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袭公爵者一般授予什么官职,能否一步到位授予大学士、尚书?
迪丽瓦拉
2025-10-06 01:33:19
0

关于清代异姓爵位与世职制度的探讨,学界已有诸多研究成果。众多御史学者在相关论述中,大多聚焦于爵位体系的分类、等级划分及承袭制度等层面,但对于异姓世爵持有者的选官机制这一重要议题,却鲜有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清实录》《大清会典》等原始档案文献,试图对这一长期被忽视的议题进行详细考察,以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白。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的研究对象严格限定为世袭爵位持有者,不包括初授爵位者。所谓高等级爵位,特指清代爵位体系中位列前五等的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在清军入关初期,由于关外旧制尚未完全转型,各项制度尚处于草创阶段。但随着全国性政权的建立,异姓贵族的世爵世职与官职选任之间逐渐形成了制度化的关联,这一过程体现了清代官僚体系与贵族制度的深度融合。

从顺治、康熙两朝的实际情况来看,高等级爵位持有者通常会被优先选任为八旗或绿营的武职官员。其选拔任用主要遵循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袭爵后出任都统、副都统等高级武职。在乾隆朝之前,公、侯、伯、子四等爵位依照惯例可直接补授都统职务。但至乾隆七年(1742年),朝廷颁布新规,明确规定子爵及其以下爵位不再具备担任都统的资格。至于副都统一职,则规定需由男爵及以上爵位者出任。这一制度调整意味着,自乾隆朝始,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均可担任副都统,但具体品级与爵位阶存在明确对应关系。

第二,袭爵后担任各类侍卫武官。承袭公、侯、伯等高爵者,其任职起点往往较高。经皇帝亲自引见并核准后,多被授予散秩大臣或御前侍卫等要职。其中以担任各类侍卫的情况最为普遍。即便是子爵、男爵等较低爵位者,也需经过严格的引见程序。具体而言,子爵、男爵通常授三等侍卫,恩骑尉则多授蓝翎侍卫。此外,子爵、男爵及轻车都尉等还可出任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等中高级武职,这些职位多负责京城防卫或皇帝仪仗等要务。

第三,子爵以下担任中阶武职。这类世爵后裔多被安排至中级武官岗位,如子爵以下、骑都尉以上者可出任王府长史或步军协尉;轻车都尉、骑都尉则可担任信炮总管、司仪长等职。其他常见职位还包括步军副尉、监守信炮官等,这些职务多属八旗系统中的中下层武职,负责的具体事务较为繁杂。

第四,选任为陵寝官员。部分较低爵位者,特别是男爵、轻车都尉等,常被派往皇家陵寝担任守陵总管或副总管等职。这些职位虽品级不高,但因涉及皇室祭祀大典而被视为要职,通常由可靠的世爵子弟出任。

除八旗系统外,世爵持有者还可出任绿营武官。乾隆六年(1741年)定制规定,直隶、山西等边防要地的副将多由子爵、男爵充任;参将、游击等职则由轻车都尉担任;都司、守备等下级武职则多由骑都尉和云骑尉出任。这种安排既考虑了爵位等级,也兼顾了边防实际需要。

关于世爵选任文官的情况,在雍正朝之前相对常见。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即明确规定,男爵、轻车都尉等可出任郎中、员外郎等文职。至乾隆七年,选官范围进一步扩大,允许轻车都尉、参领等担任科道官员。但值得注意的是,公、侯、伯等高爵者极少出任文官,他们多担任都统、副都统或散秩大臣等高级武职。究其原因:

首先,文武官职的性质存在本质差异。武职更注重身份象征与威慑作用,对具体行政能力要求相对宽松;而文官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拔考核,需具备扎实的政务处理能力和丰富的行政经验,通常需要从基层逐步晋升。公、侯、伯等高位贵族若直接出任侍郎、尚书等要职,既不符合官员选拔的常规程序,也难保其行政能力胜任。

其次,高等级爵位数量有限。据统计,清代异姓公爵总数不过十余家,侯爵、伯爵亦为数不多。现有的八旗高级武职职位已足以安置这些世爵贵族,无需额外设置文官职位。况且武职对管理能力要求较低,更符合世袭贵族的身份特点。

至于袭爵者是否必然获得官职,答案是否定的。清代高级爵位多有世袭次数的限制,且后代才能难以保证。许多袭爵者安于享乐,缺乏进取之心。为此,清廷特别规定:所有贵族子弟须在二十岁前入八旗官学就读,系统学习骑射、满语等必修课程。修业期满后,需参加统一考核,成绩分为三等。优等者直接授以实职,中等者需经试用,下等者则继续修习直至达标。这套培养机制旨在确保世爵子弟能通过系统教育成为真正可用之才,而非仅凭世袭身份获取官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俄... 9月16日俄乌局势消息,由于前线失利,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西尔斯基宣布解除了乌克兰武装部队第17军司...
原创 张... 【历史长河中的理想之光:刘备南逃的壮烈史诗】 当我们翻开厚重的历史画卷,那些激荡人心的英雄传奇总...
原创 为... 关于古代中国未能在缅甸建立长期统治的历史考察 记得2022年,我曾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过一篇探讨古代中国...
原创 张... 公元200年,正值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动荡时期。当时正值壮年的张飞在谯县驻军时,偶然遇见一位正在城外拾...
原创 帖... 帖木儿东征大明的历史谜团 前言 在历史长河的关键转折点上,统治者的决策往往能决定一个时代的命...
原创 袁...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之时,袁氏兄弟袁术与袁绍的恩怨情仇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权力博弈。作为当时最具实力的两大诸...
原创 道...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打破了清朝“天朝上国”的迷梦。当英军舰队在东南沿海攻城略地,...
朱元璋早就掌握了胡惟庸的罪证,...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崛起之路堪称传奇。这位出身贫寒的布衣天子,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和铁腕手段,最终建立...
原创 张... 1956年4月2日,一个春意盎然的上午,时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常务副主任的张启龙,肩负着重要使命前往中...
原创 纸... 在中国的俗语里,有这样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这句话常常被用来形容古代官员的收入——看...
原创 中... 咱唠石大姐:从德国白领到非洲农场主,40 岁跨界折腾,可惜善良没带 "锋芒"! 各位老少爷们儿、爱...
原创 杨...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她们不仅以绝世容颜闻名于世,更因其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动...
原创 为... 1940年8月20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郊外一座名为姚肯的别墅内,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政治暗杀事件...
原创 中...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奉行着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这与15世纪后欧洲盛行的重商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原创 他... 岁月的长河奔流不息,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74个春秋。当我们追忆那段波澜壮阔...
原创 1... 19世纪末的沙俄帝国正经历着深刻的历史变革。这个疆域辽阔的欧亚帝国表面繁荣稳定,内部却隐藏着重重危机...
朱元璋去寺庙拜佛,问方丈朕要不... 回望那段尘封的历史长河,皇权柄如同铁铸的马蹄,以雷霆之势横扫九州大地,令天下苍生俯首称臣。在这风云际...
原创 慈... 慈禧口中那颗价值8亿的夜明珠,至今下落成迷,它究竟在谁手上? 慈禧生前穷奢极欲,死后也躺在成堆的金银...
战国时的奇人鬼谷子,超凡绝尘,... 鬼谷子:先秦时期最富传奇色彩的隐世高人 在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中,鬼谷子无疑是最具神秘色彩的一位。这位...
原创 他... 在历史的长河中,时势造英雄的规律屡见不鲜。明末之际,女真部落似乎确实获得了上天的眷顾,在开国领袖努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