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蜀汉的五虎上将中,关羽与黄忠、张飞与马超这两对英勇武将的单挑堪称千古传奇,尤其是张飞与马超之间的对决,堪比天崩地裂。两人从白天一直打到夜幕降临,燃起火把继续对战,却始终未能分出高下,究竟谁更胜一筹。历史学者也不禁思考:如果当初刘备派赵云单挑马超,结果会如何呢?事后回想,这或许真是一个高明的战略。
刘备与刘璋决裂,张飞与赵云的选择
当刘备和刘璋的关系彻底破裂后,刘备对刘璋发起了猛烈进攻。刘璋不仅胆小懦弱,且无法抵挡刘备的军势,因此紧急向死敌张鲁求援。张鲁识大体,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便派出了马超驰援刘璋。当时,跟随刘备和诸葛亮入川的顶尖武将只有张飞和赵云,关羽因远在荆州,根本无法支援。因此,面对马超这一强敌,张飞和赵云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虽然赵云一直在外带兵作战,但一般情况下,他一天或者三天就能赶回。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诸葛亮并没有让赵云出战,而是选择了张飞。这一决定让许多人感到疑惑,毕竟赵云的武艺与马超相当,是否更适合担此重任?
诸葛亮的巧妙布局与激将法
为了调动张飞的战斗激情,诸葛亮采用了巧妙的激将法。在一次军营中,诸葛亮故意当着张飞的面,对刘备说道:“马超横行无忌,没人能敌,除非请关羽从荆州来,才有可能制止他。”张飞听后心头不悦,觉得自己被小觑了。他心中暗想,当年自己单枪匹马在长坂坡抗敌无数,岂会惧怕马超?为何非要去请关羽?
但诸葛亮并未因此改变主意,他继续劝说张飞,提到马超曾在渭水之战中以一敌百,逼得曹操割须弃袍。这让张飞更加不服,他立誓:“若我未能胜马超,甘愿遵从军令!”这便是诸葛亮使用的激将法,目的正是希望张飞能尽全力出战,以此激发他更强的战斗欲望。但他并不希望伤及马超,最大的期望是两人能战成平局,最终通过外交手段收服马超。
张飞与马超的生死搏杀
结果正如诸葛亮所料,张飞和马超在激烈的战斗中坚持了整整220回合,最终战平。马超只能暂时撤退,而他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在张飞面前立足。此时,诸葛亮派李恢前去与马超谈判,成功说服他归降。
马超归降刘备后,自以为自己在蜀汉军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甚至觉得张飞也不过如此。正巧,蜀汉的两员大将刘晙和马汉带兵来攻,赵云见状立刻自告奋勇出征。他策马迎战,两位敌将尚未反应过来,赵云便已斩下他们的首级。马超目睹这一幕,深感震惊,心中暗道:“原来赵云的武艺如此高强,连斩两将,片刻之间便可致命。若当初刘备派赵云出战,我恐怕连与张飞战平的机会都没有,必定会惨败。”
赵云的威慑与马超的归顺
根据三国名将的排名,吕布排第一,赵云紧随其后,排第二,关羽排名第四,马超排第五,张飞则位列第六。从这一排名可以看出,赵云的实力远在马超之上,而马超虽勇,但未必能抵挡赵云的猛攻。若诸葛亮让赵云出战,马超不仅可能伤重无法再战,甚至会因此失去归降的机会,给刘备带来极大的损失。而如果让张飞与马超交战,既不会伤及马超,也能避免张飞被马超的枪下之力击败,这便是诸葛亮深思熟虑的智慧所在。
结语
诸葛亮的布局,的确是高明至极。他深知,马超虽已归降,但依旧是曾叱诧风云的猛将,一旦不加以震慑,随时可能反叛。于是,他授意赵云在马超面前展现战力,借此威慑马超,使其从心底认同刘备。稍后,关羽也曾表示希望入川与马超单挑,目的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让马超心服口服,不敢生出二心。诸葛亮的用心,确实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为刘备的事业稳定了基石,也为蜀汉未来的战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