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时候真的很巧合,明初和清初的时候,各有一次"削藩"行动,而且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青年皇帝发动的。但两次削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明初的朱允炆削藩没成功,却把自己的皇位给削没了,而更年轻的康熙,却削藩成功,并彻底解决了三个汉族藩王对满清的威胁。
康熙的成功,有人说是他雄才大略,也有人说是他运气好,但有一点可能很多人都忽视了,那就是他的对手太菜。朱允炆的对手可是朱棣,在朱元璋的所有儿子里,他是最有才能的一个,相比之下,吴三桂就显得黯淡无光了。
而且吴三桂造反的时候都61岁了,当时人的平均寿命才多长?一个61岁的人,还有多大的动力舍弃安闲的王爵,而去拼搏那个可能让他丧命甚至灭族的虚无缥缈的皇位呢?
从常理上讲,吴三桂肯定是不想反的,可却又不能不反,这种"赶鸭子上架"的态势,便进一步拉低了吴三桂的成功率,相应的,也就增加了康熙成功的概率。
康熙开出的一个隐藏条件,让吴三桂不得不反
吴三桂为什么要造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造反是他当时的最优选择,也是唯一能够保全家族的选择,是他仅有的"生局"。
当时是什么情况呢?年轻气盛的康熙一意要撤藩,朝中大臣的阻止已经不起作用了,眼见大锤子就要砸下来,吴三桂还能躲得掉吗?
表面上看是可以的,因为康熙很明确地表示,只要吴三桂乖乖地去东北养老,就可以让他带着"王爵"的身份安度晚年。然而这背后,却有着一个隐藏条件,那就是吴三桂必须能够安抚住手下的十几万将士,让他们接受朝廷的撤藩,而不是造反。
可这个条件,却恰恰是吴三桂无论如何也不能为康熙做到的,原因很简单,一旦撤藩,那十几万将士损失的可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不比吴三桂,康熙可没有保证继续供养这些人。
就算十几万人里有一两个傻子,也不可能全员傻子,而吴三桂,显然也很明白这个道理,也就是说,他知道自己接受了康熙的撤藩,手下的人一定会造反。等到那个时候,康熙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他治罪,而且是谋反大罪。
至于这些人是不是吴三桂教唆造反的,那就不重要了,反正没有满足康熙开出的那个隐藏条件,吴三桂就一定得死,甚至是灭族。
悲剧的吴三桂,本以为可以做大清的"沐家",迎来的却是死局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吴三桂能够位极人臣,当上平西王,靠的就是他手下那十几万能征善战的将士,失去了他们,谁还会理他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
这十几万人,就像一把利剑,既可以用来谋取功名利益,可一旦用不好,也有可能划破自己的喉咙,而这正是吴三桂的结局。
吴三桂当年背汉投满,虽说可以用"怒发冲冠为红颜"来作借口,但民族大义当前,这种借口是明显拿不上台面的。更何况,后来他又出兵缅甸,逼迫缅甸王交出了南明永历帝,并不顾对方的苦苦哀求而将其处死,就更揭示了他"汉贼"的本质。
吴三桂不惜背弃祖宗,做出这些为后世所不耻的事,图的是什么?不就是希望能够像沐家之于大明一样,为大清世代镇守云南,得一个"铁帽子王"的待遇吗。
可没想到,大清不是大明,满族皇帝更不会真的信任汉族藩王,吴三桂梦想的完美结局没有出现,迎来的却是一个死局。
败则横竖一死,成则"太祖本纪",造反已经是吴三桂的不二选择
如果接受了"死局"的设定,那么对于当时已经六十一岁的吴三桂来说,造反就成了不二选择。因为很简单,造反失败,被杀也好,灭族也好,这些本来就是不造反也会出现的结局。可一旦成功,那就是大周的开国皇帝,以后是要在史书里享受"太祖本纪"这一荣耀光环的。
如果有这样的一笔交易摆在面前:一半的可能不亏不赚,另一半的可能是带来几百甚至上千倍的利润,请问你还不知道怎么选择吗?而这恰恰就是吴三桂面临的情况,只不过,这笔交易残忍了点,所谓的不亏不赚,其实是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亏的了。
当时还活着的吴三桂,早就已经是匹"死马",而唯有造反这一条路,才能产生"起死回生"的功效。只是很可惜,吴三桂没有成功,但这也没什么,不过就是换一种方式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