谈,你愿意听听吗?”

陈豨连忙表示:一切听从将军吩咐。韩信分析到,陈豨所管辖的地区,是军事要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与此同时,陈豨又是刘邦最信任的臣子。假如有人告发陈豨有异心,刘邦刚开始不会相信。

但要是再次告发,刘邦就会怀疑。三次告发,刘邦肯定会勃然大怒,派兵前来围剿。

如此一来,韩信认为,自己在京城做内应,便可以得到天下。

陈豨深知韩信聪慧过人,当即表示一定按照他的计划行事。

英雄末路

公元前 197 年,陈豨果然听了韩信的话,在边境竖起了反旗。

得知消息后,刘邦火冒三丈,决定亲自领兵出征。临走前,刘邦命令韩信随行。韩信假装生病,便留在了京城。

韩信暗地里派了个心腹去面见陈豨,带了句话:“你只管起兵,我在京城坐镇。”

当时韩信就跟家里的门客们商议,打算趁着夜里假传圣旨。

他决定把官府里服役的罪犯都放出来,带着这些人去攻击吕后和太子。

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就等着陈豨那边的确切消息。可偏在这时候,韩信府上突然出了个岔子。

有个门客犯了个错误,被韩信关了起来。在愤怒之中,韩信还放话说要杀了这个门客。

门客的弟弟急了,连夜跑到吕后那里告了密,把韩信要起义的计划全说了出来。

吕后听了又惊又怕,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害怕他不来,更怕他手下的人趁机闹事。

正没主意的时候,萧何来了。

俩人一合计,想出个好办法:派人假装是从刘邦军中回来的,四处说陈豨已经被杀了,让列侯和大臣们都进宫祝贺。

萧何亲自去了韩信府上,说道:“韩将军,就算身子不舒服,这么大的喜事,也该去宫里露个面,道个贺呀。”

韩信犹豫了一下,毕竟是萧何来请,又是这么大的事,不好推辞。

刚走进宫门,两边就冲出几个武士,把韩信捆了个结实。

他被拖到长乐宫的钟室里,吕后早已在那里等着。当冰冷的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韩信突然笑了。

韩信无奈说道:“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听蒯彻的话,如今反倒被骗了,这难道是老天安排好的吗?”

话音刚落,刀光一闪。一代名将,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为了斩草除根,吕后下令把韩信的父族、母族、妻族全杀了。

后来刘邦成功平定了陈豨起义,班师回到长安。刚一入城,他便得知韩信已经死了。

刘邦心中五味杂陈,既有一丝难以掩饰的高兴,又涌起对韩信的怜悯。

一代战神韩信,曾经战功赫赫,如今落得这般凄惨的下场,不禁让人心生感慨。

陈平“隐谋”

