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进京与徐树铮引奉军入关:两场相似的权力博弈
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为巩固权力召董卓率军入京。这个决定却成为汉王朝的转折点——董卓进京后独揽大权,架空汉室,最终加速了东汉政权的崩溃。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民国初年,皖系将领徐树铮为对抗直系压力,同样选择引入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力量。这个看似高明的策略,最终却让皖系自食其果,在直皖战争中一败涂地。两段相隔千年的历史,展现了权力博弈中相似的悲剧。
一、军阀混战中的皖系困局
袁世凯病逝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乱局。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以再造共和之名重掌北京政权。但这位皖系领袖既未恢复《临时约法》,也不召开国会,显露独裁倾向。当时皖系虽控制中央政府,实际政令不出京津,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南方,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军政府,滇系唐继尧、桂系陆荣廷等军阀纷纷自主,掀起护法运动对抗皖系。北方,直系军阀冯国璋任总统,曹锟掌控直隶,与皖系的武力统一政策针锋相对。这种府院之争使北京政府陷入瘫痪,段祺瑞的统治岌岌可危。
二、徐树铮的破局之策
面对危机,段祺瑞的心腹徐树铮展开了一系列挽救行动。这位被称为小诸葛的将领先是安抚皖系内部,又在天津召开军阀会议争取支持。他更冒险与日本接触,虽只获得口头承诺,但暂时稳住了局面。
1918年初,徐树铮将目光投向关外的奉系。当时张作霖已统一东三省,正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关内局势。徐树铮先是通过军火劫案向奉系示好,又许以奉军副总司令的要职。在他的运作下,张作霖终于答应派兵入关。
三、引狼入室的后果
奉军入关初期确实震慑了直系,曹锟一度转向支持段祺瑞。但张作霖的野心远超徐树铮预期,这位东北王很快与直系吴佩孚暗中结盟。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奉系临阵倒戈,导致皖系惨败。段祺瑞下野,皖系从此退出权力中心。
徐树铮的悲剧在于,他像当年的何进一样,低估了外来势力的危险性。为解燃眉之急引入强援,却造就了更强大的对手。这两段历史提醒我们:在权力斗争中,短视的权宜之计往往埋藏着更大的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