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太能造了!明神宗的穷奢极欲,说出来你都不敢信
迪丽瓦拉
2025-10-03 21:34:04
0

今天咱得聊聊明朝那位超会 “造” 的皇帝 —— 明神宗!这人啊,穷奢极欲的程度,说出来能让你惊掉下巴。咱从吃的、用的、摆的排场,再到盖房子,一一给你扒,看完你就知道,明朝后期国库空成那样,真不是没原因的!

先说说最基本的饮食。嘉靖那会儿,管皇帝吃饭的光禄寺,一年开支也就17万两白银。后来张居正执政,一边想着法儿给国家攒钱,一边盯着皇室别乱花钱,把光禄寺年费压到了十三四万两。结果明神宗亲政后,那私欲跟脱了缰的野马似的,拦都拦不住!光禄寺的年费直接翻倍,一下涨到了二十六七万两,就光吃这一项,花的钱比之前多了快一倍,你说离谱不离谱?

再看金银珠宝,那更是往死里造。嘉靖时期,云南每年给皇帝交2000两贡金就够了。到了万历二十年,明神宗一句话,直接给涨到5000两!云南本来产金就少,地方官没办法,只能去川陕那边买,买一两黄金,光采购成本就高达10两白银,这还没算黄金本身的价钱,等于花11两白银才弄来1两黄金,纯纯的冤大头啊!

而且他买珠宝还特大方。万历十四年,一次性花了19万多两白银买金珠宝石;到了万历二十六年,直接干到40万两!更夸张的是万历二十七年,就因为皇室买珠宝买得太多,京城的珠宝都断货了。户部没办法,只能去黑市买,价格比正常价翻了五六倍,有的甚至翻了二十倍,就为了满足他一个人的喜好,国家的钱跟大风刮来的似的往外扔。

接下来咱说说排场,尤其是皇室成员的婚丧嫁娶,那花费更是没边儿。明神宗同母弟潞王大婚,用了3869两黄金,8700块青红宝石,85000多颗珍珠,还有24800多颗珊瑚珍珠。户部实在扛不住,求着能不能少花点,结果被明神宗一顿痛骂,最后还是花了88000多两白银。

他同母妹瑞安公主出嫁,一开口就向朝廷要2300多两各种黄金,后来户部实在拿不出,才勉强减了三分之一,珠宝更是要了无数。长公主婚礼花了12万两白银,七公主结婚时,明神宗又要几十万两,户部没钱跟他争了半天,最后还是按长公主的标准花了12万两。

儿子们的婚礼更夸张,瑞王婚礼花了18万两,福王婚礼直接超30万两!后来惠王、桂王结婚时,正好赶上辽东打仗,国库都空了,大臣们求着把花费降到7万两,明神宗死活不同意,硬让朝廷拿出14万两,一点都不管国家死活。

再说说布匹瓷器,那也是海量索要。丝织品方面,万历九年,他让苏杭地区给15万套匹;到了万历二十七年,要41900多匹;万历三十二年要26000多匹;万历三十八年又要4万套匹,就跟这些东西不用花钱似的。

羊绒袍服也不含糊,万历二十三年,让陕西给74700匹,这折合白银160多万两,而且之后每年还得交4000匹。瓷器更夸张,万历十年要江西给 96600 多件,万历十九年又要15.9万余件,没过多久又追加8万余件。

最坑的是运输费,比东西本身还贵!就拿从山西潞安运砂器来说,一批砂器本身才值110两白银,运到京城花了2833两,是砂器成本的25倍还多,这哪是运东西,简直是烧钱!

最后咱聊聊土木建筑,明神宗亲政后,几乎每年都在大兴土木。虽然很多工程具体花了多少钱没完全记录下来,但咱能从已知的推测。比如万历十二年修慈宁宫花了15万两,那之后修类似的宫殿,肯定也得这个数往上;万历十三年修潞王府花了30万两,后来修福王府、惠王府这些,因为明神宗更疼福王,花的钱肯定比30万两还多。

而且他对木料、石料要求特别高,非深山里的楠杉大木不用。万历三十一年要修三大殿,光摊派给贵州采办楠杉大木就花107万多两,湖广420万两,湖广、贵州、四川加起来得930多万两白银。更别说这些还是官价,地方官摊派到老百姓身上,实际花的钱是官价的好几倍,甚至十倍以上。刑部侍郎吕坤就说过,采一根大木,官方说要1000两,可老百姓实际花的,得超过1万两!