人们都以为韩信是吕后杀的,可真正把他推到绝路的,是那个天天对他点头哈腰的陈平。

陈平家里以前和很穷,既不像张良是名门之后,也不如萧何跟着刘邦打天下的资历深。

可他就有本事一直跟随在刘邦身边,让刘邦打心眼儿里相信他。

韩信打仗的时候,陈平帮着传递命令。韩信封王的时候,陈平帮着办封赏的礼物。

后来韩信失了势,陈平还是天天来问候。看他那低眉顺眼的样子,韩信压根没有把他当回事。

韩信或许不知道,刘邦颁发的每道诏书,陈平都如数家珍。

每次调兵,陈平都知道走哪条路。萧何排的阵、张良画的图,最后都得经陈平的手。

就连韩信身边的亲信、做饭的厨子,都是陈平安排的。书信有没有被拆过,也得他点头才算数。

在陈平眼里,韩信功劳太大、威望太高,就像根扎在刘邦心里的刺。

他明白,这根刺一定要拔,却不能硬拔。韩信在军中太有分量,动他一下,百官就会变得慌张。

陈平认为,得让他死得像犯了错,不像被冤枉。

于是陈平开始悄悄布局。他在刘邦耳边时不时提一句,暗示韩信可能有异动。

陈平暗地里又盯着韩信的一举一动,收集那些能证明韩信有异心的证据。

等陈豨起义的消息传来,陈平知道,机会来了。那天宫里,陈平亲自去接韩信。

他看着韩信走进殿门,亲手关上了门,然后转身走到殿后,脸上没半点表情,也没跟任何人多说一个字。

他没为韩信求过一句情,仿佛这一切本就该如此。

事情办完,陈平没索要功劳,也没接受赏赐,只领了一匹布、三斗米,好像这事跟他没关系。

三年后,有个韩信当年的老部下忍不住问他:“那天的诏书,是不是你写的?” 陈平没说话,就那么看着对方。

从那以后,朝中再没人敢提 “淮阴侯” 三个字。韩信死的时候,没哭泣,没挣扎,也没喊冤。

他大概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动手的是这个 “自家人”。

他不知道自己一仗定了天下,却在一夜之间输得精光。他更不知道那个天天点头哈腰的人,已经盯着他很长时间了。

陈平从来没有亲手举过刀,甚至没有说过一句明着要杀死韩信的话。

可那些看似随意的上门探望,那些语气温和的打听询问,正在一点点将韩信置于死地。

韩信绝对不会想到,害自己的人,就在自己的身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溥...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风潮迅速席卷了南方各省,许多地方纷纷宣布独立,标志着清朝统治的崩...
原创 西... 在阅读《史记》时,我不禁感到,涉及陈豨的史料几乎一片混乱。陈豨的叛乱直接与韩信之死挂钩,而彭越的死因...
原创 三... 在《三国志11》这款游戏中,有一位武将,他与赵云曾有过激烈的交锋,虽然没有完全展现出超凡的实力,却仍...
原创 中... 华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军事领域,涌现...
从墙壁夹层到展览现场 丰乐剧场... 近日,随着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在长春市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展,一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物与公众...
原创 刘... 秦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代的结束,紧接着,楚汉之间的争斗浮出 water surface...
滏阳河旧城营段白鹭翔集 “鸡泽... 中新网河北新闻8月21日电 (王天译 王荣安)8月20日,鸡泽县摄影家协会理事、鸡泽县“拍鸟第一人”...
大同古城:中国九大古都之一,穿... 位于晋北大同盆地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的大同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九大古都之一,这里曾是代...
唐淮源:誓与中条山共存亡的抗日... “各位请看,这尊戎装半身像还原了唐淮源将军当年的英姿。”在云南江川唐淮源纪念馆序厅,讲解员曹静对参观...
原创 庞... 徐庶和庞统两人都曾有过自荐的经历,他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徐庶自荐的事迹,在《三国志》中并没有过多的记...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与辉煌的时代,人才辈出,英雄豪杰层出不穷。在这片英雄辈出的舞台上,既...
崩盘:小冰期与大明王朝的衰落 基本信息 作者: [加]卜正民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 汗青堂 副标题: 小冰期与...
原创 在... 东汉末年,随着朝廷腐败,国家逐步衰落,地方权力迅速分裂。各地的诸侯纷纷崛起,彼此之间的争斗愈发激烈,...
原创 朱... 自古以来,有一句话常常被人提起,那便是“伴君如伴虎”。这句话说明了与帝王共事的危险性,皇帝的心思难以...
原创 明... 明末天下动荡,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关外清军也伺机而动。崇祯皇帝虽有志图强,却始终未能扭转乾坤,最终以自...
原创 好... 百年来,日本对钓鱼岛的觊觎从未停歇。从甲午战争时期开始,日本悄然私占钓鱼岛,到今日右翼分子不断上演“...
原创 十... 在清朝历史上,皇位的争夺可谓是多姿多彩,而其中最为激烈的非康熙时期的九龙夺嫡莫属。在那段动荡不安的岁...
原创 为... 在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即将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重要会谈。为了增强他的谈判力量...
原创 她... 提到唐朝的第一美人,许多人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杨玉环。杨贵妃在其时代堪称绝世佳人,流行的审美观追求的是一...
原创 朱... 皇帝通常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拥有几乎所有的权力。正因如此,他们往往对自己的统治地位感到格外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