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今天唠唠古代的外卖,您猜怎么着?宋代那时候就有外卖了,而且这外卖菜单,丰富得超乎想象!
宋代的汴京,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那可是热闹非凡。商业发达得很,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商铺、酒楼。《东京梦华录》里就记载了,当时城内各种大小商行搞批发,好多外地客贩都来这儿进货,然后再带到各地去卖。这么一来,城里有不少居民都是忙碌的经纪人,生活条件也不错。您想啊,炭、柴、食物原材料都得从城外运进来,零买的话价格可不便宜,一家一户自己开火做饭,既麻烦又不划算。所以啊,这些经纪人家里平时都很少做饭,一日三餐就靠从饭馆买现成的饭菜。嘿,这可就催生了外卖行业的发展。
那时候的外卖都送些啥好吃的呢?您瞧瞧,有蟹酿橙,这可是南宋的国宴名菜。做法特别讲究,得选黄熟的大橙子,把顶部截掉,把里面的瓤挖去,留一点儿汁水。然后把蟹膏和蟹肉填到橙子里面,再把带枝的顶部盖上,放到小甑里,用酒、醋、水蒸熟。做好之后,那叫一个香啊,既有橙子的清香,又有螃蟹的鲜美,让人吃了就想起新酒、菊花、香橙和螃蟹,满满的都是秋天的味道。这道菜不仅好吃,还特别好看,橙皮金黄,蟹肉雪白,就像一件艺术品。据说,南宋士大夫宴饮的时候,一人面前摆一个蟹酿橙,既显得分餐很雅致,又有 “橙(诚)心蟹(谢)意” 的谐音妙趣呢。
还有东坡肉,这道菜可太有名了,相传是北宋词人苏东坡所创。最早发源地是四川眉山,不过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里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虽说各地做法不太一样,有的先煮后蒸,有的先煮后烧,还有的直接焖煮收汁,但最后做出来的成品都有个共同点,就是红得透亮,色如玛瑙。这东坡肉用的是五花肉,一半肥肉一半瘦肉,吃起来香糯可口,肥而不腻,酥烂却不失形状。制作这道菜的诀窍就是慢火、少水,得花时间慢慢炖,正所谓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您要是做这道菜,可得有点耐心。
除了这些硬菜,宋代外卖里还有甜品呢,比如说 “冰酪” 冰淇淋。在那个没有冰箱的年代,能吃上冰淇淋,您说这多神奇。其实啊,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类似冰淇淋的东西,不过那时候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用。到了宋代,商业发达,城市里有了专门卖冷饮的店铺,冰酪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冰酪的制作方法,是把牛奶、奶油、水果等食材混合在一起,然后放到冰窖里冷冻。做好的冰酪口感细腻,香甜可口,在炎热的夏天来上一碗,那滋味儿,甭提多爽了。想象一下,宋代的人们在街边的冷饮店里,吃着冰酪,谈天说地,是不是感觉和咱们现在的生活也没太大差别?
您知道吗?宋代的外卖服务可不仅仅是送餐这么简单。在《东京梦华录》里提到,富人家养马,每天会有两个人上门送切好的草料;家里有宠物狗的,会有人送狗粮;有小猫的,就送猫粮和小鱼。您瞧瞧,这服务多周到,连宠物的饮食都考虑到了。还有租赁行业,民间婚丧嫁娶要用的桌椅餐具,甚至食物的烹饪,都有人负责。要是在亭台楼阁宴请宾客,您也不用操心,只要掏荷包,啥都给您安排得明明白白。生活在繁华的汴梁城,只要您一句话,服务立马送上门。
宋代的外卖小哥也有专门的称呼,叫 “闲汉”。这些闲汉,有的是在酒馆里喝酒的年轻人,他们平时没什么事,就帮着饭馆跑腿,代买东西、取送物品。您要是想点外卖,可以派家里人到饭馆下单,等食物做好了,闲汉就会按时给您送到府上。要是您觉得麻烦,还可以事先和饭馆说好,连续下单一个礼拜或者更长时间,让闲汉每天都给您送。在勾栏瓦肆这种娱乐场所,也有饭馆的伙计主动上前询问,您需要点什么外卖。您看,这和咱们现在点外卖的方式是不是有点像?
那时候,外卖行业竞争也挺激烈的,商家为了吸引顾客,也是绞尽脑汁。他们会用一些新奇的言语叫卖,让食品卖得更快。而且,宋代还出现了移动炉灶,这样外卖小哥走到哪儿都能保证食物是热乎的。您想啊,要是没有保温的方法,大冬天的,外卖送到顾客手里都凉了,谁还会买账呢?黑龙江省博物馆藏有一幅南宋佚名画作,画面里有六位宋代商贩围成一圈,摆弄着炉灶、茶盏、烫瓶。有专家说这是在卖浆,可我觉得,宋代城市里煎点汤茶药成风,这图应该叫《煎点汤茶药图》更合适。这说明,宋代的外卖不仅有饭菜,还有饮品呢。
这么看来,宋代的外卖行业已经相当成熟了。从丰富的菜品,到周到的服务,再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咱们现代的外卖行业还真有不少相似之处。您要是穿越回宋代,点上一份蟹酿橙、东坡肉,再来一碗冰酪冰淇淋,感受一下宋代的 “外卖生活”,说不定会发现,古代人的生活也挺有滋有味的。怎么样,您对宋代的外卖有没有兴趣呢?要是您能穿越,最想尝尝宋代外卖里的哪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