明朝本来规定,宫廷每年有100万两金花银收入,明神宗亲政后还强迫户部再多加20万两,变成120万两。可即便这样,这点钱也就够他花两三个月,剩下的窟窿就只能挪用国库。张居正之前攒了近千万两国库银,没几年就被他造光了。

到后来,明神宗更是丧心病狂,借着打宁夏、朝鲜、播州这三场仗的由头,派太监去当矿监、税使,绕过官员直接去民间搜刮,这就是历史上的 “矿税之祸”。才三年时间,就建了一张全国性的敛财网,把老百姓折腾得苦不堪言。你说,这样的皇帝,能不把国家折腾垮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三国第一谋士贾诩的职场智慧:低调处世与关键抉择的艺术 在中国历史上,贾诩以其深谋远虑被称为\"三国第...
原创 蓝... 《——【·前言·】——》 明初的战场上,蓝玉与傅友德都是最锋利的刀。一个驰骋漠北,击破北元残部;一个...
原创 相... 历史上关于相士的传说可谓数不胜数,这些神秘人物往往被描绘成能预知未来的先知。在众多著名的相士中,袁天...
原创 三... 【三国十大猛将风云录】 在展开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前,诚邀各位读者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我们将持续为...
原创 夏...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这个乱世中涌现出的名将帅和谋士数量之多、才能之卓越,堪...
原创 陈... 1937年9月22日,一场秋雨过后,南京城笼罩在微凉的晨雾中。街道上行人神色匆匆,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
原创 南... 在中国历史上,有些皇帝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比如曹魏的曹丕、东晋的司马衍,他们有显赫的家世和家族势...
731部队少年班罪恶真相揭露:... 近日,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公布一批新罪证、新史料,详细揭露日本细菌战罪行。其中,侵华日军第...
李世民玄武门事变杀兄逼父,作为... 玄武门之变:一场改变大唐命运的宫廷政变 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堪称大唐王朝乃至中国历史上一场影...
原创 清... 吴三桂反清始末:一位\"开国功臣\"的末路抉择 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吴三桂的反清举动绝非一...
原创 他... 1972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登了一则名为《上海警备区某师指战员学习好八连的优秀品质 永远...
原创 大... 大明衰亡的深层逻辑:张居正改革与权力失衡的恶性循环 大明王朝的覆灭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其根源绝非...
原创 民... 1912-1949,民国短短38年,外交舞台像被风雨撕扯的幕布。老照片里,外交官们西装革履的身影,在...
原创 为... 《孙膑与庞涓:一段充满权谋与恩怨的战国传奇》 关于孙膑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度击败庞涓后的去向,历...
原创 诸... 标题:诸葛亮六出祁山有多难?死后留下一句话,让后人隔着纸都落泪。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那么一位英雄,...
明朝实行海禁,为何闽海士大夫或... 明朝海禁政策与闽海贸易的兴衰变迁 在中国古代海上贸易发展史上,明朝是一个极具矛盾性的朝代。这个曾经拥...
原创 岳... 英雄的丰功伟绩永远铭刻在历史长河中,为后世所敬仰;而奸佞之徒的恶行同样会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遭人唾弃...
原创 1... 历史上,中国长期处于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只能依附于男性生存。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女性...
宋高宗赵构行书白居易诗卷,曾被... 在21年的10月7日,辽宁省博物馆联合国家文物局举办了一场“又见大唐”的书画文物展。这场展会本是以大...
原创 司... 曹操的基业:曹氏与夏侯氏的兴衰史 曹操建立的魏国基业实际上是曹氏与夏侯氏两大家族共同打下的江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