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历史上的腐败问题,其严重程度堪比晚清王朝的衰败时期。这种系统性腐败往往自上而下蔓延,根源在于高层领导人的堕落行为,最终导致整个官僚体系都被腐蚀。虽然许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年轻时的徐继庄却未能看清这一点。他后来成为国民党邮政储金汇业局局长,其人生轨迹生动展现了权力如何改变一个人。
1928年,24岁的徐继庄满怀理想来到中央银行蚌埠支行报到。他身着朴素的布袍布鞋,在西装革履的银行职员中显得格格不入。同事们看着这个土气的年轻人,纷纷猜测他的来历。有人以为他是穷苦人家出身,有人怀疑他是靠关系进来的。但真相出人意料——徐继庄的父亲徐青浦不仅是浙江省建设厅厅长,家底丰厚,更曾是蒋介石的中学老师。
按理说,这样的官宦子弟本该锦衣玉食、讲究排场。但徐继庄却保持着简朴作风,这并不妨碍他的仕途发展。凭借过人才干,他先后担任外交部科长、江海关税务处长等要职,最终被直接任命为蚌埠支行行长。
徐继庄的为官之道在当时可谓特立独行。有次下属报告银行有12万元公款利息,暗示可以私分这笔钱——这在当时官场是普遍做法。但徐继庄当即正色道:这还用问?公款利息当然要入公账。这番不合时宜的回答让下属既困惑又不满,觉得这位上司太过死板。
然而,二十年后,手握大权的徐继庄早已将当年的廉洁操守抛诸脑后。他不仅公私不分,还大肆中饱私囊。每当想起年轻时的自己,他都会自嘲当时的天真。
这种转变与徐继庄卷入的政治斗争密不可分。在蚌埠支行仅一年,他就升任南京分行副行长,与宋子文建立了密切关系。蒋介石也欣赏他的能力,这让他产生受重用的错觉。但宋子文与孔祥熙这对姻亲间的矛盾,最终将徐继庄拖入深渊。
1933年孔祥熙取代宋子文执掌央行后,其他人都忙着巴结新上司,唯独与宋子文交好的徐继庄不肯低头,还时常学宋子文嘲讽孔祥熙能做什么。这让他成为孔祥熙的眼中钉。
1934年徐继庄升任四省农民银行行长后,擅自将银行升级为中国农业银行,事后才通知孔祥熙。面对质问,他理直气壮地说这是蒋介石批准的。此后他变本加厉,不仅越权发行货币,还在蒋介石面前告孔祥熙的状,更拒绝上交银行准备金。这些行为终于激怒孔祥熙,借机向蒋介石告发,导致徐继庄被免职。
被贬到孔祥熙手下后,徐继庄受尽羞辱,直到在交通部长帮助下才调任邮政储汇局副局长。这场政治风波彻底改变了他。抗战胜利后担任邮政储金汇业局局长时,他已深谙官场生存之道,开始疯狂贪污,生活奢靡到一次娶三个小妾。
蒋介石忍无可忍下令逮捕他,但徐继庄逃往香港。虽然最终被捕,其爱妾王白梅却花500万港币将他赎了出来。这笔巨款不仅买回了徐继庄的自由,也让蒋介石数月的追捕行动功亏一篑。从廉洁青年到巨贪,徐继庄的蜕变正是国民党腐败体制的缩影。