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的力量到底有多强大-华北石油精神康复医院心理暗示
迪丽瓦拉
2025-10-03 14:33:29
0

三国时期,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到了中午时分,士兵们实在走不动了。曹操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曹操有意无意间利用了心理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心理现象——暗示。

暗示

暗示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心理暗示的特点

01人每时每刻都在受到心理暗示

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学习能力。当人处于一个环境中时,会无时无刻不被这个环境所"同化",因为环境给他的心理暗示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因此,人每时每刻都在受到心理暗示。

02心理暗示效果的好坏无法由人的显意识控制

心理暗示有强弱之分,但是心理暗示效果的好坏(正负)无法由人的显意识控制,也就是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你觉得这对你好不好,你已经受到心理暗示了。

自我暗示和他暗示

从心理学上讲,心理暗示分为自我暗示与他暗示两种。自我暗示是指自己的显意识不断重复,迫使潜意识接受显意识的思考内容从而得到改变。这样,自己的心理(心理活动)可以给自己的人格(潜意识)施加某种影响,改变自己的个性与人格。他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

人为什么会受到他人的心理暗示

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做出的。这样的决定和判断,我们称其为"主见"。一个"自我"比较发达、健康的人,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有主见"、"有自我"的人。

暗示的成功,还需要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受暗示者,必须存在着针对外来的暗示者的自卑--觉得自己不如暗示者、觉得暗示者比自己高明、自己应该向其讨教、自己必须接受他的判断、自己必须接受暗示者的影响。儿童是最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人群,尤其最容易接受家长和老师带来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的作用

01

积极作用

人们为了逃避痛苦,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自我暗示,比如困难临头时,人们会安慰自己:"快过去了,快过去了。"从而减少痛苦。

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一个美好的前景。这个美好的前景就对人构成自我暗示,它为人们提供动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科学证明恰当的使用心理暗示可以达到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建立乐观积极心态的作用。

02

消极作用

心理暗示有时也给人体带来不良的影响。例如许多人一旦知道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后,精神立刻萎靡不振、卧床不起,病情迅速加重,甚至在短时期内死去。

我们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那么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往往容易成为接受不良暗示的群体中的一员。这些人更愿意相信各种迷信传奇。而善于制造各种迷信传奇的人,具有畸形发展的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的艺术。造神者和需要"神"来接管和奴役的群体,是一对相互需要的病态心理互补综合体。两种需要汇合到一起,就形成各种迷信现象滋生的土壤和环境。此时,不良的消极暗示,就能大行其道了。

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远比你想象中的大

心理学认为,人们都有一种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自主的"地位,不愿意受别人的干涉或控制,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劝说或指示或命令的作用大。

简单地吩咐孩子:"快去睡觉!"往往并不见效。这时,你不妨在被窝里给孩子讲故事:"有一天,小鸭子要出去玩。妈妈对他说别的小朋友都睡觉了。小鸭子不听,走到河边一看,鱼都睡觉了。走到树林一看,小狗都睡了。走到田野里,小鸡都睡觉了,睡觉了,睡觉了,他们都睡觉了,他们都把眼睛闭上了。小鸭子想,妈妈说得对,我也想睡觉了。"在讲故事的时候,注意用一种单调的疲倦的声音,同时不断地重复"睡觉了"、"闭眼了"等,声音逐渐逐渐减弱,最后若有若无,并不住地打呵欠。孩子通常会更容易进入梦乡!

暗示不仅对人们的心理或行为发生影响,还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变化。在实验室里,反复给被实验者喝大量的糖水,经过检验,可以发现其血糖增高,出现糖尿并且尿量增多等生理变化。后来,不给糖水,实验者用语言暗示,同样会发生上述生理变化。

巧妙运用心理暗示来纾解情绪

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内省法",就是让人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深处,然后将观察的结果如实讲出来。这样可以使紧张的心情得到释放,人就会感到轻松一些。

每个人都会有不顺的时候,试着在最不开心和失败时对自己说:"这是最糟糕的了,不会再有比这更倒霉的事发生了。"当你在不顺利的时候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会增强心中的安全感,也会给自己以信心。

