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得聊聊明朝那位超会 “造” 的皇帝 —— 明神宗!这人啊,穷奢极欲的程度,说出来能让你惊掉下巴。咱从吃的、用的、摆的排场,再到盖房子,一一给你扒,看完你就知道,明朝后期国库空成那样,真不是没原因的!
先说说最基本的饮食。嘉靖那会儿,管皇帝吃饭的光禄寺,一年开支也就17万两白银。后来张居正执政,一边想着法儿给国家攒钱,一边盯着皇室别乱花钱,把光禄寺年费压到了十三四万两。结果明神宗亲政后,那私欲跟脱了缰的野马似的,拦都拦不住!光禄寺的年费直接翻倍,一下涨到了二十六七万两,就光吃这一项,花的钱比之前多了快一倍,你说离谱不离谱?
再看金银珠宝,那更是往死里造。嘉靖时期,云南每年给皇帝交2000两贡金就够了。到了万历二十年,明神宗一句话,直接给涨到5000两!云南本来产金就少,地方官没办法,只能去川陕那边买,买一两黄金,光采购成本就高达10两白银,这还没算黄金本身的价钱,等于花11两白银才弄来1两黄金,纯纯的冤大头啊!
而且他买珠宝还特大方。万历十四年,一次性花了19万多两白银买金珠宝石;到了万历二十六年,直接干到40万两!更夸张的是万历二十七年,就因为皇室买珠宝买得太多,京城的珠宝都断货了。户部没办法,只能去黑市买,价格比正常价翻了五六倍,有的甚至翻了二十倍,就为了满足他一个人的喜好,国家的钱跟大风刮来的似的往外扔。
接下来咱说说排场,尤其是皇室成员的婚丧嫁娶,那花费更是没边儿。明神宗同母弟潞王大婚,用了3869两黄金,8700块青红宝石,85000多颗珍珠,还有24800多颗珊瑚珍珠。户部实在扛不住,求着能不能少花点,结果被明神宗一顿痛骂,最后还是花了88000多两白银。
他同母妹瑞安公主出嫁,一开口就向朝廷要2300多两各种黄金,后来户部实在拿不出,才勉强减了三分之一,珠宝更是要了无数。长公主婚礼花了12万两白银,七公主结婚时,明神宗又要几十万两,户部没钱跟他争了半天,最后还是按长公主的标准花了12万两。
儿子们的婚礼更夸张,瑞王婚礼花了18万两,福王婚礼直接超30万两!后来惠王、桂王结婚时,正好赶上辽东打仗,国库都空了,大臣们求着把花费降到7万两,明神宗死活不同意,硬让朝廷拿出14万两,一点都不管国家死活。
再说说布匹瓷器,那也是海量索要。丝织品方面,万历九年,他让苏杭地区给15万套匹;到了万历二十七年,要41900多匹;万历三十二年要26000多匹;万历三十八年又要4万套匹,就跟这些东西不用花钱似的。
羊绒袍服也不含糊,万历二十三年,让陕西给74700匹,这折合白银160多万两,而且之后每年还得交4000匹。瓷器更夸张,万历十年要江西给 96600 多件,万历十九年又要15.9万余件,没过多久又追加8万余件。
最坑的是运输费,比东西本身还贵!就拿从山西潞安运砂器来说,一批砂器本身才值110两白银,运到京城花了2833两,是砂器成本的25倍还多,这哪是运东西,简直是烧钱!
最后咱聊聊土木建筑,明神宗亲政后,几乎每年都在大兴土木。虽然很多工程具体花了多少钱没完全记录下来,但咱能从已知的推测。比如万历十二年修慈宁宫花了15万两,那之后修类似的宫殿,肯定也得这个数往上;万历十三年修潞王府花了30万两,后来修福王府、惠王府这些,因为明神宗更疼福王,花的钱肯定比30万两还多。
而且他对木料、石料要求特别高,非深山里的楠杉大木不用。万历三十一年要修三大殿,光摊派给贵州采办楠杉大木就花107万多两,湖广420万两,湖广、贵州、四川加起来得930多万两白银。更别说这些还是官价,地方官摊派到老百姓身上,实际花的钱是官价的好几倍,甚至十倍以上。刑部侍郎吕坤就说过,采一根大木,官方说要1000两,可老百姓实际花的,得超过1万两!
明朝本来规定,宫廷每年有100万两金花银收入,明神宗亲政后还强迫户部再多加20万两,变成120万两。可即便这样,这点钱也就够他花两三个月,剩下的窟窿就只能挪用国库。张居正之前攒了近千万两国库银,没几年就被他造光了。
到后来,明神宗更是丧心病狂,借着打宁夏、朝鲜、播州这三场仗的由头,派太监去当矿监、税使,绕过官员直接去民间搜刮,这就是历史上的 “矿税之祸”。才三年时间,就建了一张全国性的敛财网,把老百姓折腾得苦不堪言。你说,这样的皇帝,能不把国家折腾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