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掌握实际大权的时期,汉献帝不过是名义上的君主,真正的发令权几乎完全掌握在曹操手里。曹丕篡位后,虽然没有将献帝处死,反而给他安置一块封地,让他可以安稳地度过余生。这种安排使得献帝成为政治上的摆设却还能保留尊号。那么如果有人暗地里把汉献帝带到蜀川,重新立为帝,刘备是否真的有机会借此改变蜀汉格局,推动汉室的复兴,完成统一三国的野心?
先来评估一下,如果刘备手中真握有汉献帝,汉献帝在当时究竟能发出多大的价值。就算放在曹操手中,献帝的存在之所以会被紧紧控制,主要是因为他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能在多方面为曹操服务。首先,汉献帝的正统地位本身就具备强大的号召力,在乱世中,绝大多数士大夫仍然以忠于汉室为心向。献帝活着,就等于是一个希望的符号,许多人才投奔曹操并非因为个人魅力,而是想占据对汉室的忠诚这一共同旗帜,从而让曹操在招揽人才方面具备压倒性的优势。
此外,控制献帝还让曹操的行动名义上正大光明。在群雄割据、争夺不休的局面中,扩张势力往往需要旗帜与合法性。曹操可以以天子之名下达征伐令,驱使对手屈从;而其他诸侯虽然野心勃勃,却常因天子的旨意而受制,行动略显谨慎。曹操则不同,他可以针对任何对手发起攻击而不必过多顾忌名义层面的约束。若汉献帝真的再度被迎入蜀川,是否也能对刘备的实力起到类似的推动作用呢?
答案不甚乐观。原因很明确:此时的汉献帝已经与当年曹操在世时的状况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价值可言。自从曹丕篡位、并未处死献帝,而是让他享受一个安稳的晚年后,献帝身上的利用空间已被耗尽;三国鼎立的格局已成型,远非当初曹操时期的群雄并起。再者,利用汉献帝的牌子吸纳人才的阶段也已过去,即使刘备再想借此为自己扩展势力,也几乎没有机会。第一,天下大势已然明朗,东汉的覆灭属于必然,不再有真心效忠汉室的人;第二,献帝的名号本身已失去吸引力,谁还愿意为一个正逐渐走向衰落的名号效忠?
与此同时,刘备本身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他的野心早已明确地指向自立为帝。即便有机会,他也不大可能希望迎来汉献帝来充实蜀汉的政权,毕竟献帝对蜀汉的实际帮助有限,反而可能带来更多的麻烦。现阶段的蜀汉虽然不如曹魏强盛,但其内部的组织架构已经成熟,人才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稳定。此时若多一个外来帝号,实际上可能打乱内部秩序,增添不必要的环节,得不偿失。
再者,刘备追求的是建立属于自己、独立自主的政权体系,而非仅仅维护汉家的旗帜。引进汉献帝很容易在臣民间激起冲突:是效忠刘备,还是效忠汉室?这类选择题只会造成内部的拉扯和矛盾,削弱原本就稳固的蜀汉基业。由此可见,拥有汉献帝对刘备而言既不构成助力,反而会成为拖累,可能让蜀汉的前景更趋黯淡,无法实现所谓的“兴复汉室、统一三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