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统这个组织里,局长的位置像一轮永远转动的跑马灯,不停地换人。陈立夫、贺耀祖、钱大钧等人都曾先后担任过这一职务。相比之下,副局长的位置却稳如泰山,戴笠一直坐在这个要位上,直到他因飞机失事再也无法任职为止。
戴笠是个极具威力的人,专门从事特务和暗杀工作,手段干净利落,仿佛天生就是为间谍生涯注定的人。他深受蒋介石器重,信任也极高。
然而,那个时期的三位前任并非草木皆兵。陈立夫历任蒋介石秘书机关要职、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等核心岗位。加之他出自四大家族之一的陈氏家族,与蒋家关系极其紧密。
贺耀祖是国民党资深元老,不但担任过军统局长,还曾任蒋介石侍从室主任,是蒋的贴身信任助手之一。
钱大钧被视为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担任过多项要职,同时也是戴副局长的直接上级之一,位高权重。
他们三人都曾短暂代理过军统的局长,基本以幕后不起眼的姿态存在;对外,掌权的仍是戴笠。
其实,戴笠在军统的资历和威望并非等闲之人能比。他是黄埔军校六期毕业生,虽然看起来起步较晚,但早年就开始协助蒋介石从事情报工作,关键在于他的忠诚与执行力,因而深得蒋介石宠信。
蒋介石的特务体系经过漫长的调整,最终形成军统与中统并存的格局。戴笠见证并参与了这一路的演变,亲眼看着军统从无到有、逐步成型。
其实戴笠完全有机会直接担任局长,蒋介石也对他有高度信任,但他毕竟资历尚浅,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部门,内部的反对声也很大。国民党内部派系错综复杂,元老辈分众多,许多实力派并不愿意让一个人稳掌大权。
更关键的是,蒋介石并不愿意将绝对权力完全交给戴笠。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对这样一位算不上完全可控的亲信,蒋介石显然在设法对他进行牵制,防止他积聚超越掌控的势力。
由此看来,那三位局长似乎也非等闲之辈,即便是戴笠,也不敢轻易挑战他们所构筑的权威。
然而若把局势放大看,若这三人试图共同压制戴笠,局势的难度仍然不小,毕竟戴笠的手段、资源和对局势的掌控力都不容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