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标题没好意思点名,是的,我说的就是我所在的名古屋市。
名古屋好歹也算日本人口第四大城市之一了,在日本城市人口排名仅次于东京圈和大阪圈。
但是,除了名古屋车站和几个商业街以外,市内街道两边随处可见昭和时代风格老房子,其实说老都有点抬高了,应该说破房子……
我一度很好奇为什么城市街道会没有什么“美化”妥妥一种老城区的感觉,当然这也是一种美。
我经常在路边看到的这些老房子多为一户建,有的是民宅、有的曾经应该是店铺,还能看得到已经褪去颜色的店铺看板和隐隐约约的店名,其中有咖啡店也有各种面馆,只不过现在已经不再营业而是作为自家居住的房子。
这些老房子大都是木造的,有的窗户已经打了补丁,偶尔会看到从房子里出来的住户也都是老人。
我想这可能是这些老房子由来的原因之一:人口老龄化。
在日本有很多这样年长夫妇们经营的小店,其中数量最多的应该是面馆和咖啡店。
别看这些小店,其实味道还是很不错的,他们没有多余的经费去做广告和投放靠得都是老客户的口口相传,这些店很多都是做了30年以上的老店铺。
但是这些店基本没有接班人,经营者的孩子们大都去了公司上班(我同事就是其中之一),很少会有下一代会接手店铺的,再加上这些小店的竞争力弱,疫情那会闭店了很多家。
这些店铺的房子有的是自己的,有的是租的,而且很多是一楼堂食二楼自住的样式,所以很多闭店以后也没有改造什么就继续住着而已。
时间久了就成了城市街边的一处老房子了。
日本没有统一的街道规划吗?
日本的土地和房子属于私人财产,几乎不能强制拆迁,除非涉及公共工程(修高速、公园、地铁等)。所以即便是一整片老房子街区,只要所有者不愿意卖,地区管理部门也无法统一规划。
这还是一户建,如果是居民楼想要做什么需要拿到全楼业主的同意,之前我们刚搬家的时候想办一个比较便宜的网线,结果我们这个楼没有安装,我们家如果想安装的话需要提交给业主会,所有业主同意才可以……于是就放弃了。
有人说可以过户给孩子,一户建的话可以推掉重盖嘛。
这个过户在日本属于赠与继承,日本的赠与税很高,税率最高可达 55%,当然也有一些减免制度,如果父母去世通过继承方式过户的话有继承税。
之前查资料(我查这资料干啥?)看到说一般家庭的房子大多不会超出免税额度,所以很多情况下“继承比赠与更划算”。
除了这两个税以外还有不动产登记费用,固定资产税评估额的 2%(赠与) 或 0.4%(继承)以及各种手续费大概10~20万日元左右。
因为各种税金比较高加上高龄少子化、地方年轻人向城市集中,所以现在日本一些地区的空き家(空置房)问题比较严重。这是另一个话题了,以后有机会再细聊。
当然同样是老房子,如果是在景区或者有名人士居住过的地方就会成为一个景点,日本这样的日式老房子街道很多,对于不在日本生活的朋友来日本旅游的时候会觉得古声古色,别有一番风味。
如果走在城市里就会经常看到一栋很现代化的大楼旁边的街巷中挤着几栋木质的老房子,那种现代夹杂着昭和风的冲击感,也是一道很有特色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