不要总向自己强调负面结果

我们不要总是暗示自己是最倒霉的人。你可以试一下,如果你总是暗示自己是个倒霉的人,那你真的会越来越倒霉。比如你在一个地方摔了一跤,如果你每次到了这个地方都觉得自己要摔倒,那么可能真的会因为紧张而摔倒,如果你多用一些积极性的暗示,比如:"走稳些就不会摔倒了"、"经过这段路时应该减慢速度"等等。会比自己强调负面结果要好得多。

给自己的心情进行预热

要懂得给自己的情绪做好热身运动,当星期一早上你还未从"周末综合征"中彻底解脱出来时,先不必急于工作。可以先与同事们交流一下,或是先翻阅一下上周的工作日志,当你给自己的心情"预热"之后,再以崭新的面貌进入工作状态。在状态最好时迎接挑战。

不要随便给自己贴上负面的标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周期"。我们可以在自己情绪高涨的时候处理那些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在情绪低谷期就可以稍微放松些,不要给自己增加过重的负担。别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不要总是对自己说"我的能力实在不行"、"我缺乏变通的技巧"、"大家都不喜欢我"等等。要知道,真正能够击倒你的人有时恰恰正是你自己。应该多给自己一些激励与信心,相信自己并不比别人做得差,成功一定会属于自信的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曹魏最大的一桩冤案,错杀名将邓... 三国鼎立与邓艾之死的深远影响 三国纷争持续数十年,魏、蜀、吴三方势力相互牵制,局势胶着。然而,随...
原创 战... 齐国的历史沿革与重要君主 齐国作为周代重要的诸侯国,其历史源远流长。从西周初年武王分封开始,到秦始...
诸葛亮这辈子不该杀的三员大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诸葛亮错杀三将的千古遗憾 古语有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便是被誉为\"...
蜀汉第一智将是谁?诸葛亮亲口认... 三国第一智将:被历史误解的燕人张飞 各位历史爱好者们好,我是专注于历史研究的黑白说历史。今天我们要探...
原创 《... 《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以其超凡武艺闻名于世,在他们刀下丧生的敌将不计其数。然而,细究之下会发现,与...
原创 晚... 这组拍摄于1903年晚清时期的珍贵历史照片,犹如一扇穿越时空的窗口,生动展现了那个特殊年代的社会风貌...
原创 中... 文艺复兴的辉煌与中世纪的黑暗阴影 14至17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文化复兴运动,这场被称...
原创 正...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卷中,三国时期的《隆中对》堪称一部极具战略眼光的集团发展规划。这一论断不仅见于后世...
原创 韩... 韩国地处东亚朝鲜半岛南端,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半岛国家。其国土总面积达10.3万平方公里,首都为首尔这座...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的帝王之术与用人之道 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东汉末年的乱世不仅孕育了无数英...
第一集|《足迹》:民国爱情十有... 帮大家看剧的“第一集”,最近开播的剧集,值不值得入坑?本期评测剧集:民国剧《足迹》、刑侦剧《黑白局》...
原创 是... 明代御史张尚礼的悲剧:一首宫怨引发的血案 在浙江金华,曾有一位名叫张尚礼的监察御史。明初的监察御史...
原创 1... 于谦的无私抉择与北京保卫战 若有人指责于谦是自私的,那便是对他最大的误解。这位明朝重臣的心中,始终...
原创 朱... 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他从一个贫苦的放牛娃逆袭成为开国皇帝的经历,...
原创 军... 日本不是先被枪炮拖垮的,而是被账本掐住了脖子。 一次大战后,日本军政精英被“封锁恐惧”牢牢拿捏,幻想...
原创 千... 秦始皇:大一统奠基者的权力阴影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秦始皇无疑是最具开创性的统治者。他不仅...
原创 日... 日本提出将琉球一分为二,先岛群岛归还给清朝,李鸿章:大清不要 前言 光绪六年十月十八日,一位瘦削的青...
鹿头正银一两:西南边陲的银色传... # 鹿头正银一两:西南边陲的银色传奇 ## 一、历史背景 鹿头正银一两,又称“鹿头银”,是清末民初在...
原创 陕... 在改革开放之前,那时候我国的经济重心并不在沿海省份,而是在关中地区,其中陕西就曾有过一段辉煌时期的三...
中国书法史:清代书法的域外影响 清朝统一全国以后,继续维持着一个强大帝国的形象和地位。 进入康熙朝,随着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清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