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十六国时期在历史上常被低估,这个偏安江南的王朝其实比南宋更具骨气。面对比金国更强大的敌人,东晋不仅多次主动北伐,更从未签订过任何屈辱条约。与岳飞齐名的忠臣良将在这个时代层出不穷,而且都得以善终。下面让我们细数东晋十大名将的传奇故事:
第十位:沈田子
这位刘裕帐下的猛将初露锋芒是在北伐南燕时。在巨蔑水之战中,面对公孙五楼的南燕大军,沈田子临危不惧。当时先锋孟龙符轻敌冒进战死,正是沈田子力挽狂澜,最终击溃敌军。此后他更率三千精兵跨海奇袭卢循老巢番禺,利用大雾天气出其不意攻下城池。在后秦之战中,他仅率千余偏师就大破后秦皇帝姚泓亲率的主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可惜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最终因擅杀同僚而获罪。
第九位:温峤
这位太原名门之后堪称东晋的定海神针。从辅佐刘琨镇守并州开始,到南下辅佐晋室,他始终是朝廷的中流砥柱。在平定王敦、苏峻两次重大叛乱中,温峤运筹帷幄,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他与晋明帝的布衣之交更成为千古佳话。可以说,没有温峤的力挽狂澜,东晋王朝恐怕难以在动荡中延续。
第八位:朱序
这位将门虎子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平定司马勋叛乱开始,到镇守襄阳力抗前秦大军,朱序始终是东晋的钢铁长城。最精彩的是他在淝水之战中的表现,表面投降前秦,实则暗中助晋,最终帮助东晋取得这场决定性的胜利。晚年的朱序依然老当益壮,屡次击败翟辽、慕容永等强敌,为东晋守住北方门户。
第七位:刘牢之
这位北府兵名将的面相就与众不同——紫红的面色,奇特的胡须,一看就是天生的将才。在淝水之战中,他率五千精兵在洛涧大破梁成,为战役胜利立下首功。此后无论是平定叛乱还是剿灭孙恩,刘牢之都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可惜这位名将在政治立场上摇摆不定,最终在桓玄之乱中进退失据,落得自缢身亡的悲剧结局。
第六位:陶侃
从寒门小吏到位极人臣,陶侃的奋斗史堪称励志典范。他治理荆州时路不拾遗的盛况,仍是后世官员的楷模。在军事上,他先后平定陈敏、杜弢等叛乱,更作为联军主帅剿灭苏峻之乱。最传奇的是他兵不血刃就擒获擅杀同僚的郭默父子,威震敌国。唐宋两朝都将陶侃列入武庙供奉,足见其历史地位。
第五位:王镇恶
作为前秦名相王猛之孙,王镇恶继承了祖父的军事天赋。在刘裕麾下,他屡建奇功:伪装刘藩奇袭江陵,智取刘毅;北伐后秦时身先士卒,最终攻克长安。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在渭水之战中的决断——下令焚毁战船背水一战,最终大获全胜。可惜这位智勇双全的将领最终死于同僚的嫉妒之手。
第四位:桓温
这位出身名门的枭雄一生充满争议。从平定成汉开始,到三次挥师北伐,桓温战功赫赫。他掌控朝政十余年,甚至萌生篡位野心,却因北伐失利而功亏一篑。历史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其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确实非同凡响。其子桓玄后来称帝追尊他为皇帝,更增添了这位枭雄的传奇色彩。
第三位:祖逖
闻鸡起舞的典故就出自这位北伐名将。面对北方强敌,祖逖率领亲族部曲渡江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疆土,吓得石勒不敢南犯。可惜就在形势大好之际,朝廷的猜忌让他忧愤而终。他与岳飞相似的遭遇,却比岳飞幸运地得以善终,成为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
第二位:刘裕
这位南朝第一帝的军事生涯堪称传奇。从北府军小卒做起,刘裕先后平定孙恩、桓玄等内乱,消灭南燕、后秦等外敌,收复洛阳、长安两都,开创了南朝最辽阔的疆域。他创制的却月阵大破北魏铁骑,更是军事史上的经典。虽然功业显赫,但在军事造诣上仍稍逊于排名首位的谢玄。
第一位:谢玄
这位谢安之侄是当之无愧的东晋第一名将。他创建的北府兵成为东晋最精锐的部队。在淝水之战中,谢玄先派刘牢之夜袭洛涧,又用计使前秦军自乱阵脚,最终以少胜多,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战后他更乘胜追击,收复大片失地。谢玄的军事才能和治军之道,堪称东晋将领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